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皇长孙 > 第160章 对元忠诚孔克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方孝孺的话,朱逸笑了,这方孝孺动不动就喜欢向陛下告状,连事情的真相都没弄清楚就急着来找自己问罪。

    难怪别人都说这方孝孺有才无能,就这样子,历史上方孝孺出的那一系列昏招朱逸也不难理解了。

    朱逸懒得和方孝孺掰扯,无烟煤没出来之前,自己就是说再多,只怕这方孝孺也不会相信。

    “枉你还是读书人,读书明智,向善明礼,你今日这番表现,哪一点和这两个词沾得上关系?”朱逸质问道。

    “诡辩!难不成你是让我看着你公然行骗而置之不闻?”方孝孺反问道。

    朱逸摇了摇头,刚想说点什么,胡柳便率先忍不住了。

    “你凭什么说朱逸是在行骗?”

    方孝孺皱眉看向胡柳:“你是谁?”

    胡柳虽然已经进京多日,但胡柳身为占城国的使臣,平时和方孝孺没有任何交集,所以方孝孺没有认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凭什么说朱逸是在行骗?”胡柳有些生气地说道。

    方孝孺冷哼一声,指着地上那份报纸,满腔怒火地说道:“这报纸上说,无烟煤燃烧起来没有毒烟,且燃烧时间很长。方某不才,读过几年书,但对这种无烟煤还真是闻所未闻!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神奇的煤炭?此等荒谬之言发布在报纸上,和公然行骗有什么区别?”

    “你不知道就代表不存在?”胡柳反问道。

    自从朱逸成功预测了安南国对占城国发起战争以后,胡柳现在可以说是朱逸的忠诚拥趸了,而且朱逸创造的奇迹难道还少吗?

    更别说胡柳对朱逸本就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这种时候,胡柳自然是绝对向着朱逸的,哪怕之前朱逸惹她生气了。

    眼见胡柳恨不得要和方孝孺吵起来了,朱逸赶紧阻止道:“行了,方夫子,本来我对你印象还不算坏,但今天的事情确实让我有些失望,你信与不信,两日以后自会见分晓,届时你再来批判我也不迟。”

    随后,朱逸看向马三宝,说道:“三宝,将方夫子送出去。”

    说完,朱逸便不再理会方孝孺。

    方孝孺冷哼道:“哼!这大明日报已经失去了举办时的初心,以后不看也罢!”

    说完,便直接甩袖离去。

    一旁的胡柳还有些忿忿不平:“他凭什么那么说你!亏他还是个读书人,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朱逸说道:“对这种人没必要解释太多,两日以后谁对谁错,自见分晓。”

    皇宫,奉天殿。

    “高谭,那无烟煤,你用过了吗?效果如何?”朱元璋问道。

    早上回来以后,朱元璋便将那无烟煤分给了下人们使用,让他们去试验。

    一上午过去,结果也已经出来了,高谭分到无烟煤以后,在屋子上烧了整整一上午,而且还没有中毒的迹象,整个房间都是温暖如春。

    “回禀皇爷,这无烟煤还真是神奇,用了以后整间屋子都温暖如春,而且燃烧时间极长,还没有中毒,真乃神物!不知此物作价如何,如果比木炭便宜的话,那便是一笔造福苍生的大功绩啊!”高谭毫不吝啬地赞叹道。

    听到高谭的话,朱元璋心中十分高兴,平时他听别人拍自己马屁都听惯了,甚至还有些厌烦,但唯独当别人夸奖朱逸的时候,朱元璋会觉得很是骄傲。

    高谭见朱元璋脸上流露出来的表情,眼前一亮,继续说道:“皇爷,恕老奴愚钝,也不知是谁弄出的此等神物?有此神物相助,大明必将迎来盛世!”

    作为一个经常服侍在朱元璋身旁的老太监,高谭察言观色的本事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了,知道说什么样的话能够让朱元璋高兴。

    朱元璋闻言,果然哈哈一笑:“是咱大孙!”

    听到朱元璋的话,高谭心里惊疑了一下。

    大孙?

    老爷子何时又多有了一个大孙?

    除了已经薨了的那位,还有谁能得老爷子如此称呼?

    随即,高谭眼珠子转了两下,笑呵呵地说道:“宫里的殿下们都是个顶个地聪明,老奴愚钝,实在猜不出来。”

    朱元璋闻言,直接踹了高谭一脚,笑骂道:“你个蠢货,咱大孙不在宫里。”

    高谭表面上笑着哎哟了一声:“老奴愚钝。”

    但是心中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是宫里的?

    而且还如此得皇爷器重?

    难不成皇爷在民间还有个孙儿?

    这……

    高谭感觉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传令下去,待无烟煤开售以后,帮着大力推广起来。”朱元璋说道。

    而后,朱元璋又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哦,对了,如今衍圣公之位既已空缺出来,就让孔克坚来袭封吧。”

    “是。”高谭低眉顺眼应道。

    孔克坚是孔希学的父亲,本来一开始朱元璋就是想让孔克坚袭封衍圣公的,但可惜的是,孔克坚称疾不赴。而是派了孔希学来面见朱元璋,朱元璋无奈,只能封孔希学为衍圣公。

    孔克坚和孔希学虽为父子,但两人性格能力完全不同。孔克坚生于元仁宗延?三年,少聪敏,能日诵千言,通《左传》,工乐府,也是个小神童。

    在元朝与红巾军的战争中,孔克坚站在元朝廷一边,为其出谋划策,是朱元璋的对立面。朱元璋建国号、称皇帝后,孔克坚仍称病不赴诏。

    从这一方面来说,孔克坚倒也算“忠诚”。

    史料上记载,元朝廷与红巾军决战于大都,虽出于贺太平的力争,其思谋当出于孔克坚。由此看来孔克坚不仅对元朝有大功,更是个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是像孔希学这般,一言难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