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皇长孙 > 第182章 仕途不顺的解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说实话,解缙虽然头铁了点,但他太平十策上的内容也确实于国有利。

    比如他的参井田均田之法,薄税敛,兴礼乐,务农,讲武。

    可是很快,朱元璋又继续说道:“关键他上奏也就罢了,他的奏疏直接绕过了六部呈递给了皇帝,他只是一个翰林啊,满朝文武,御史大夫不敢说的话,他说了。”

    “呃……”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逸也有些无语,这解缙确实情商够低的,绕过别人直接给皇帝上书,越权上报,这真是既惹恼了皇帝又惹恼了大臣。

    之前便说过,朱元璋不是一个完美的帝王,毕竟人无完人,受自身生长环境,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以及吸取前朝经验的影响,朱元璋这个时候并没觉得分封制是个错的。

    在朱元璋的观念里,他虽然是个皇帝,但也是一个大家长,身为一家之主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子孙,这个子孙狭义上是他自己的龙子龙孙,广义上便是天下百姓了。

    这也是由他成长的环境所决定的,出身农民,一家之主就是有义务承担起一切。

    解缙这个时候提出废除分封制,关键还不止一次提出,要换个心眼小点的君王,指不定就找个理由把他给杀了或者流放了。

    朱元璋没有背着解缙说这话,可见他其实就是想点醒解缙。

    但解缙却觉得十分冤枉和委屈,涨红了脸。

    朱元璋见状,也是叹了口气。

    这解缙的性子还是要磨一下。

    随后,朱元璋看向朱逸,说道:“大孙,你觉得呢?”

    朱元璋想听听朱逸的看法,看朱逸是如何看待解缙的行为。

    朱逸听到朱元璋的话,想了想,看向解缙说道:“解大人,或许你的初心是好的,但你可曾想过,一旦人人都像你这般越权上报,那朝廷设立六部主事的意义何在?”

    “我知道解大人是心急,不吐不快,可如果人人都像你这般,京城大大小小数百名官员,陛下每天也不用休息,就看大臣们给他呈上来的奏疏就行了。整个大明朝堂到时候只会乱成一锅粥。”

    “程序的设置本就是为了朝堂能够更高效地运行,但你开了这么一个头,上行下效,下面的人纷纷效仿起来,陛下得累死。”

    听到朱逸的话,解缙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他还是嘴硬道:“难道看到了错误的地方,不该及时和陛下提出吗?”

    “错误的地方?解大人指的是分封吗?解大人觉得分封制不妥,可陛下真的能够废除吗?”

    “为何不能?”解缙有些激动地说道。

    他向来认为藩王势力过于强大,不是一件好事。

    朱逸笑了笑,说道:“陛下虽然击败了元朝,建立了大明,但北元人只是退守到了草原之上,依旧对我大明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反扑,如果将藩王废除,那由谁来镇守边疆?”

    虽然藩王势力过强不是一件好事,但事要分个轻重缓急。

    眼前的威胁是来自于蒙古草原上的北元人,至于藩王的危害,可能得等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才会显露。

    削藩可以慢慢来,但边疆不可一日无人镇守,一旦真的把分封制度给撤除了,那对大明而言弊大于利。

    听到朱逸的这个提问,解缙明显一愣:“朝廷可派武官去镇守。”

    然而朱逸却是摇了摇头:“诸位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已经深耕多年,朝廷派个武官过去,别人真的会认吗?届时出了什么纰漏,那算谁的?”

    解缙一怔,显然他还没想到这一层,他是一个十分理想化的人,觉得藩王被废除了,朝廷派个武官过去接手不就行了吗?

    但他没有考虑到人心,底下的将士服不服。

    治理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找对了方法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即便是数学题不也要过程吗?

    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会吃大亏。

    “如今我大明的各大藩王压得北元人抬不起头,解大人却要在这个时候废除分封制,这和南宋时赵高宗召回岳武穆有何区别?”朱逸直言不讳地说道。

    要说现在就废除分封制,把大明的那些藩王给废除了,最开心的是谁?

    那必然是蒙古草原上的北元人。

    就像当年岳飞打得金军节节败退,形势一片大好,胜利只在眼前,可是却被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金人只怕做梦都得笑醒。

    妈的,还有这好事?

    藩王得削吗?得削,但得慢慢来,而不是像解缙那样,直接废除。

    不过解缙这直脑筋能提出这种意见,朱逸是一点也不意外,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升官升得太快,缺乏社会的毒打。

    听到朱逸的话,解缙陷入了沉思。

    难道自己一直以来真的就做错了吗?

    自己只是想让这大明变得更好,可是却好像屡屡受挫。

    以前解缙一直以为是别人不理解自己,可是今日,听到朱逸的这番话,解缙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做事方式是否真的错了。

    朱逸也是叹了口气,有些感慨。

    实际上,自从洪武二十四年以后,解缙的仕途就开始不顺起来。

    不懂得官场法则,不懂得屈伸,导致他经历了太多被同僚捅刀子的事情了。

    直到洪武一朝结束,解缙的仕途依旧是磕磕绊绊,建文登基以后,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解缙又跑到京城来求官,可是当年那些他得罪的人却又给了他致命一击。

    当时解缙的母亲正好去世,父亲已经九十多岁,垂垂老矣。

    解缙不留在家中照顾老父,却跑到京城来求官?

    这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孝,本来这种事情要是不放在明面上,大家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无奈解缙得罪的人太多了,别人想搞他太容易了。

    这个时代对于一个人最高等级的打击,就是说他不孝,进行道德上的指责,解缙直接身败名裂,仕途全毁。

    不过有了这一番遭遇的解缙,心智也成熟了一些,到了永乐一朝,解缙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凭借自己华丽的文笔,帮助朱棣顺利登基,此后被朱棣重用,出任内阁。

    可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在皇储事件当中开罪朱棣,被朱棣暗中授意纪纲活活冻死在了雪地当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