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皇长孙 > 第217章 土地兼并的缓解措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此次特意带朱逸出来,就是为了让朱逸看看这底层百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他选择的两个村落都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

    朱逸这次见识到了大明百姓的情况,对他以后治国的帮助很多。

    就算哪天自己死了,他处理起来也能够更加地得心应手,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去做。

    朱元璋看向朱逸,问道:“以后咱大明还是会有许多文人和你一样,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政策,这些政策往往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阻碍,这种时候你也要懂得分辨,分辨出哪些政策可以实行,而哪些政策不可以实行,如此才是对百姓们真的有益。”

    “将来你自己必须要有这种眼光才行。”朱元璋一脸认真地说道。

    朱元璋无疑是十分看好朱逸的,所以才会如此用心地对朱逸进行培养。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逸说道:“老爷子,我怎么感觉你什么都知道?”

    朱元璋哈哈一笑:“咱经常帮皇帝处理政务,自然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否则咱皇帝怎么可能放心把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咱?”

    “你也要多学着点,咱现在教你是为了让你将来少走一点弯路,一定要认真谨记。”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逸点了点头:“老爷子放心吧,我一定将你的话记在心里。”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朱逸回头看了一眼那两个村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如今大明才刚刚建立二十多年,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有的则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自己现在所能做的,便是能改变一点是一点,只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够为这个大明带来一些改变。

    而且朱逸可没忘,日后会到来的靖难,到时候京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老爷子会怎么样?蓝玉又会怎么样?

    如果他们真的会被朱棣所针对,那自己要不要带着老爷子他们去偏远地区发展?躲避朱棣。

    一旦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老爷子现在教自己的这些东西,对他而言绝对是十分有用的。

    “走吧,回家!”朱元璋说道。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逸也是回过神来,今天老爷子对他说的一番话,对他而言受益良多。

    ……

    回到家中以后,朱逸陪着朱元璋跑去后院里看了看,看看新建的茅房施工进度如何了,先铺上的水泥此时已经干了,只不过因为今天下了小雨,暂时停工了。

    老爷子看着茅房上一层灰色的水泥十分满意。

    “就是丑了点。”朱元璋吐槽道。

    现代的水泥房子和这个时代的一些房子在美观上肯定比不了。

    这个时代的房子充满了古老的中式韵味,朱逸造这个水泥出来其实也不是打算将大明朝所有的房子全都替换成水泥的,只是替换那些土坯房,那些实在住不了的房子。

    否则真要是和现代一样,到处都是水泥房,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中式建筑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朱逸不想在这上面动太多的手脚,否则损失的是华夏文化。

    一晚上过去,朱逸悠悠醒来,昨天晚上下了一晚上的暴雨。

    朱逸醒来的时候,朱元璋已经不在了。

    昨晚朱元璋很晚才睡,朱逸知道朱元璋的心情不好,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开解他。

    毕竟白天见到了那样一副场景,任谁都不会心情好起来。

    一晚上雨过去,天空如同被洗净了一般,格外地蓝,空气中充满了水分子。

    朱逸看着雨后的天空,起来洗漱,然后吃了顿早饭以后,出去跑了一下步。

    跑步回来朱逸便开始整理起昨天的所见所闻。

    昨天在下溪县的见闻对朱逸的冲击是巨大的,他得好好消化一下。

    正是因为昨天的见闻,使得他开始重新审视大明这个王朝。

    与此同时,过往读过的书,看过的历史也如幻灯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

    历史上从来不缺改革之人,商鞅,王安石,范仲淹……

    可是他们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昨天看到了下溪县的那一幕以后,朱逸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范仲淹他们失败的原因了,那就是他们都在试图打破一个国家的阶级制度。

    他们想要这样干,势必就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而这些被触碰到的人恰巧就是那些有权有势之人。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打破他们的阶级制度,那些高阶层的人是要和你拼命的。

    你贪污受贿,杀人放火,那还有得谈,但你要是和我所不站在一条路上,那你就只能死了。

    所以那些想改革之人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可如果这样说的话,是不是所有的变法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出路了?

    也不是。

    一个国家只要不是单一地以农耕为主,那么土地兼并的格局就有可能被打破!

    华夏古代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一旦想要将地主手里的田地分发给底层的民众,那么他们就势必不会答应,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就只能做一个别的蛋糕,让那些地主,那些乡绅去瓜分别的蛋糕。

    农业太重要了,不能让他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当然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才会重农抑商,可是如此重视农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将农业视作极为重要的东西,乡绅们想方设法地把土地抓在手里,农业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让一个国家只重农业,如果不将人们的关注点进行转移,就势必逃不脱最终土地兼并的结果。

    像发展商业,集中皇权,土地公有制,这些举措其实都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兼并,而且在历史上是确实证明十分有效的。

    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太难。

    除非朱逸最后能够当上大明的皇帝,否则这种想法也只能在朱逸的脑子里转转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