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顶级皇三代开局赖上林黛玉 > 第129章 步上正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男人往往都是冲动与理智的复合体。

    这一点在赵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临时起了调戏妙玉的趣味,但临门一脚时又放弃了念头。

    虽说最后留下了一点纪念品。

    却也着实有些不地道。

    嗯,不对。

    “我也没说自己是好人来着!”

    这字典里就没有后悔二字。

    拿上战利品光荣回归青云山庄,众人除了表现震惊以外,更多的则是询问他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肯让那尼姑出手?

    “软硬兼施咯!”

    赵煦绕开这个话题,见永昌公主似并没有揭穿他的意思,也就放开了。

    直到天擦黑时才骑马返回。

    以上不详细。

    ……

    转眼又过了几日。

    如今已入了初春时节,京城里学子闹科举的事情仍然还在发酵。

    皇帝又派太监来给赵煦口谕。

    给了他一个新“技能”。

    写密折。

    其实隆庆帝只是为了方便不用时常招他入宫,两叔侄之间就可以书信来往畅快讨论西方工业。

    但放在贾府以及工业司的众人眼里就成了另一番景象。

    能经常给皇帝写密折送进宫里?

    这是什么概念。

    万一谁惹了他不快,这赵小郎中公报私仇,添油加醋在密折里打报告,给他们穿小鞋子呢。

    故此。

    赵煦的威望不知不觉又被无形夸张放大了。

    “赵大人可算到了!”

    却说赵煦前脚刚到工业司,非但几位同僚迎了出来,就连工部尚书李清河今天也到场了。

    李清河喜笑颜开上前拱手道:“喜事、大喜事。”

    “难道科举的事解决了?”

    赵煦不明所以,疑惑道:“不是说这事儿还没压下来么。”

    “快了!”迎着赵煦落座,掌司郎中齐永昌亲自替他沏了一杯茶端在手里,往天子的皇宫方向拱手高呼道。

    “陛下圣明啊、已经着手令尚书大人他们把工业司的成果快马加鞭公布出去,到时候详细的表一贴在京城,百姓和那些学子看了,自然无话可说。”

    所正马长有及时补充道:“科举的事儿先不论,但咱们工业司可谓是洗清了污名,这难道不是大喜事吗?”

    “噢…”

    赵煦吃了一口茶,谁给吩咐拿来宣纸和笔墨:“既然工业司没事了,那科举的问题我倒有些想法。”

    众人见他大挥笔墨,忍不住探头探脑的查看,生怕这小郎中要在密折里写什么不利于他们的坏话。

    就连工部尚书李清河也伸长脖子去瞧个清楚。

    “科举照旧!?”

    李清河看见这几个字下意识张嘴:“却怕是陛下不可服软放弃。”

    “谁说要放弃新学了?”赵煦抬眼看了众人,好笑道:“要与时俱进,接纳别人的优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这新学是必须要推出去的!”

    顿了顿笔,他又在墨上点了点,继续写道:“只是不占用科举的位子罢了,另开一处官办学校,官职也不从朝廷里现有的位子与众书生他们争抢,陛下在自己捏造一些贴合新学的官职也就够了。”

    “这怕是不妥。”

    齐永昌闻言却是不敢苟同:“千百年来的官职摆在那,怎能说增就增的道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赵煦连头也没没抬,打击道:“也就是你们守着那一套老规矩不肯变通!”

    “最早期时咱们老祖宗不也没有官制,也有先例,汉武帝时也新发明了刺史一职为何咱们陛下就不可以仿效。”

    “新办的官学就主打工业方面,为我朝培养工业人才,将来推行时也就能直接投入应用了。”

    说白了就是技术工、工程师之类的职业。

    这里面需要掌握数理化之类的知识。

    与其让那些读书人去。

    倒不如让那些本没有希望读书的穷苦孩子们去学,或者工匠子弟。

    至于官职肯定不能太高了,七八九品也就足够。

    对于那些工匠子弟,穷苦百姓孩子来说,即便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也是求知若渴。

    因为他们原本是没有资格步入仕途的。

    而这些不起眼的小官,正经科举的书生自然也没兴趣。

    井水不犯河水。

    这种消息传出去,只怕支持的老百姓也要占一大半。

    毕竟为了自家孩子。

    即便再有不服气找茬的文官学子不满意。

    到时候有大批支持新学的老百姓唱反调,他们也没奈何。

    民声大过一切。

    而皇帝也才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写完满满一篇自己的建议,赵煦抖了抖宣纸吹干墨迹,然后命衙役找来封泥糊上,再在泥上盖上自己官印。

    这也是防止密折中途被人拆开偷看。

    李清河等人哑口无言。

    直到赵煦写完以后又吃了一口茶。

    “滋溜。”

    于是抬头看向众人,笑道:“你们怎么不说话了?”

    “还是赵郎中智慧超凡,怪道能合陛下的心意。”

    李清河率先拍起了马屁又把最近投制的产品说明。

    “轮胎的营生已经销售各地了,内务府这几日催促着咱们开工,只等这事儿一过,立马就操办起来。”

    赵煦将茶盏一方,又询问道:“我上次提及过的让你们在西夷那打听的三轮车子可有消息?”

    现在西方那边的自行车雏形已经出来了。

    是后面两个小轮子,前面一个超大轮子的那种。

    就像小孩子骑的那种。

    齐永昌道:“已经让人在海关那留意了,重金从西夷那求购。”

    “噢~”

    赵煦思索着,道:“锻造技术咱们有太祖留下的工艺倒是不差他们分毫,只是结构问题需要拆解。”

    “等着车子到了在拿去拆分来研究也不迟。”

    李清河疑惑道:“那东西也没马车方便,造来做什么?”

    “不是那种!”

    赵煦拿出一张新的宣纸,又在上面画了最早的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指着道:“他们那种三轮子的不行,依我的意改成前后各一个轮子更方便。”

    “那不是支撑不了吗?”

    “对啊,两个轮子会摔倒。”

    赵煦摇了摇手:“放心不会摔倒,只要熟练了,跑起来跟踩了风火轮似的。”

    “这车子好处可多了,用在军事方面也是可以载物资作战的,主要是轻巧,不占地。遇见泥坑水洼之地扛在肩头就能过去。”

    “其次百姓家里也能用来跑庶物,送信件快报的,大富家庭里的管家也能骑着他办事,还能为交通缓解,”

    马长有大为震惊:“当真是妙极!”

    赵煦顺手又把自行车的事情写了一封密函,与方才那封整理在一起,递给衙役道:“派人送去宫门口交给当值的龙禁卫,自有公公出来接应。”

    旋即就一如往常,迟到早退。

    宣告了散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