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50章 报纸大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短短两天,长安人都知道了许老板店里卖的好茶,尝过的人立刻把煮茶丢到一边,纷纷买了茶叶回去泡。

    连酒楼也去许嘉处买了茶叶,换到了原有的煮茶方式。

    东市的一家酒楼,在城里颇有名气,来往的都是富人权贵。

    “来一壶碧螺春。”

    几个衣着华丽的公子哥一坐下,就点了一壶茶。在这里点上一壶茶,一边欣赏长安的景色,一边聊天打趣,已是他们习惯的消遣方式。

    “茶来了。”店小二把茶给他们沏茶,又再度询问:“几位公子可要来一份报纸?这是皇家今天刚出的新玩意,上面写着国家大事、奇闻趣事,最适合消遣,只要三文钱一份。”

    “来四份。”公子哥不差钱,纯粹是对新玩意感兴趣,一人一份买来看看。

    报纸一拿上来,公子哥展开一看,确实挺新奇的,比读书好玩多了。

    只见报纸上写着“长安时报”四个大字,下有小字“第一期”及年月日,报纸展开,分成很多块文章,可读的内容很多。

    “张兄,你看看,这报纸上写了前几天算盘大赛的事,看着报纸就如同身临现场一般,果然有趣。”

    “你看看这里,第一名户部董乐咏,这家伙借着报纸就扬名了。”

    “那得看报纸有多少人看了。小二,这报纸有多少人看?”

    “回公子,听说报纸印了五千份,在各处售卖,小店这分得一百份,已经卖了一半了。”

    “嘶,照这样看,五千份都会卖完,那就有五千人知道他得了算盘大赛的第一名了。”

    “怕是不止,还有口口相传的尚未计算。”

    公子哥聊到这就有点酸了,文人最好名气,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像这样轻轻松松就可以扬名的机会实在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瞧瞧,房公的大作,这是一篇游记。”

    几个人读着报纸,品头论足,谈性大发。

    这把掌柜可乐坏了,有了报纸,客人的逗留时间就更长了,聊的久了不得多喝点茶水,吃点点心。

    报纸不赚钱,但带来的收益就比较可观了。总之是有的赚,看来一百份报纸不够,下次要多要一点。

    “张兄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只见这位仁兄,盯着报纸,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几个人凑过去一瞧,见他看的那篇文章,作者是许嘉,内容甚为有趣。

    一个秀才在山间散步,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烟火四起,刚好看到一个樵夫背着柴迎面而来,就指着一棵小树脱口而出\"此木为柴山山出\",自己认为十分精妙,心想认为可以流传到后代。哪知樵夫脱口而出,便是一句下联,一摆扁担就离开了。你可知下联是什么?

    “这……”

    几个公子集体陷入了沉思。

    这对联可不好对,“此木”拼成了“柴”字,“山山”拼成了“出”字,这种拆字联既要对得工整,又要符合意境,很难。

    但文人就好这个,越难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别人都对不出,我对出了,岂不是高人一头。

    几个公子抓耳挠腮,苦思冥想,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点心上了一盘又一盘,眼看太阳已西沉,还没想出来。

    “快看,这里还有一行字。”

    “答案下期揭晓,如有答案者可书寄户部《长安时报》编辑组,第一个答案正确者可得赏金五百文。”

    “小二,下期报纸什么时候出?”公子哥急吼吼地喊道。

    “回公子,听说这报纸五天出一期。”

    还要等五天,几位公子只觉的前景灰暗,真希望马上就出下一期。

    这种心情无法表达,若真要说出来,那就是:速更,夜不能寐。

    

    此时夜不能寐还有房玄龄,而且时间还要早于这些公子哥,从他拿到许嘉的稿子回去编辑,就开始为这下联费神了。之后再怎么死皮赖脸找许老板求个下联,他也不松口,非要等下期,说这是约定好的,答案下期公布。

    没办法,老房只好把注意力放在报纸发行上,好歹缓解一下催更的心情。

    第一期的报纸印了五千份,先拿出一百份放在朝廷,主要是给皇帝、皇后、宫中贵人翻阅,还有朝廷的官员,在等待早朝时,就有报纸打发时间了。

    这份报纸一致得到了官员们的好评,内容新颖,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好评如潮。

    但只有一个问题,别等五天后了,明天就发下一期,我们等着看下联。

    其余的报纸向全城贩卖,除了给酒楼茶楼一些份额让其代买,还采用了许老板的方法,找一批小孩满大街的拿着报纸叫卖。

    听到门外报童喊着“号外”的声音,许嘉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有内味了。

    长安各城门口、府衙门口、东西各大路口都竖起一块报纸栏,上面贴着报纸供民众观看,还有一名秀才站在旁边给民众读报。

    百姓们果然对朝廷发生的大事和坊间趣事很感兴趣,来了一波又一波,不断的求秀才再读一遍。还有人拿出一两文钱给秀才做茶水,让早已口干舌燥的秀才又打足了鸡血,继续读报。

    报纸在长安城受到的欢迎出人意料,这让李世民喜出望外。赚钱事小,重要的是它展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缺乏娱乐的唐朝,报纸填补了这个空白,迅速被民众接受。

    报纸被一下买光了,城门口听报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说的都是报纸里的事,有人高价收购报纸要拿去洛阳等地贩卖。

    用不了多久,报纸就会成为李世民的宣传利器。

    同时他也在思考,如果再出现一份报纸和他竞争怎么办?如果世家也办报纸和他对抗怎么办?

    不行,绝不允许。

    第二天早朝,他就宣传报纸必须由朝廷批准方可办,否则就是非法,要流放千里。

    世家一系官员自然是坚决反对,一众官员站出来引经据典,找各种理由,要求皇帝收回成命。

    李世民非常清楚报纸的力量,这次坚决不松口,甚至不惜廷杖了几个官员。

    这次事件彻底激怒了世家,李世民和世家的矛盾也白热化。

    山雨欲来风满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