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61章 隐藏的人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嘉店里的高产作物种子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皇宫,然后分配到各地去种植。

    李世民的皇庄自然分到了最多的种子,其次是皇亲国戚,还有几个亲信大臣也拿到了不少种子,都种在了自家的田地里。

    种子就这么多,还全部都李世民拿走了,自然有人不乐意了。

    世家拥有大量的田地,他们对这些种子可是垂涎已久。

    这不,在朝会上,他们又闹了起来。

    “陛下,你可不能厚此薄彼,高产种子不能光给几个国公,我等也有良田千亩,若是分我等一些种子,来年必定大获丰收,使我朝粮库充盈。”

    “是啊,陛下,我们王家为大唐种粮无数,大唐三成的粮食都是王家产的,此次种高产作物,我们愿为朝廷效力。”

    李世民很满意世家都放低姿态,包圆许老板店里的种子这步棋果然是走对了。

    “诸位爱卿不必着急,现在每天都有种子到货,以后几天就会分给你们。”

    只见郑侍郎上前说道:“陛下,种子的份额还请多给我们一些,我们地多人多,若以这个来算,我们的份额应当多于几位国公。”

    “你放屁。”程咬金怒不可遏,“凭什么多给你们,若按功劳算,应该多给我们。”

    两派又开始了日常互怼。

    李世民示意安静后说:“诸位爱卿不必争吵,种子会公平分配给大家。

    至于谁多谁少,这样吧,谁的田地和人手多,就分多点。”

    郑侍郎道:“陛下圣明,如此处置甚好,我等的田地最多,自然要多分点。”

    可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无言以对。

    “爱卿的田地虽多,但是看户籍的记载,你家的农户数量有点少,这么多的田能忙得过来吗?不要耽误了高产粮的种植。等来年高产粮大获丰收,再分你们多点如何?”

    唐朝按人口收税,而不是按田地收税。世家拥有大量土地,自然也养了大量的农户来种田。

    为了少交税,世家少报人口数量是基操,地方官也不敢去查实,所以朝廷记载的人口数量是远远少于实际数量的。这也是李世民的一个心病,毕竟税收就这样少了很大一块。

    李世民这一招等于逼世家做选择,若要高产种子,就就老老实实把人口数报上来,把丁税交齐了。不然就别想要种子。

    这就足够世家头疼的了。多交税舍不得,不交的话,那高产种子可是现在几倍的产量,拿不到更亏。

    没等世家的一众官员犹豫太久,崔烟崔尚书出列道:

    “启奏陛下,我崔家近年来疏于管理,已很久没有清查人丁了。臣近日清查族内人丁,发现与朝廷的记载出入甚大。这是臣的疏忽,臣即刻向朝廷上报人丁数,还望陛下恕罪。”

    有个二五仔在堂上真不错。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爱卿不必自责。你及时向朝廷上报人丁数,何罪之有?

    只要你崔家的人丁足够操持田间事务,自然可以多分些种子。”

    这一来,其余几家的官员也不得不上前表态,只是疏忽造成了一些数目上的出入,会重新向廷上报人丁数。

    

    “哈哈哈哈……”

    李世民在许嘉的小店里畅快地大笑。

    这几日,世家陆续向朝廷上报了人口数,竟然让记载在案的人口总数从一千万出头,涨到了一千三百万。

    这天他来拜访许嘉也不无炫耀之意。

    “多亏了许老板提供的种子,这些世家不得不低头了,真是痛快。没想到他们竟然隐瞒了这么多的人口,少交了这么多税。”

    “你确定他们没有隐藏的人口了?”

    “这……”

    世家为了得到种子不得不上报了人口数,但谁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数目。也许他们还隐藏了一部分,只要人口数有所增加,交代得过去,自然能拿到种子。

    这样又何必全都交代清楚呢?

    许嘉喝了口茶,叹息道:“按人口纳税终究还是有些弊端。真正有能力交税的人没交多少税,没能力缴税的人却为了交这点税而劳碌一生。”

    “此话怎讲?”李世民来了兴趣。

    “收税其实是将民间的财富按一定的比例上缴朝廷,每个人的财富都不一样,按人口让每个人交一样的税,对富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穷人来说却是倾尽所有。这种收税的方法看似公平,其实是最不公平的。”

    “可是我朝已经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了?”

    “再怎样减轻,总是会有些贫困的百姓交不起税。他们就会以部曲奴婢的身份依附于豪门世家,以此来逃税。慢慢地世家手下的人越来越多,就造成了今天的现象。”

    许嘉说完,不紧不慢地喝着茶,给李世民一点时间思考。

    “那老板以为,如何征税更好?”

    “自然是按田地数量来征税。有田地就能产粮,田地越多产粮越多,自然就应当多纳税。有土地才有产出,没地的百姓没产出,自然就不用纳税或只纳很少的税。

    这样征税,我敢保证肯定比按人口纳税得到的税收更多。”

    李世民权衡了一番,道:“这个法子听起来不错,不过干系太大,只能徐徐图之。”

    看来李世民也不是个容易脑子发热的愣头青,当皇帝的人,还是有点能耐的。

    “不过你们这里有个规矩,恐怕会让这个法子收不上多少税。”许嘉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还请老板详细说说。”

    “我听说皇亲国戚、官员、有功名的书生都有免税的特权,就算改成按土地量来收税,怕是也收不到他们一文钱。’”

    “这……这规矩由来已久,涉及的都是朝廷的支柱,我也不好废除。”

    许嘉微微摇头:”现在还好,他们手上的土地有限,再过个百来年,他们不断购买土地,等大部分土地都在他们手里,你还能向谁收税?”

    李世民只能叹气道:“田亩法征税这么好的法子,因为权贵免税就用不得了,实在是可惜。”

    “并不是不能用,没有什么权利是无限的,你给免税的权利加上个限制,自然就迎刃而解。

    李世民眼前一亮。

    “有理。按照地位和功名给他们免税,每个权贵能免税的田亩量是有数的,超过的就要交税了。

    果然迎刃而解,老板高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