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87章 药店开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嘉将带来的药一一拿出,道:

    “治疗哮喘需要三种药,这是万托林气雾剂,就是刚才皇后所用的。它用于哮喘发作时,呼吸急促,吸入后可扩张气管,缓解症状。

    简单地说,就是气紧时吸一下,吸一次可平复一段时间。是药三分毒,切不可多吸,每天不可超过四次。

    这个万托林气雾剂对长乐也有效,使用方法我已教会她了。”

    李世民连连点头,命人记下。

    “这第二种气雾剂是舒利迭,早晚吸一次,不可多吸,也不可少吸,即使哮喘不发作也要按时用药。它至少要使用一年以上,慢慢地治疗哮喘,让哮喘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达到抑制哮喘的目的。”

    许嘉再三强调用药的次数,因为这都是激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个气雾剂与之前的不同,像一个海螺,通过旋转转出吸嘴。

    正好长乐也要用药,便当场教她使用这种药。

    最后一种药顺尔宁是药片,就不用费力气教了,只要告知现代药品的包装如何打开就可以了。

    “陛下,这些药都要长期服用,明日你派人来我店里买药,我给你三年的药量。”

    药店和其他店不同,系统允许给长期用药的病人几年的药,只要许嘉去申请,而且合情合理就行。

    “三年怎么够?你给十年,不,二十年的药好了。”

    皇帝不差钱,只担心药店不开后无处买药。

    “陛下,药放太久也会过期失效的,多买无用。用药三年也应该稳住病情了,哮喘只要平复下来,长期不发作,就不用太担心。”

    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见皇后用过药后已睡着了,呼吸平稳,已无大碍,便千恩万谢地将许嘉送来宫,约定明日去取药。

    

    长安街头的面食店人来人往,人们来此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当做早餐,边吃边聊着道听途说的事。

    “听说了吗?昨晚皇后娘娘病重,许老板进宫献上仙药,娘娘的病马上就好了。”

    “真的假的?有这么神吗?”

    “绝对是真的,我家对门二郎的小舅子的同窗的兄长在宫里当差,昨晚亲眼所见。”

    “许老板神通广大,要说他有仙药也不足为奇。”

    “仙药啊!不是我等百姓能想的。”

    “你俩还在这磨磨唧唧的,许老板开药店了,店里有的是仙药,还不去排队买药?”

    两人听闻三口两口吃完面条,匆匆赶往许嘉小店排队去了。

    许嘉店门口的队伍规模庞大,长长的队伍排了两里地。

    千牛卫加派了人手维持秩序,不准插队。当然,遇到达官贵人他们是不敢拦的,还主动带他们到最前面。在这个阶级森严的社会,没人敢说个不字,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孙思邈听说长孙皇后的病好转后,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给皇后看过病,深知皇后已是药石无医,谁知许嘉一出手,立刻转危为安。不得不叹服。

    所以早早就来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待在许嘉店里帮忙,寸步不离地跟在许嘉身边,学习学习天上的医药之术。

    一个客人带一小儿进入店内,说小儿偶感风寒,鼻塞咳嗽,想买药回去医治。

    孙思邈给小儿把脉后说这不是风寒,这是风热感冒。

    幸好有孙神医在此,许嘉虽然也获得了药师的技能,但药师毕竟不是医师,尽管他也判断出小儿是风热感冒,但和孙老神医的判断相互印证不是更有把握。

    许嘉从架子上拿出一盒小柴胡颗粒,对他们说:“这个颗粒本来是每天三次,每次吃一包,但用于小儿要减半,每次吃半包就是了。”

    孩子的父亲是个憨厚的汉子,第一次见到这个药,不知如何吃,只得连连拱手求教。

    许嘉拿来一个杯子,从药盒中取出一包药剂。

    “你看,这样将袋子撕开一口小口,把药倒在杯中。”

    孙思邈也凑近了观看,只见倒出来的是一颗颗黄色的颗粒,不免疑惑这是何物。

    许嘉倒热水入杯中,用勺子搅拌几下,颗粒就溶于水中。

    “这样就可以喝了。剩下半包药,下次再按这个样子冲服。”

    汉子松了口气,原来也不难,比起煎药容易多了。

    “等等,”孙思邈出言拦着孩子吃药,“待我试试。”

    他用勺子勺了点药水,放到嘴里尝了尝。果然是中药,以他的经验,应该有柴胡和黄芪等药在里面。

    看到所有人都盯着他看,孙思邈颇感尴尬,忙说:“孩子,你吃药吧。我已经试好了。”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遇到好药材就想好好研究一番,搞得现在好像抢小孩的药吃似的。

    服完药,汉子再三致谢后带着小儿走了,孙思邈还沉浸在对刚才的中药颗粒的思考中。

    “许老板,这分明是我们日常用的药材,为何是这种颗粒状,而且加水即化?”

    “这个就是把药材配好之后,切碎,再加水煎煮,让其干燥,做成颗粒即可。”

    “如此倒是方便。”孙老神医抚须赞道。

    “这种颗粒确实方便服用,很受欢迎,因为药材已配好,可以大量地生产,适合普通的常见病。但药效没有平常煎煮药材的好,而且煎煮的药材可以根据病情加减药量,如果有时间,还是煎煮后服用更好。”

    孙思邈听闻点点头,每种方法都有利弊,只要合理使用就是了。

    “这种颗粒还是大有益处的,它和药丸一样方便携带及服用,对于长途跋涉中偶感风寒的病人很有用,军中使用也很方便。但与药丸不同的是,它还能加水变回汤剂,这当真是有趣。贫道会好好研究药物颗粒的做法的。”

    知道颗粒药剂就是配好普通药材制成的,孙思邈就把心思放在了药的配方上。

    可是药盒上只有药材的成分,比如柴胡、黄芪、党参、甘草等药材,但没有具体的用量。

    问许嘉自然也是不知,中成药的配方是药厂的秘密,怎么可能公布出来。

    “等等,这不就是汉朝张仲景的小柴胡汤的配方吗?难怪我看着药材成分这么熟悉。”孙思邈忽然一拍脑袋说。

    这小柴胡颗粒正是从小柴胡颗粒中演变而来,只不过药厂据此方做了些加减化裁。

    明白了这点,孙思邈便打算记录下买药人家的地址,过后去查看病人情况,好印证一下这种小柴胡颗粒的药效。

    后面几人也都是买感冒药的,但照例又是一轮望闻问切,诊出病情才卖药给病人。

    这样一来,耗费不少时间,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嘉觉得这样不行,得想个办法提提速才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