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98章 出海的收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行车和马的竞速赛刚过去不久,长安城又迎来一件大事。

    去年秋季出发,去往南方海域的海船回来了。

    船队经大运河直抵洛阳,卸货后装车走陆路直奔长安而来。

    今日快马来报,满载海外贸易购回的物资的车队已到东门。

    李世民在太极殿等候着,殿内群臣也在交头接耳,猜测这次能从海外带回什么好东西。

    从东门到皇宫的街道已被武侯清场,如同上次比赛,正中间的快车道给车队行走,百姓们在两边的慢车道围观。

    “快看啊,那一车车的货箱里都是海外运回的宝贝。”

    “不知道海外都有什么好东西?”

    “肯定是金银珠宝,你没看见押车的军士披坚执锐,这是护卫宝物的阵仗。”

    “这可是在海上行了大半年,从千里之外带来的好东西。”

    “在海上大半年?这么久。果真是勇士啊。”

    听到围观百姓的话,押车的护卫们挺直了身板,精神抖擞地大步前行。

    有些军士本就是长安人氏,算上出发前几个月的准备时间,他们已有一年多没回长安了。海上航行风险极大,谁也不能保证活着回来。这次满载而归,可谓是衣锦还乡。

    随着车队的行进,百姓们又发出了惊呼。

    “看呐,那些笼子里是异兽。”

    “那是什么野兽,从来没见过。”

    “那个我认得,那是狮子。”

    比起藏在箱子里不知真容的珠宝货物,这些看得见的异兽更让百姓们兴奋。

    百姓的叫喊声惊动了这些动物,它们有的害怕地缩成一团,有的对两边的人发出各种叫声,而狮子的一声吼叫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骚动。

    长长的队伍终于达到了皇宫,为首的官员入宫面圣。

    这次带队的是一名善水战的武将,副手则是从鸿胪寺调遣的一名官员,负责与所到的外邦交涉。两人一同入宫面圣。

    李世民高坐龙椅上,下方文武分立两列,听两人汇报这次出海的成果。

    首先要呈现的成果是向所到各国递交了文书,建立了外交关系,国家林林总总,有门毒国、罗越国、诃陵国、固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等等。

    然后是这次出海的收获。

    这次共有十艘船出海,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虽然遇到几次风浪,但都安然度过,完好无损地回来了,换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

    货箱被一一抬上大殿,打开之后,满朝文武轰动一时。

    这排箱子打开,珍珠宝石、玛瑙翡翠闪烁着光芒,让两边的官员们呼吸都急促起来。

    那排箱子打开,巨大的象牙、洁白的犀角、一人多高的珊瑚,两旁的官员都是抽气声。

    还有浮香、龙延香等名贵香料,紫檀木、花梨木等珍稀木材。

    还有海外的粮种、水果也都带回来一些,如果可以在大唐种植最好,即使不能也看个新鲜。

    而带回来的各种珍禽异兽更是被大臣们当成祥瑞,一片歌功颂德。其中有一种羚羊,脸上的花纹非常奇特,被大家当成了麒麟。

    出一趟海,用十船丝绸瓷器等货物换回如此多的财物,真可谓一本万利。

    李世民笑得嘴都合不上了,当初大臣们都不看好这次出海,他最终是自掏腰包,从内帑中出钱资助这次出海贸易,收益自然也归皇帝自己,这些财物统统搬进了内帑。

    腰包大鼓的李世民很豪爽地赏赐了所有出海的人员,连途中遇难的船员都有双倍的抚恤金。

    船员们得了赏赐自然是兴高采烈,再加上他们出海时多多少少带了些海外的东西回来,珍珠翡翠、玛瑙宝石,就算只带一两件,也足够他们发一笔不小的财。

    长安城南安义坊里住的都是平头百姓,窄小的屋子一间挨着一间。

    一个黝黑的少年走在坊里,背着大包小包,步履匆匆。

    忽然有熟人认出他来。

    “陈小二,你不是小二吗?”

    “小二哥,你怎么变得这么黑?”

    出海许久,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陈小二笑着回应街坊们,还不断地从包里拿出东西相送。

    “小二出息了。”街坊们感叹道。

    想那陈小二的父兄在军中效命,为国捐躯,家中只剩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实在是穷得过不下去了,去年遇到官家招人出海,他一咬牙,领了十贯的安家费,丢给老母亲,跟船出海去了。

    这次回来,不但得了丰厚的工钱,得了圣上赏赐的三十贯,算得上衣锦还乡了。

    老母亲见他回来,自然是抱头痛哭。待心情平复后,再看到儿子赚了这么多钱,简直乐疯了,嘴里不断计划着:“这四十贯在坊里买一座带院子的宅院,再花十来贯给你娶个媳妇,剩下的钱攒着,好好过日子。”

    闻讯而来的街坊邻里坐满了他家的屋子,都是来打听消息的。

    “小二,出海真的能赚大钱吗?”

    头发已花白的老伯问出了大家伙最想问的问题,每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憨厚的陈小二身上。

    “是的,三伯。在海上,吃住不用花钱,工钱都能存下来,加上这次圣上的赏赐,抵得上过去我干五年活。”

    满屋子都是羡慕的声音,这些穷苦百姓出门给人干活,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能有五六贯就很不错了。

    “这还不算最赚钱的。”小二喝了口水接着说,“我出海前听说船队带了很多瓷器去海外卖,就在城里买了两个碟子带在身上。在一个蛮夷的港口换了一串玛瑙手链,回长安卖了一百贯。”

    嘶——

    一片抽气声响起。

    这孩子平常看起来憨憨的,怎么这么会赚钱呢?看走眼了。

    有些家里有适龄的女儿的人家,都在琢磨着怎么推销自家女儿了。

    这天夜里,平康坊里到处都是出海回来的船员,他们在酒桌上大吹特吹这次出海经历,简直是抬脚就踩到珠宝,弯腰就捡到翡翠。引得不少人眼红不已,恨不得马上出海捞金。

    什么,你说出海有风险。风险肯定是有的,富贵险中求嘛。只要能赚大钱,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冒险的。

    秋季季风起时,还会有船队出海贸易,听说会有更多的船,连一些顶级权贵和世家都在招兵买马,准备跟着皇帝的船队一起出海捞一笔,能造船的工匠成了香饽饽,连长安城的百姓都纷纷找门路打算进入船队去赚笔大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