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亮剑:我只打硬仗 > 第346章 弹性防御大显神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前方的简易堑壕,仅仅支撑了30分钟,堑壕里的一个两个主力营推到了警戒区战斗,一波炮击之后,警戒区里布满弹坑。

    这里没有成体系的堑壕,战士们躲在在弹坑、反斜面、以及简易的碉堡里战斗。

    攻击到此处的鬼子要面对大量的冷枪,因为没有堑壕,没有一个明确的战斗指向,而身边到处都是放冷枪的老六。

    而且数量十分庞大。

    不怕看得见的重机枪,就怕看不见的冷枪。

    不是经验老道的步兵,往往一下就找不着南北,甚至连八路都没看见就重开了,幸存下来的鬼子都患上了后遗症,一看到弹坑,甚至是路边的水潭都有发自内心的恐惧。

    对于一个鬼子士兵来说,每一个反斜面,每一处弹坑都好像有人,但是真的顶着压力压了上去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我们在弹坑里战斗,在每一处反斜面战斗,任何落差超过小腿肚的地方都是我们的阵地,我把自己埋在土里打,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可以后退,可以退到主抵抗线。”

    “我那时候啊,178岁,血气方刚,后退不在我的字典里,我的战友都退到主抵抗线了,身边全是鬼子。”

    “当时我们三纵本身就神枪手多,鬼子都怕了,到后半夜我甚至在二十米不到就开枪了,那些鬼子把附近所有弹坑都搜了一遍,愣是没看到我。”

    “就继续往前打,然后我又开了一枪......最后鬼子觉得可能是主抵抗线的神枪手打的...那天晚上我是打死了几十个都认不得了。”

    一名老兵在几十年后参加访谈节目时说道。

    这里极大的拖住了鬼子的部分,穿过这两公里的老六区(警戒区),用了两个半小时。时间已经来到晚上十一点,现在能见度已经非常低了。

    三道主防御线里,足有两个步兵团7000多人在此等待。

    当晚十一点至凌晨四点,第10师团几赌上了一切,连续发起十余次冲击,终于在17支队主动放弃最后一道防线的情况下拿下了这里。

    在警戒区的后半段留下大量尸体,原本以为拿下了这里,有了一个稳定的立足点,鬼子很快就开始头疼了,这里的堑壕,是在大大小小的几米起伏的地方设置的。

    基本上设计都是只能防一边。

    面对战斗区的那一面,什么都没有。想要掩体得自己挖。

    赤柴八重藏:“不管怎么讲,我们八个小时推进了3公里,极大的打击了八路的士气。向苇名长官报捷。”

    “第10师团,下来休整,换26师团上!”

    这一晚上打下来,第10师团减员超过2000人,接近十分之一,17支队这边也超过2000人。

    这没有办法,这是最精锐的鬼子。换一个普通队伍,可能真被打出来1:10。

    凌晨五点,第26师团从主抵抗线直接发起攻击,现在只要再往前三公里,就能打到八路最后的两道堑壕。

    而这里,被叫做:“战斗区”。

    26师团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到了这个距离,己方多数大炮已经没有办法提供支援。

    八路除了铁丝网,在这里几乎什么都不缺,三纵多数的火炮,预想的炮击区域就在这里,炮兵成了主要的防御力量。

    而最关键的一点。

    是炮纵,已经到达了巨鹿,长达2个月的囤积时间,让炮纵的炮弹储备超乎寻常的充足,平均每门炮备弹超过800发。

    这是极其富裕的。

    普遍超过十公里的射程,可以在巨鹿城边直接展开。

    四个野炮团,三个榴弹炮营就地展开,对这战斗区的前半段展开地毯式轰炸。

    鬼子的炮兵也想硬着头皮前进,双方炮兵现在谁也打不到谁,可鬼子要是再进一点,那就进入八路的射程了。

    这片战场上的炮兵,长谷的炮兵集群独一档,炮纵算是第二档,没有第三、第四这种说法。

    第三第四都得空着,老五就是赤柴的炮兵部队。

    17支队有重炮群支援,打法也变得十分随意,直接让出一公里甚至两公里,等炮纵的徐进弹幕结束再反弹战斗。

    这里才算是是真正的绞肉机,26师团现在也不敢随意撤退。

    他们清楚,弹性战术的弹不在这里,现在八路的进进退退只能算是步兵战术,真正的弹性,是要抢回主抵抗线,把战场拉回警戒区。

    贸然撤走,很可能让八路发起全线反击。

    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推。

    这里变成了真正的绞肉机。这场战斗,开始变得不公平,17支队一万多人加上差一点到2万人的炮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对上2.1万人的26师团。

    26师团数字请求第10师团接应转进,想休整之后再战。

    不是打不过,是打不了,几乎所有的优势都无法发挥。

    别人炮兵的数量都快接近鬼子步兵的数量,这怎么玩?

    但是赤柴八重藏的命令却从来没有变过。他眼前的诱惑太大了。

    只要打穿最后的两道堑壕,这场战斗可以宣告结束,再往西打,那就是针对长谷集群的防御线。

    从这个方向打过去,那就是像撕碎草纸一样撕碎八路的防线。

    鬼子两大集群彻底连成一片,被可尝试全歼一纵,山纵,南可一口气打到许昌。连横大成!

    以后的历史书上,必有他赤柴的名字。

    在赤柴的强压下,26师团硬着头皮强攻,最靠前一部,已经打到炮兵防御线的第一道堑壕工事。

    仿佛,胜利近在眼前。

    “不惜一切代价,打穿最后的两道堑壕!”

    “26师团就是冀中会战的第一功臣!”

    到了早上九点,战斗区的地上到处是的小黄人碎片。只要再打两个小时,休整完毕的第10师团将会终结袁飞的不败神话。

    26师团短短五个小时,损失4000兵力,将是完全值得的。差不多一小时死一千,一天2.4万人牺牲,这样的战损,华夏耗的起,即使现在,一天也有2万人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17支队在战斗区的损失,不到800人。

    而就在此时。

    作为预备队的独一支队,还有将从巨鹿一带发起攻击的独3支队,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随着沈泉一声令下,大反攻正是开始。

    在这个不是很宽的地带,正面是17支队的1.2万人加上独立1支队的6千人,侧面是独3支队加上18支队一个主力团反攻总兵力,接近3万人,而且一半以上都是休息了整整一晚上。

    更有炮纵的火力掩护。

    倒是有点像寸拳,形意上高度相似,在极短的距离上,以极快的速度打出自己强力的一拳。

    形式上更是相似,先是数百门重炮的怒吼,再是集中起来的三个太行山突击队,装备仿制的波波沙冲锋枪,喷火器的强力先锋队,由西郭城阵地最中心发起冲击。

    仅仅十几分钟,就把打崩了鬼子最靠前的一部。

    当然鬼子不会承认,鬼子军官厚着脸皮承认是在转进,鬼子士兵硬着头皮说自己还没有退,那就是xx大队还在这里。

    随后,就是大规模的冲击,几乎是三万人在这种平原上,冲击没有稳定落脚点的鬼子,26师团马上决定撤退。

    第10师团提前结束休整,马上集结前往支援。可这战线,想要从战斗区推到主抵抗线太容易了。

    第十师团的人快冲出警戒区的时候就发现,?G?那三道堑壕又在八路手里了。

    “什么主力集群!我看是发面集群,完全是蠢猪式的指挥!”

    “我部悍将八重藏,八天之内定把赤柴斩于马下!”

    几个联队长聚在一起,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