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 第49章 沣水村村民大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崔盈被赶出了内宅,崔毅神情颓然地坐在主位上,崔家年轻一代最出彩的就是这两人,崔盈和崔文。

    此次族内让两人分别负责长安和洛阳的生意,正是为了选择下一代家主打前站。

    崔盈在长安一路高歌猛进,两年赚了五十万两银子,而崔文在洛阳的势头,虽然没崔盈那么猛,但是稳扎稳打,做事可圈可点。

    两人各有优点,不分伯仲,但崔毅得知崔盈倒卖铜钱的时候,他便从清河赶到了长安,动用崔家在长安的势力,开始调查这件事情。

    调查清楚后,崔毅顿感不妙,但是木已成舟,他只能希望崔盈能够在失败之后,及时止损。

    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和行为。

    很显然,崔盈的所作所为让他失望了。

    崔毅扶着额头暗自伤神,崔文柔声劝慰道:“族老,盈弟一路顺风顺水,猛然遇到挫折,一时手足无措也很正常,经过这次教训,我相信他的心会变的更加强大。”

    崔毅抬头看了一眼挽着道髻的崔文,心里不得不感叹,崔文确实比崔盈优秀很多。

    像崔家这样名动天下的世家,拼的不再是高官显爵,而是看谁家的门生多。拿着全部家当去赌博,去高歌猛进是不可取的。

    但崔盈毕竟是他的亲堂孙,而崔文只是二房一个浪荡子和丫鬟一夜风流生下的庶子。可崔毅也不得不承认,崔文的性格的确要比崔盈适合掌管崔家。

    在家族的传承面前,嫡子庶子这种问题实在是不足论!

    崔毅叹了一口气道:“文儿,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崔文拱手道:“孙儿想先把二叔救出来?”

    “怎么救?”

    “认栽!下午孙儿就去拜访戴胄,以九百文一两银子的比例换成银两,皇帝收了钱总该放二叔一马吧!”崔文胸有成竹。

    “那皇帝要压价呢?”

    “族老,咱们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吗?”

    崔毅惨然一笑,是呀,崔干是崔家在朝廷中的代言人,折损不起。别说损失一成铜钱,就是皇帝开口要崔家在长安所有的现银,也只能乖乖奉上。

    他接着问道:“救出你二叔以后呢?”

    “孙儿去大唐交易所看了,他们的方法不错,我打算把咱们的牙行改成和他们一样。”

    “然后暗中派人去沣水村调查,最好能搞到李德奖烧制琉璃和羊毛大衣的秘方,目前就这两个打算,先蛰伏一段时间再说。”

    崔毅满意的点了点头,崔文的计划很稳妥,崔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确实应该蛰伏一段时间了。

    他对着崔文笑道:“文儿,在长安好好干,家里面老夫会为你说话的。”

    崔文猛然跪在地上激动道:“族老,大恩大德孙儿没齿难忘!”

    贱婢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烙在他身上的烙印,他和崔盈一起在族学读书的时候,崔盈每背一篇文章,都会得到先生的夸赞,而他只会得到冷淡的一声嗯!

    仿佛他的出现,就是崔家的耻辱,从那时起他就立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家主,掌控崔家。

    努力终于得到了收获,两年前,他和崔盈一同被选为家主候选人,分别被派到了洛阳和长安。

    两年的努力,他在洛阳的功绩不错,但在崔盈白花花的五十万两银子面前,还是那么苍白无力。

    当他跟随崔毅来到长安,又看到崔盈被皇帝坑掉了长安两年的所有收益,他是如何的兴奋。

    现在又获得族老崔毅的认可,他的心情是何等舒畅,他握紧拳头,强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怕忍不住大笑起来。

    崔毅把手轻轻放在崔文的肩膀上道:“都姓崔,能者上,庸者下,记住,家族传承高于一切!”

    “孙儿谨遵族老教诲!”

    ......

    春天的夜晚还是有些清冷,但沣水村里却火热一片。

    李德奖的院子里,燃起了篝火,围着篝火又摆了三个大桌子,上面摆满了香气扑鼻的肉食。

    村里二十四户人家,各派了一人来开村民大会,有老人、有已生银发的中年人,还有几个半大孩子,看着桌上的肉食流口水。

    村里的青壮都去打仗了,村里剩的都是老弱,农村的规矩又多,像这种村民大会,都是家里的男丁参加,所以男人不在家的,就派了孩子过来。

    马周把一期的规划图挂了起来,李德奖拿着一根细竹竿说道:“乡亲们,这次请大家来呢,是商量一下咱们沣水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你们都看到了,咱的羊毛大衣和琉璃器在长安供不应求,还有商贾想大量购买琉璃器,去外地发卖,咱们现在的产量已经跟不上了,所以我就和大家商量商量,扩建工厂的事情。”

    刘老汉说道:“村长,你说咋办俺们就咋办!”

    刘老汉的话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李德奖把竹竿点在沣水村的位置上笑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你们看这里是沣水村。”紧接着他把竹竿往东画了一个圈,把沣水河边的荒地还有一部分农田画了进去:“我准备在羊毛工厂和琉璃工厂的基础上,扩建一个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会占去河边的荒地和咱们村一部分农田。”

    听到这话,不少人皱起了眉头,他们几代都是农民,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李德奖的威望很高,但要占地,他们还是有点犹豫。

    一个断了一只手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村长,地占了,朝廷的田赋怎么办?”

    说话这人李德奖对他印象很深刻,名字叫田成,在梳毛车间当管事。

    他跟着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时候,被砍断了左手,退伍回了家。贞观元年突厥攻入关中,也正是多亏了他,沣水村二十五户人家才能走到这里。

    李德奖笑道:“田大哥问的好,这地不会白占,工厂占了谁家的土地,就会给谁家分红,一年一结,具体分红多少,等丈量完土地,由马周和你们细算。”

    听到这话,底下人顿时炸开锅,现在的羊毛工厂和琉璃工厂,哪怕是工钱最低的搬运工,一个月也比以前半年挣得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