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 第142章 (重做)疟疾,孙思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李德奖起来撒尿,看见老默坐在篝火前,他撒完尿走到老默身边问道:“怎么还不睡?”

    老默裹着被子,喝了一口保温杯的温水道:“睡醒了,少爷,带着汤闲是否有点不妥?”

    李德奖笑道:“没有办法,我需要一个会放贷的人才。”

    老默一愣:“少爷也要放贷?”

    “嗯!”李德奖点头:“以工代赈的法子可以用于封堵黄河,但封住黄河以后的,白给的粮食他们不会珍惜,但借的粮食就不一样了。”

    李德奖给了老默肩膀一拳:“你不会以为你家少爷我会发国难财吧?年息一成,够仁慈吧。”

    老默脸上有了笑容:“我就知道少爷和老爷一样心系百姓,只是,这汤闲滑不沾手,我担心他会倒向郑家,还有我总觉得他给您说那些话是不怀好意。”

    “哪个商人不是鬼精鬼精的?他呀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好处捞,有这么好的机会在面前,肯定要试试,只是他没想到,咱们没想赚百姓的钱,而是想搞郑家,所以他要跑。”

    “既然如此,少爷为何还要带上他,咱们从长安叫自己人来多好,万一郑家给他的比咱们多,他岂不是要倒向郑家?”

    “他的价值就是在咱身边,离开了咱们郑家不会要他,而且一成息的借贷是阳谋,郑家如果也放一成息的借贷,倒省我们的事了。”李德奖解释。

    老默抱了抱拳:“少爷已经有了主意,属下就不多说了。”

    李德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行了,赶紧睡吧,明天不仅要赶路,你还要盯着汤闲,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

    荥阳的历史很悠久,秦始皇二十六年(前二二一年),荥阳设县,同时在此设立三川郡,西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西晋又改为荥阳郡,一直到隋文帝开皇元年,才改为郑州,其治所定在成皋(即虎牢关),李世民登基以后,郑州州府治所从成皋迁到管城。

    但无论这一块土地的名字如何变化,荥阳永远是这块地方的中心,荥阳郑氏永远是这块土地上最高的大山。

    李德奖一行人穿过纷乱的临时安置点,来到比郑州府治管城还要庞大的荥阳城前,一群手持各种乐器的人正在城门口等待。

    见李德奖骑着马走到吊桥前,唢呐响了,紧接着锣鼓喧天,李德奖满头黑线,迎接人吹特么唢呐是吧?

    一行人踏过吊桥,留着一撮小胡子的荥阳县令杨旭躬身行礼:“恭迎李县伯。”

    李德奖下马和杨旭寒暄了几句,荥阳和巩县一样,看上去都是赈灾有序,但背地里什么勾当不清楚。

    “听说荥阳郑家的人洪水一来的时候就带着族人跑了,跑的时候宁愿拉着家里的花花草草,也不愿拉一个百姓?”一行人进了荥阳城,走进了一家酒楼,李德奖便忽然问杨旭。

    杨旭的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县...县伯,下官未曾听说过此事,可能是有人故意抹黑的吧,郑家三位族老乃是胸怀百姓的大儒,荥阳县灾民吃的粮食都是三位族老做主给的。”

    李德奖坐到位置上,脚很自然地伸出案几,双手按在腰上按了按,天天骑马都有点腰肌劳损了,他似笑非笑道:“嗯~,郑家三族老,道德伦,就是没有理是吧?”

    见杨旭呐呐不能言,李德奖哈哈大笑道:“开个玩笑,看把你吓的,上菜吃饭吧!”

    荥阳的酸辣鸡汤和垛子肉是一绝,李德奖风卷残云一般把案几上的食物一扫而空,满足地抹了抹嘴巴,这时候杨旭趁机说道:“县伯,您看能不能给调拨点粮食?县衙的粮食快没了。”

    李德奖毫无形象地打了一个饱嗝:“本官欲将所有灾民聚集一地统一管理,粮食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吃饱喝足直接拍屁股走人,不给杨旭任何说话的机会,抵达河阴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河阴的情况要比别的地方凄惨的多。

    整座县城都淹没在洪水之中,一万多百姓只能挤在县城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路湿滑,安置点泥泞不堪。

    李德奖见到河阴县令张齐的时候,他和百姓们正在劈柴,修长的手臂举着一把巨斧,腰粗的树墩,一斧子下去就劈成了两半,看样子是个有力气的人。

    劈完了一个树墩,这才丢下斧子,跑过来行礼道:“下官张齐恭迎李县伯。”

    李德奖扶起他问道:“张县令辛苦,晚上还要劈柴。”

    张齐无奈道:“没有办法呀,山上都是湿柴,没造一次饭,得准备两次的柴火,干柴在下面,湿柴火在上面烤干,县伯来的正好,我们正好造饭,只是粥稀了一点,县伯莫要嫌弃。”

    “本县伯来了,还喝什么粥,今天咱们吃肉。”

    此话一出,正在劈柴的百姓全都停了下来,目光全都飘向了李德奖,张齐朝李德奖身后看了看,没有运粮的粮车呀,他问道:“敢问县伯,这肉从何来?”

    “水里面全都是,让水性好的百姓全都去捞鱼,今天咱们吃炖鱼。”李德奖指了指山下。

    张齐连忙拉住李德奖说道:“县伯,水里面大多都鲤鱼,捞了还得放回去,不够功夫钱呀。”

    李德奖抱拳遥敬长安,故意大声说:“贞观三年,蝗灾四起,陛下曾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为了百姓宁愿让蝗虫吃陛下的心肝,岂会在意一点鲤鱼,现在、立刻、马上去给老子抓鱼,别的鱼不要,就得吃鲤鱼。”

    百姓中传来欢呼之声,甚至不少人已经拿着网兜子冲向山下,大唐的鲤鱼根本不怕人,你把网兜放它面前,它可真敢钻。

    半个小时候,整座安置点都是炖鱼的香气,百姓没那么多讲究,炖鱼里撒一把盐就觉得是无上美味,整座安置点没有其他声音,全是喝鱼汤吃鱼肉的吸溜声。

    ......

    在李德奖带着百姓大口吃鲤鱼肉的时候,李世民正捧着一张硕大的宣纸,皱着眉毛看李德奖写的公文,良久之后,他把宣纸拍在案几上,嘴里怒骂:“不学无术的混账,字写那么丑也就罢了,还他娘的缺胳膊少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