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 第149章 (重做)坤坤篮球大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德奖回到安置点以后,封堵缺口的消息就在百姓中传播开来,百姓们纷纷找到自家族长,听候族长的意见。

    在大唐大多是一个宗族就是一个村落,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村子,宗法大于法律,而掌握宗法的就是族长。

    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都族长管,可以这么说,在村子里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的里正,真要进村办事的时候,也要尊重这些族长的意见。

    “陛下派了一位尊贵的伯爵来赈灾,陛下心里还是惦记着咱们的,爵爷说,要封堵黄河,咱们牛家坡一定要帮帮场子。”

    “早日封堵上黄河,咱们早一日回家,明天开始各家的成年男丁,都上河修堤,谁要敢偷奸耍滑,宗法不饶人!”

    一脸皱纹的老头顿着拐杖大声训话,一旁的小重孙扯着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太爷爷,孙儿也要去修堤。”

    老头温柔地抚摸着重孙的脑袋慈祥的说:“好、好、好,等你长大了也去修堤,就不信治不好这黄河。”

    老头又对族人说:“散了吧,老夫去大堂求见大老爷,问问怎么堵这缺口。”

    各个村庄的族长自发来到临时大堂,说白了就是刘三清住的棚子,黄河灾害,史不绝书,黄河沿岸的百姓深有体会,听说要封堵缺口,他们极其关心。

    李德奖热情地接待他们,寒暄几句之后,告诉他们明天一早会给他们通知,民心可用,封堵缺口不是光靠民心就能完成的。

    即便在科技发达的后世,大河决堤,封堵缺口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在缺乏重型机械的大唐。

    钢筋打桩,填堵水泥块,不好意思,生产钢筋可不是一个石墨坩埚就能解决的,至于水泥,李德奖倒是知道个大概,但是现在哪有时间去实验。

    李德奖沉思良久后,对刘三清说:“明天开始伐树做桩,运到堤上打进水里,然后用石头封堵,缺口比较大的地方先修围堰,再堵缺口。”

    这种堵缺口的办法,在后世也有应用,但手段要比这多的多,但在大唐已经是极限了。

    刘三清想了想说:“李县伯伐树做桩没问题,但是一根千斤的树干,怎么打到水里呀?”

    李德奖摆手:“这你不用管,本官会想办法,如果今天晚上时间允许,把百姓里会做木匠活的人也统计出来,我有用。”

    “下官遵命。”

    “刘三清,从现在开始你为河南道赈灾副使,行军副总管,原武县开始实施军管,卯时正(6:00)吃饭、辰时初(7:00)上工,上午午时正(12:00)吃午饭,未时初(13:00)上工,戌时初(19:00)下工吃饭。”

    “青壮伐木、凿石、建堤,妇女老幼负责做饭,一天三顿,闲的时候就去水里捕鱼,那你不用管捞出来的什么鱼,捞出来就是咱们的粮食。”

    “包括我在内,所有人必须严格执行军管制度,只要违犯,定不轻饶。”

    一条接着一条命令从李德奖口中说出,最后包含李承乾在内,尽皆拱手称诺。

    最后刘三清拱手问道:“县伯,光是封堵黄河,人手就不够用,是否把修建营寨的事情给停了?”

    李德奖摆手:“不能停,本官会将九个县的灾民全都迁到原武,天气渐寒,百姓没有住的地方可不行。”

    谢英此时说道:“李县伯,想跟着来原武的百姓都已经来了,剩下的你想让他们来,他们也不来。”

    “老谢,学着点,看看我是怎么做群众工作的,以后你若领兵去边疆,用得着。”李德奖站起又对大堂里的人说道:“革命尚未成功,诸君尚需努力,大唐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百姓。”

    ......

    原武的对岸,崔家族老崔毅亲自到了武涉,二十五万石小麦,二万多贯的收益,如果在一年前,根本不用他这个族老出面,一个掌柜就能办了。

    但是情势不同了,崔盈在长安亏了七十万,崔文亏了八十万,损失一百五十万贯钱,崔家算不上元气大伤,但也伤筋动骨了。

    崔文是崔毅一手推上去的,小麦期货亏了八十万,族内没有惩罚崔文,只是让他两年内补齐亏空,也是崔毅坚持的结果。

    所以崔文的飞鸽传信到了清河以后,这次的粮食生意,他决定亲自来武涉过问。

    滚滚黄河边,崔毅大着嗓子对武涉县令沈宁说:“这水情,能不能架浮桥?”

    “能架,两天。”沈宁的回答干脆利落。

    崔毅点头:“好,浮桥搭建的越快,咱们的收益就越高,老夫筹粮,你架桥!”

    ......

    函谷关外,一个庞大的车队驻扎在一片空地上,车队的老板秦飞和顾桐用火烤着馒头。

    那天认购完粮食份额后,他俩带着金银细软,星夜兼程赶到了潼关,找了当地开粮庄的朋友。

    今年粮食大丰,粮庄手里也剩了不少粮食,看到秦飞和顾桐手里的协议,二话没说,摇了几个朋友,十万石粮食一天就凑齐了。

    签下协议,金银细软当押金,两人带着车队,立刻踏上了前往管城的道路。

    馒头还没烤好,前去探路的伙计就回来了,秦飞急切问道:“路怎么样?”

    伙计回答:“东家,我在探路的路上,遇见了朝廷的信使,信使说,一路上有三段垮塌,可以过人,但过不去车。”

    “不是那种人马都不能过就好,老顾,明天你留这里看粮食,我带着人修路。”

    “好!”

    ......

    京杭大运河水波粼粼,一艘艘船停在楚州码头上,举着火把的胖财主不断催促码头工速度快点,今天晚上必须把十五石大米全部装船。

    催完码头工,又对身边摇着折扇,风度翩翩的儿子说:“到了汴州万事听你蒋叔的,莫要任性。”

    “放心吧爹,孩儿办完事和蒋叔前去长安求学,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您和母亲在家注意身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