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母后是武媚娘 > 第247章 时光匆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个孩子放一块时,总是能吵的人耳朵生疼。

    基本只要一个孩子哭,其余两个必然加入三人的大合唱。

    婉莹和春桃此时忙的不亦乐乎,尤其春桃,可是要一个人照顾两个丫头。

    虽然李弘给她们都配了专门照顾婴儿的宫女和喂养孩子的乳母,可两人压根没让乳母喂过孩子。

    她们都是亲自喂养孩子,让李弘看到了属于母亲的光。

    母后的病偶尔还会再犯,可每次也都只是短短时间,李弘也算是能放下心来,再像上次去乾陵时那样,真就有些受不了啊!

    当然,李弘心中其实还是想着一些事情,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

    自从乾陵回来,自从那夜大雨,和母后在床榻彻夜长谈,母子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此时母子之间,最大的一个隔阂,也就是关于朝政和太后掌权这件事,已经彻底解决。

    李弘根本无心繁琐政务,全部交给了母后,他一心扑在别的地方,文武科举,教育,造船,医疗…等等。

    人注定是精力有限,不是三头六臂,更不是不知劳累。

    尽管李弘身体极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分出最烦心的政务,才可能将精力用作别的地方。

    在李弘眼中,他此时所做的事情,可比处理政务重要的多。

    到了七月,户部给出的奏折之上,明确标注过去的几个月,长安人口增加了三成左右,相对应的,地价飞升了有两倍之多,而普通货物的物价则跌了有近半,许多货物甚至跌到原来的三成乃至两成左右。

    李弘一直着手控制商业,增强长安的商品流通,此时已经卓有成效,不过大量人口的涌入,造成的高地价和高房价,一时之间确实让李弘毫无办法。

    斗转星移,两个小丫头都已经学着爬行,大唐的八月,其实已经相当于阳历的九月,天渐渐凉了下来,又是几场雨,让燥热的夏天有一种一去不复返的架势。

    小丫头学着爬行,自然要随时有人看着。

    春桃此时一刻不离的陪着两个小丫头,而太平此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下课放学回来陪两个小侄女。

    李弘来到春桃这里,总能看到几条壮的如同小牛犊一般的雪獒趴在那里。

    四条小雪獒,此时都长的和它们的父母一般大了。

    小丫头有时候会爬到雪獒身旁,抓它的雪白毛发,雪獒呲牙咧嘴,看到太平时,马上一副温顺模样。

    李弘抱起女儿,小丫头就用小手去抓父皇的胡子。

    有了女儿和儿子以后,李弘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孩子一天一个样子,时间就从他们的一哭一笑之间缓缓流过。

    今日李弘手中捏着一个肥皂,自然是从后世得来的,而他的身边,一张纸上写着制皂的工艺流程。

    其实肥皂这东西,古已有之,只是叫不同名字,说的直白,就是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就能生成肥皂的主要成份。

    九月初,属于皇室的第一座工厂在禁苑建立,成千上万的刑徒被发配这里。

    成吨的动物脂肪,碱液,各种原材料被堆放在这里。

    工厂之中弥漫着一股不能描述的味道,让李弘走进这里时,都蹙着眉头。

    身旁的曦月和凝彩早戴了口罩,李弘目光之中,是成群的刑徒正在将各种原料分类称重,然后倒进皂化池进行反应。

    得到的肥皂冷却,凝固,用金属丝分块,然后堆叠在一起。

    李弘随意抽了一块,试着手感,又让人端来清水试验。

    制皂工艺自然是经过李宏千挑万选,在大唐就能进行,成品的品质和效果已经达到,和后世肥皂也就存在包装上的不同。

    “可以流入市场了!”

    整个九月和十月,长安和周边城市的坊市出现了许多新鲜玩意,肥皂,玻璃,用作蒸馒头发酵的碱…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李弘正通过后世工艺改良简化,带到大唐。

    此时禁苑之中,工厂连成一片,每天从禁苑流通的车马可以说车水马龙。

    李弘此时一手握着商盟,一手握着所有化工品的源头产地,皇室从中得到的巨大利益,让此时皇族的私库充盈无比。

    有钱自然就要花,此时李弘的花销主要就是军队,海船,矿山…

    煤炭在经过去硫以后,已经大量流入市场,煤炭用作冶金铸造,让大唐的钢铁产量和质量又上了一个层次。

    此时武器监正逐步改良唐军使用的武器。

    比如唐刀,之前用的包钢法锻造,就是给钢里面包一块生铁进行锻打。

    在钢产量稳步提升以后,唐刀此时新一批的成品已经实现全钢锻打。

    煤炭,钢铁,各种民生用品,李弘都紧紧拿捏在自己手中。

    到了十月,外面已经天寒地冻,农历的十月,塞北早已风雪连绵,今年新做的棉衣棉裤此时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安西,大唐的安西军今年全部换发新的棉衣棉裤,让战士们不用在冰天雪地只能用瑟瑟发抖抵御严寒。

    棉衣棉裤,新的武器盔甲正源源不断送到安西都护府,此时安西都护府一些有眼光的人似乎已经感觉到什么正在悄然来临。

    今年四月,陇西李氏,弘农杨氏,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四个大族就有分支前往安西,大批的人口随着这些大族迁移,来到安西都护府定居。

    听说他们来这里是为了种棉花辣椒这些东西。

    开始大家还不信,安西都护府自然有大片的土地,可问题大部分是高原山地沙漠戈壁,气候恶劣,自然资源匮乏。

    可是到了秋季,大家却发现,这些大族还真的将棉花辣椒这些种植出来了,戈壁上晒着红艳艳的辣椒,成片成片白花花的棉花晾晒在视野之中,不由得人不信。

    朝廷那边已经有了旨意,今年安西军的棉衣棉裤这些由长安派发,明年直接由安西都护府解决。

    看来明年这四个大族会联手再一次扩大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

    此时的长安,李弘正涮着羊肉,铜锅里红艳艳的辣椒段在沸腾的汤锅中时隐时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