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 第8章 封闭式工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色的匣子是李?从宫里带来的,每天都锁好之后,放在屋子里,侍女小心翼翼,一路小跑,手上却稳的很。

    李?抚摸着匣子,缓缓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卷轴。

    打开之后,李?笑呵呵看着老黄和张山,屏退了其他人,将卷轴缓缓打开。

    “这就是齐州城的舆图。”

    张山伸长了脖子,朝着图上凑,心里倒吸冷气。

    好细!

    王爷怎么做到的?

    一个齐王,拥有封地的舆图无可厚非,可怎么可能如此详细?

    这东西不是在齐州刺史那里吗?

    王爷手里拿着这玩意儿,不会真的是有什么歪心思吧?

    李?看到了张山的惊恐,淡淡一笑:“前些日子,本王派出两个人,走遍了齐州的大街小巷,这才有了今日的舆图。”

    “张山,你再看看,这舆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张山瞪大了眼,仿佛要一头钻进舆图之中。

    突然,他发现了一处异样,齐州城东门的城墙边上,多了一些星星点点的线,乍一看还以为是城墙轮廓,可张山笃定,这绝对不是城墙。

    “王爷,这一处是……”

    “这就是封闭式工坊,从今日开始,召集工匠入驻其中,建造封闭式工坊。”

    张山恍然大悟。

    一旁的老黄一拍大腿:“老奴懂了,王爷这是要建造工坊!”

    李?点点头,“封闭式工坊,顾名思义,就是全部封闭,与世隔绝。”

    “征调工匠建造完成之后,本王重重有赏!”

    张山虽然不知道李?要干嘛,但看样子,这封闭式工坊,一定跟他五百两的年俸,息息相关。

    “属下这就去办!王爷,征调工匠多少人?”

    “两千人!”

    嘶……

    张山心潮澎湃,他忍不住开口:“王爷,您是要用封闭式工坊,制盐?”

    老黄立马脸色一变:“张统领,不可乱语。”

    张山这才意识到自己严重失态,立马跪地请罪。

    李?笑了笑:“无妨,张山说的也没啥问题。”

    不过心里面却微微叹息,张山啊张山,格局小了。

    谁说我光用来制盐?

    “征调之日起,工坊之中,匠人不能外出,工坊内部,工钱照例发放,提供两餐。”

    “但,胆敢泄露工坊内部任何秘密者,杀无赦!”

    “胆敢逃匿者,杀无赦!”

    “有事外出,需向典军统领报备,并受典军内卫监察。”

    “全体工匠,典军内卫,包括老黄你在内,可互相监督。若发现泄密者,举报之人皆有重赏,并获得泄密者所有财物。”

    “凡进入封闭式工坊中工匠,需在保密协定上签字画押。”

    李?话音落下,张山和老黄已经错愕。

    封闭,保密,杀无赦,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的征调啊。

    齐州城中,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齐州城的百姓衣衫并不鲜亮,似乎平原上的风夹杂着太多的土灰。

    南市,张榜之地,一个官兵模样的人飞速在墙上贴上告示,随后就离开了。

    一群人聚集在这里,大眼瞪小眼,愣是看不懂。

    唐初识字率不高,读书人极为稀缺。

    “有没有能看懂的先生,替俺念念,这上面写的都是啥啊?”

    一个身形高大的汉子有些为难的挠挠头,他确实看不懂,咧开嘴看着周围。

    一旁被他盯着的人一个个也咧开嘴。

    “俺要是能看懂,早就念出来了。”

    “咱们齐州城读书人少,不行让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过来看看?”

    “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一群人眼巴巴看着榜文,上面还盖着一方大印,就是看不懂。

    与此同时,不少人群集中的地方,闹市区,都被贴上了榜文,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一般。

    乌泱泱的人集中在贴着榜文的地方,要知道在贞观五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枯燥而平静的,一旦官府张贴榜文,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

    看热闹,顺便也看看有什么官府征用民夫的事情没有,毕竟,官府征用民夫,是可以抵赋税的。

    “让一让,快,先生来了!”

    “哎呦,先生辛苦了,请先生念念这皇榜上的字吧。”

    就在这时,一个青衫书生模样的人被一群百姓簇拥着到了人群的中间。

    书生看了一眼皇榜,脸上一愣,随后深吸一口气,面容平静。

    “诸位,这上面写的是,齐王府征工匠两千人……”

    一开始抱着看热闹心思的百姓一个个咧开了嘴,本以为能吃瓜什么的,没成想竟然是征工匠的。

    这有啥稀奇的?每年齐州都有工匠征用的事情,修缮城墙。

    那种又脏又累的活,吃力不讨好,不给钱,不管饭,就算是给钱,能给几个钱?

    城中百姓怎么可能去做?他们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户!

    士农工商,农籍,比工匠籍,天然高一等!

    书生模样的人念完之后,人群中一阵嘘声。

    “我当什么天大的事情呢,原来是朝廷征用工匠啊。”

    “切,你清高,你了不起,这年头有的活干就不错了。”

    “先生,上面写干什么了吗?”一个身材瘦小衣衫上打着补丁的中年人小心翼翼问道。

    青衫书生淡淡摇头:“地点就在东城门,你若是想了解,怕是要去看看。”

    书生说完,面带失望,他一路从亳州到长安,路过齐州,本以为越是靠近大唐帝国的中心,百姓的生活会好一些。

    可即便是太平时期,他依旧高估了民生的凋敝程度。

    三年两旱,流民遍地,即便是到了齐州这样的地方,和在亳州,没什么大的区别。

    如此时局,天下贫苦,再太平,又有什么用?

    齐州这个地方,工匠极多,匠籍虽低,却也可以糊口。

    但今日,看到这张贴的榜文之后,他心头再度泛起波澜。

    天下皆苦,匠人若是被征调,朝堂是不会发工钱的,更不会管吃喝,死活。

    书生越想越气,自己一定要去长安!当地方官救不了百姓,只有当大官,成为大唐权利中的一环,才能向当今陛下提出建议,改善民生。

    他咬咬牙,决定亲眼看看发生了什么,他清楚记得榜文上写着,齐王府征调匠人。

    齐王又如何?大唐皇子,就能如此对待治下的百姓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