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 第429章 好东西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人心中,没有理想的时候,就会满足于虚荣。”

    “但如果这个人心里面有了理想,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一文不值了。”

    这是李?第一次来到工坊的学校之中。

    以前这里是一座学堂,在新城之中建造,后来随着工匠人越来越多,工匠的子女也越来越多,李?索性直接大手一挥,齐州第一小学就诞生了。

    这里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或许就是十岁左右。

    马周今日的讲座像是客串的教师,孩子们听得一头雾水,但先生们却听得津津有味。

    都是读书人,心里面多少有一些骄傲的。

    马周的话,就像是一记大锤,每一次八十每一次八十,总有一种时候,让他们的心里面满足。

    “好!”

    几个先生里,最年长的带头鼓掌。

    马周摸出来一根华子,点上,吐了个烟圈。

    “看着你们,我就感觉大唐一定会有希望!今日,我们讲的课程,是来自于齐王亲自制定的孩童启蒙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三字经,未来的两三天,就会给所有的学生配上,人手一本。”

    三字经?齐王制定的?

    如果让工匠们听到这个话,他们一定会欢欣鼓舞,齐王是什么人,至于骗人吗?听齐王,有肉吃。

    但先生们就不理解了,教书育人,是圣贤之人该做的事情,读书人的事情,一个王爷插手有些不合适吧?

    再说了,齐王殿下年纪似乎并不大,他制定的书?有圣贤书厉害吗?

    李?在窗外看着里面那些老先生们一个个脸上的诧异,就知道这些人打心眼里不相信除了他们之外的人。

    也难怪朝堂之中,文官里面,铁板一块。

    从董仲舒开始,文官体系自成一脉,如果将他们比作一个宗教的话,这将会是一个强大的宗教,有先贤,有神明一般的存在,有落地的宗旨和纲领,也有一切行动的指南。

    但如果这么比喻,可能有些侮辱儒家了。

    事实就是,文官哪怕再不对付,但一旦面临有人想要侵占他们固有权利的时候,他们就会不约而同站出来。

    现在李?可以搞出来个什么书,作为启蒙读物,他们就会一致对外,告诉你,你这个书,得经过圣人评定,天下士子检验才行。

    看着他们脸上泛起的疑惑,李?也明白是这个意思。

    其中一个老先生颤颤巍巍站起来:“马周先生,老朽不是不相信你的判断。”

    “只是,这齐王殿下年幼,也非圣贤,这书从何而来?乃是何人所著?”

    “教化启蒙之事,非同小可,切莫大意啊。”

    “教化世人,圣贤自有书籍,如此启用新书籍,若是不慎,根基乱了就……”

    “是啊是啊,根乱了,树能长好吗?”

    老头开口之后,后面附和的人不在少数。

    马周也不废话,淡定看着那些平日里教书育人但心里面难免古板的先生。

    先生要有威严,不然这些调皮孩子怎么能压得住?

    这是课堂,要给老师面子。

    “先生们说的极是,所以今日,让诸位先生也试试,听听,看看……”

    “王爷说了,若是成,这套启蒙读物,将会惠及大唐每一个角落!”

    这么一说话,那些老头也平静了下来,一个个坐下来开始听讲了。

    读书人就这点比较好,讲道理。

    但也正是讲道理这一点,也是不好的事情。

    朝堂之上,面对的可是实质性要实施解决的事情,一个大臣口口声声天下为公,讲道理,丝毫不考虑其中的执行阶段困难,一口一个大道理,丝毫没有建设性意见,会被人打死的。

    这种纯粹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的人,李?见得多了。

    魏征应该算是半个,至少人魏征喷完李世民之后,还会提出合理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通常是针对李世民本人的,通常这个建议出现之后,会让李世民菊花一紧,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后世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一天天仗着天经地义,空口白话,要求他人必须这,必须那。敢情你出门忘带东西了,火箭上必须得有是吧?不从天下一路溜达下来给你送到嘴里,就是服务意识不够?

    当然,再喜欢讲道理的人,在某一个时刻也会销声匿迹。

    那就是看到了事情的全貌之时,或者,被征服了。

    “人之初,性本善……”

    马周在讲台之上,缓缓写下这六个字的时候,教室里的先生瞬间安静了下来。

    整个教室只有马周手中的炭笔在白板上咯吱咯吱的声音,还有孩子探着头,喘着气,似乎想要跟着马周一起读的那种低语窃窃私语声。

    至于那些老头子们,则是一个个屁股上仿佛粘了钉子一般,坐不住,站不起。

    身上都是鸡皮疙瘩,背后全都是冷汗。

    这就是三字经吗?

    有点意思啊!

    尤其是年纪最老的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根已经有了褶子的华子,小心翼翼点着之后,翘起二郎腿,美滋滋的吐了个烟圈,整个人松垮了起来,仿佛沉浸其中一般。

    每一次马周念,学生跟读,老头子也跟着摇头晃脑,好不自在。

    一旁年轻一点的先生,虽然没有老头子这么夸张,但每一次三个字出现之后,他眼神之中都会亮起一道光。

    在这个时代,你可以不相信奥特曼,但你绝对可以相信圣贤书!

    你可以不相信官员,但你绝对可以相信读书人,即便读书人也极少。

    你可以不相信十四岁的齐王会搞出来这么好的东西,但你完全可以相信三字经。

    这玩意儿,在唐朝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那可是三大启蒙读物之一!和弟子规,千字文一个级别的存在。百家姓当然也不错,但李世民很可能会质问,你他么凭什么将姓赵的排在前面?

    李?在外面静静的看着,随后笑了。

    整个教室在许久之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老头子们神色激动,手都拍红了。

    “好,好!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好东西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