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之大乾最强官二代 > 第46章 招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宋济民呼扇着鼻子来到石桌旁,张谨言已经把筷子伸向了盘子里的剁椒鱼头。夹了一筷子鱼鳃后面的鱼肉,沾了沾汤汁塞进了嘴里。

    闭着眼睛好好的品味了一下,毕竟自己前世也是一个无辣不欢的人。来到这里没有辣椒一年有余了,这一筷子下去张谨言好悬没哭出声音!太好吃了,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个辣味!

    细细品味一下,再拿起小酒杯抽干了里面的上等的二粮液。舒坦的呻吟了一声,真是美死了。

    看的宋老头啧啧称奇,宋济民看着张谨言这一套流程,不知道的还以为张谨言是一个老酒鬼了。谁能想到这是个十二岁的少年!?

    但是奇怪归奇怪,宋济民还是被这菜,这酒吸引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这新奇的香味真的是勾得自己的口水不断地在嘴里产生再被咽下!

    最后宋济民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酷刑”,“臭小子,你到底要干什么,就拿一双筷子?你知不知道尊老爱幼!?”

    张谨言瞪大了无辜的双眼,“宋老,您也没说您要吃啊!?”

    “我说我不吃了吗?再说你要是不想给我吃,你把菜端到我这里吃什么!?”

    张谨言看着宋济民吹胡子瞪眼的,心里已经笑开了花。脸上的肌肉已经控制不住了,赶紧站起来把宋济民扶着坐下。

    “宋老,您看您!急什么!”张谨言又从食盒里面掏出了一双筷子,塞进了宋济民的手里,又把酒杯推到了他面前。

    宋济民也没有客气,接过筷子像刚才张谨言一般一口鱼肉,一口酒。鱼肉进嘴的一瞬间,辣椒的香味和完全不同于茱萸的辛辣味就充满了口腔。这种新奇的感受和味道让宋济民无法自拔!

    等到这一口品味完了,宋济民开口,“小子,这菜真不错!”

    “那当然了,这里面的辛辣味道就是这个红红的调料做出来的。这叫做辣椒,是人在不远万里从海外带回来了!”

    宋济民听完,用筷子夹起一个辣椒圈左看看右看看,啧啧称奇。

    “小子,吃人嘴短。做老师可以,但是我得要好处,想让我白干那不行!”

    张谨言一听这话,赶紧的说道:“那肯定的,您看您的地位在这里摆着。您来这里肯定是学校的校长!这个位置非您不可!”

    宋济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呢?”

    张谨言看见宋济民的表情赶紧趁热打铁,“校长每月月钱三十贯!我再给您盖一座小院!跟庄子上的房子都不一样!保证您住的舒服!”

    “哦?真的?那这活我接了!”

    听见宋济民拍了板,张谨言大喜过望。名声在外的那些大儒自己肯定是请不过来,反而有可能被人叫做异类。像宋济民这样既有名头又不迂腐的大儒,可不是谁都能碰见的。现在有这么个大头在前面顶着,自己怎么耍都不为过!

    张谨言这边搞定了宋济民,忙不迭的又盯着校长是宋济民的名号加上金钱、美食、美酒的“腐蚀”之下迅速搞定了卓兴文、自己二舅黄羽辅!

    卓兴文为了多争取点福利,还给了这些年遇到的游学朋友写了信,呼朋唤友准备为学校多添点老师。

    老师的问题解决了,学校也算是有了最初的骨架。这学生又让张谨言犯了难。张子上农户的孩子肯定是要来的,这是农户们之前求都求不来的福利。

    但是这样的话肯定是不能管庄户们要学费的,这样一来学校就是一个纯支出的部门。尤其是按照张谨言的想法,自己给他们一个开端,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之后的研究肯定花的钱更多,就靠自己一个或者靠淮王府肯定是不行的!

    这样就需要招收一些家世殷实的家伙来,但是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有家学的,要不然就是家里面请了老师在家教授。

    最后还是二舅黄羽辅给张谨言点通了这条路。

    黄羽辅在看过张谨言的教学计划之后,觉得很是新奇。给了张谨言一些建议,既然你办的学校和别人都不一样,那就把不一样的东西作为招收学生得点去吸引学生。

    张谨言恍然大悟,在自己看来稀疏平常的的学问,觉得人人都知道的学问。在这个年代几乎就是先进的代名词。

    但是摆在张谨言面前的就是怎么让人们知道我这学校教的东西是有用的且别的地方教不了的,还得是他们必须觉得要学得,不学就亏本的!

    张谨言想来想去就只能是派王文贤和李轩仁两人打通皇宫那边,用汤明打开军方这边。至于一些大族在看见这两边都有人来学习了就算是为了一探虚实也会让自己家孩子来。到时候就能宰上一笔。

    还有一些关系到国家建设、民生、军事的一些物理学应用也要提上日程,就算不让六部给钱,也得把皇家拽进来注资!这样一来无论是大义还是背景都是能吸引人的!

    说干就干!先是派人告诉庄子内的各家各户让他们给孩子准备好了,春耕之前就开课。然后又让人给王文贤哥几个带去口信,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王文贤请宋济民为学校大门写牌匾,宋济民用最大的抓笔写下了充满张谨言恶趣味的学校名字——清北大学!

    三月初六,王文贤和李轩仁携手上朝,当庭献上冶铁之法。下朝后李玄清和文武百官在王文贤和李轩仁的带领下来到了铜铁坊被改造后的冶铁工坊。在新的冶铁法和流水线作业之下五人日出铁锭六百斤!

    文武百官大惊,细问之下得知冶铁之法出自清北大学!

    三月初八,汤明登门拜访国子监讨教算术。一人独败十三名京城算术大家,一战成名。其中其中阿拉伯数字和算盘的运用让众人惊呼不可思议。在取胜之后汤明报上清北大学之名。声称自己的学问都源自于清北大学的教授。

    自此,清北大学之名名震天下。上门求教者如过江之鲫,张谨言穿梭于学生和父母之间如鱼得水。在经过筛选之后得学生共计三百四十七人!

    三月初十,清北大学正式开学。

    而后紧接而来的就是全国最重要的时节——春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