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42章 师兄孙元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山海关的将士,的确比唐琪之前在宣府看到的更有战斗力,没有宣府兵堡的那种整齐,看上去零零乱乱的,但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恨意和愤怒凝聚起来的杀气很重。

    这就是辽兵,绝对是明朝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与女真有刻骨铭心的破家仇恨,甚至是多位亲人的血仇。

    未来两三年,将在他们这群人里诞生一支明朝最强悍的骑兵,关宁铁骑。

    李霸一开始按照高第提供的辽东将士名册分发赏银,唐琪也没有真像见面说的只给辽东将士,无所谓他们夹杂点其他人手。

    特意在院子里坐着看了一会,既是躲烦人的‘自己人’,也是想让这些基层将士认识自己。

    辽东镇的战兵军饷是明朝最高的,每人大概一月二两银子,当然,很少发钱,是粮食、盐、布等生活物资。就这,层层克扣下来,一年能实领六个月的算不错了。

    唐琪这次每人发现银一两,绝对是他们中大部分人见过的最大额银子,好歹可以过个丰年。

    估计需要六七天时间,一直到大年才能分发完,每个把总领银子过后,都要到唐琪面前跪谢一次,十万人至少会有千人来谢,也不厌其烦的说着“辛苦了,辛苦了。”

    ……

    就在这机械的应答中,孙元化来到唐琪面前,“唐大人,鄙人孙初阳。”

    唐琪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看到一个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对自己笑眯眯,“哎呀,师兄,怎么这么见外,里面请。”拉着孙元化的袖口进了主屋。

    两人相对落座,“修远毕竟是钦差,还是要注意上下尊卑。”

    武器行家竟然是个老学究?技术人才的通病啊!“师兄,别说这些没用的事情,我可听老师讲起你多次了,早想拜访一下,奈何师兄一直随孙大人在辽东铸炮。”

    “哪里,修远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是个大善人。老师与我修书,他也很感激与修远的相识。”

    这客套起来没完了,快到中午了,唐琪没有接他的茬,而是向外吼了一句,“来人,给我准备一桌饭菜,我与师兄小酌两杯。”

    “修远无需客气,我与高大人述职过后还要赶回宁远,时间很紧。”

    “切,跟那老儿有什么可述的,是我叫你来的。”

    孙元化立马起身道,“修远,你这可坏我大事,宁远的城防很重要,哪有时间叙旧。”

    唐琪又把他按坐,假装低声道,“师兄,叫你来是想听听辽东的真实情况。我来辽东的时候,陛下特意吩咐我,遇事可便宜行事,甚至可以砍了高第那蠢货。”

    “啊!!”孙元化双手一颤,“修远竟负有密旨!?”

    “没有,但我确实可以砍了他。”

    “高经略是一品尚书,有尚方宝剑、坐蟒、玉带,没有密旨怎么能随便降罪!?”

    嘿嘿,这就能看出孙元化内心也认为高第该死,竟没为他说一句话,“看来师兄也觉得高第有罪了,认为师弟我说的很对。”

    孙元化支支吾吾说道,“老师说你聪慧刁钻,学识脱俗,果然没说错。”

    “哈哈,师兄,这是变着法子骂我跳脱轻浮呢!我们时间很长,慢慢谈。”

    ……

    与孙元化推杯换盏的喝了几杯,扯了点徐光启的玩笑话,终于把他这一直拘着的态度放松下来。

    “师兄来辽东有四年了吧!听老师说师兄在兵事上识慧两精,师弟我想听听您这几年的辽东经历。”

    “老师过奖了,初阳挂职兵部主事,承蒙孙承宗大人赏识,其实一直在铸炮,也没做什么大事。”

    这就是这年代的典型读书人,想说到正事上,能扯太极好几天,不如直入主题,“师兄,听说袁崇焕拒不执行军令是怎么回事?若坏了抗金大业,导致将士白白折损,高第不砍他,我也会砍了他。”

    “不,不,不,师弟千万不要误会……”孙元化立即双手直摆,也说不出个缘由来。

    “那您说说,是怎么回事?”

    好家伙,还得低头想怎么组织语言?唐琪安静地看着他,好一会才听他说道,“孙大人在关外辛勤经营四年,缮城修堡,造炮制械,设营练兵,拓地开屯,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劳绩显著,大见成效。袁大人只不过不想把辛辛苦苦经营的故土拱手想让与奴酋。”

    “那也不能不听军令呀,战前不尊上令,按律当斩吧!?”

    “袁大人与宁远将士,誓与宁远共存亡,独卧孤城,愿当虏耳!”

    “哦!?不是吹嘘夸大吧?别奴酋一到,立马奔回山海,白白损失大量钱粮资敌。到时候可就不是砍他一人的脑袋了,全族都会被株连。”

    孙元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但腰杆却越来越直,“师弟,袁大人不是那样的人,宁远全体守将也甘愿为国捐躯。”

    唐琪确定辽东的历史还在‘正道’上,手指不断敲击桌面,想接下来怎么应对,两人沉默了一会。

    孙元化没沉住气,又开口说道,“师弟,师兄说的句句属实,若战后宁远全默,还请师弟在朝中为宁远将士留个青名。”

    “师兄,宁远距离山海就是百里距离,没那么严重吧,若派出援兵,瞬间可至,只不过那就打成野战,将士们伤亡会很大。”

    孙元化叹了口气,“师弟,山海是不会派出援兵的,高第色厉内荏,畏敌如虎,折辱将士,只会眼睁睁看着关外大战。”

    “师兄何以肯定大战即将来临?”

    “这是明摆着的事,斥候每日不停穿梭,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已空无一人,奴酋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拿下。眼看过年了,愚兄估计,大年一过,奴酋就会西进兵犯雄关,宁远已是最前锋的要塞。”

    “师兄估计?”

    “不,不,不,愚兄妄言了,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而只有我不知道?高第果然该死!”

    “万万不可!临阵斩将,兵家大忌。师弟,愚兄劝你还是快快回京与老师和家人团聚吧。辽东再败也撼不动山海,师弟没必要看这血淋淋的人间惨像。”

    “呵呵,师兄眼里唐琪这么怕事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