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48章 天下震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神棍张维贤默不作声,徐光启却没憋住,挺身而出,“陛下,臣还有唐修远两首诀别诗,请陛下一观。”

    王体乾接过徐光启递过来的纸张,俯身交给天启。

    呃……地球人都知道,天启虽然识字,但论文采,可能还没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就是不会遣词造句。

    天启仔细看了一遍,好像是奏折里用的话语,随手又递给王体乾,“王大伴,给大伙念念。”

    王体乾大声朗读了一遍。

    大殿里鸦雀无声,片刻之后又不约而同高声赞叹。

    “唐修远竟有状元之才!”

    “唐修远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我以我血荐轩辕,正是士大夫的理想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人都如唐修远,东虏早已荡平,天下安定。”

    ……

    天启听到的都是赞叹声,看来写的确实不错,“唐家真是令朕感慨万千,唐修远如此璞玉,若陨落辽东,实乃我朝大悲!”

    顾秉谦抢先一步,“陛下,诗词传达心意,微臣更加钦佩唐修远的才干,陨落辽东确实悲恸。高第畏战龟缩山海,奴酋紧跟而至,大战一触即发,若改变现有策略,必定会酿更大伤亡,进而导致山海不稳,京师告危。可惜恰逢冬季,临海结冰,水上通道业已阻断,唐修远……也只能自求多福,但愿宁远能坚城不催。”

    徐光启虽然悲愤,但顾秉谦说的也是实情,京师为重,宁远的确只能向老天爷求援。本想为两个门生争点封赏,现在看来也不需要。

    ……

    英国公张维贤此时有了另外心思,出列奏到,“陛下,高第已失军心,寄希望于他镇守蓟辽,是缘木求鱼,打仗岂能靠运气撞大运?唐修远以身报君,不得不赏,高第开我大明先例,割地龟缩更是不得不罚,否则何以向天下万民交代。”

    定国公徐希、成国公朱纯臣也出列附和道,“是啊,如此丧权辱国,不得不惩处,否则将士们的血流干也挽救不了辽东。”

    其他侯爵和伯爵也反应过来,齐声附和。

    明末的这些勋贵处境很尴尬,早就被文官排除在决策层外,说他们没权,掌握京营几十万人马,守卫京畿重地。

    说他们有权,却从来没机会独立的带兵征伐,被文官死死的扣在这南北直隶地界,当猪养着。

    平时除了皇家的各种祭祀和大朝、大礼,全部在家耗着等死。

    英国公正是敏锐的从辽东近况中捕捉到了一点机会,因为高第就是被逼着上任的,大战前夕削籍,绝没有人敢自荐接手,何况权阉这群只知银子的髭狗。

    天启沉默了一下,“英国公的意思是战前换将?”

    张维贤立刻回道,“是,不得不换,辽东的劣势出自高贼一人之手,不惩高贼,难以平民愤,何况今日之后,唐修远的泣血奏折和诗词必定天下传颂。为安民心,提振军心,高贼必须革职查办。”

    木匠天才并没有换将的准备,如何反驳也掌握不好尺度,只好向大殿里群臣问道,“各位爱卿怎么看?若革职高第,谁人可以镇守蓟辽。”

    顾秉谦一听年轻皇帝的话,就知道被英国公带偏了,以文御武这条铁律必须捍卫,否则首辅怎么做的下去,“陛下,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何况真正接战的是将士,高第已经安排好防御策略,没有把握,贸然出击,必会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成国公朱纯臣早已酝酿多时,总不能让老神棍一人面对文官的挑衅,虽然没什么把握,搅一搅总是好的,“陛下,首辅大人也说,接战靠的是将士,与高第关系不大,但高第已经失了军心,就是说,高贼只会拉跨拖后腿,换任何人到蓟辽,军心恢复,都会比现在要好,反正是龟缩防守,谁人不会,换人更有把握。”

    顾秉谦正要反驳,天启身边的老无赖忍不住道,“公爷,换你去你能保证山海无恙吗?咱家也觉得高第有负皇恩,但现在不靠他靠谁,诸公谁愿自荐经略蓟辽。”

    老无赖话音刚落,顾秉谦暗骂蠢货坏事,可已经收不回来了,阉党的人自然没人自荐。三位国公却同声道,“微臣愿往,必保山海,在所不辞。”

    勋贵们心声嘹亮,齐刷刷同时出列附和。

    魏忠贤这才觉得这画面不对,可也没有什么办法,高第已被唐琪钉死有罪,自己人又没人敢去。

    大殿之上骑虎难下,那就耍赖,“勋贵在京师养尊处优,谁有能力经略辽东?三位公爷,先管好京营是正事,把那些农夫家丁训练好再说。”

    张维贤厉声喝道,“魏公公,你血口喷人,如此大难临头,不思热血报国,反而包庇一个卖国贼子,是何居心。”

    这就是国公的牛逼之处,权阉再如何掌控朝纲,也对这些顶级勋贵毫无办法。

    天启是不想理政,可不是傻子,听出来无人敢与奴酋一战,满朝文武竟不如一个厂卫有血性,不想在这大殿上听群臣争辩。想想自己当初登基的时候,全靠英国公安守京师内外,那就快刀斩乱麻,“张爱卿,大战在即,山海关是重中之重,京师安危系于一身。朕决定立刻革职高第,押京查办,张爱卿即刻出发,总理两镇兵马,待战后再定蓟辽督师人选。”

    老神棍天降喜事,立刻跪拜大礼,“臣领旨谢恩,即刻前往山海,臣立军令状,山海有失,将自刎于阵前。”

    其他人对这变故来不及反应,天启已起身,“好,内阁即刻拟旨,张爱卿抓紧出发吧,辽东安危就靠爱卿了。六部商定一下对唐氏的封赏,朕意封唐琪为一等伯爵,赐诰、赐?唬?潭ê蟊ㄓ谀谕ⅲ?⒊?!

    ……

    散朝不到一个时辰,唐琪的奏折和诀别诗原文已传遍京师,在百姓眼里,高第已经沦为明朝第一奸佞,唐琪以身饲虏的壮举人人高赞,加上唐家在京城的经营,生死未卜之际,瞬间成了顶流中的顶流。

    而朝中官员却对勋贵重新掌握兵事大权感到不安,哎,以文御武这么多年,被高第这个蠢材一朝毁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