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60章 老神棍出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两天,唐琪又无所事事了,人虽然清闲,内心却很躁动,没有了以往的淡定。

    连续两天下值到徐光启府上,询问宁远大捷封赏的事情,抢功劳的人很多,这是无法阻止的。主要原因是立功的这群人级别较低,高第下狱,朝中没人熟悉他们,需要主官提供建议。英国公一句问老夫不如问唐修远,甩的干干净净。

    大人物们想来想去还得唐琪参加,但唐某人现在身份不够,只好又先议论封侯的事情,平辽候、加右都督衔、柱国将军,实授都督同知,前面的都是虚的,后面这个实授才是做事的职位,众人意见不一。

    徐光启代表了一部分中立官员,他们认为阉党应该是觉得‘人才难得’,不想把唐琪放到五军都督府养猪。但是继续做锦衣卫,哪怕是锦衣卫指挥使,其他人也不同意,就这么停滞下来了。

    唐琪在这些信息里面没有发现老神棍的戏份,就觉得这事还会拖一拖,大人物的妥协不是一时半会能有结果的,倒是对老神棍‘控局’的定力感到佩服。

    ……

    二月十五,搁置了仅仅三天的争吵立即结束了,东土默特部兀良哈袭击了辽西走廊,连续三次试探性的抢掠,赵率教三连击杀了200多人。

    明朝对辽东的控制本身就是通过狭窄的辽西走廊,蒙古人的袭击就在山海关外的前屯卫,若被蒙古人偷袭成功,宁远瞬间失去坚守的意义。

    蒙古部落实在太多,唐琪后世就傻傻分不清楚,到辽东后紧急了解了一下蓟辽对面的蒙古态势。明朝称为‘西虏’的蒙古并不在疆域西边,而是相对后金“东虏”的称呼,就是东土默特部和原来一部分朵颜三卫的部落,是林丹汗之下的另一支势力。

    唐琪不知道蒙古内部的纷争有多严重,但是历史告诉他,‘西虏’两年后将投降皇太极,后金可以随意绕道蓟镇和宣府的长城入关抢掠,两千多里的长城,能守住就见鬼了。到那时,山海关再坚固,也是一个明朝版的“马奇诺”。

    现在,西虏扣边,就是告诉朝廷,辽东的敌人不止有一个后金,蓟辽急需一个军政主官统筹应对边患。

    阉党的人对蓟辽经略现在是避之不及,中立官员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谁也不可能前去,继续让英国公总理,满朝都不答应。文官里唯一合适的、也是最合适的一个人,孙承宗,又没人敢提。

    蓟辽,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现在,该是老神棍的表演时间了。

    朝堂又吵吵闹闹了几天还没结果,一众官员都是我们会说、但需要别人来做的德行。

    ……

    二月十八,锦衣卫酒楼打盹的唐琪,又收到了老无赖的邀请,还在路上,就被一个太监截胡了——皇帝召见。

    乾清殿,万分不愿的唐琪跪拜天子后被赐座。

    这是第二次见这位玩物丧志的明喜宗,眉头扫了一眼,木匠天才一脸阴郁,旁边站着一个王体乾,坐着一个老神棍。

    唐琪看向老神棍,呃…正经端坐,没什么暗示。

    “唐卿家,英国公说,蓟辽将士对卿家心怀感恩?十多万将士都对卿家充满敬畏?”

    皇帝是这样问话的?唐琪疑惑地瞧了一眼老神棍和老无赖的好基友,两个老家伙一脸平静无动于衷。只好假装诚惶诚恐的站起来,“回陛下,这…只是善捐了一点银子的原因吧,微臣看到的是将士们满怀热血、效忠陛下、保家卫国的高昂斗志。”

    天启微微点头,“魏大伴说过,你有兵事才能。朕是相信的,否则也不可能立下大功。蓟辽现在军情紧急,满朝文武畏缩不敢前往,既然唐卿家与辽东将士相处融洽,你就接替英国公总理蓟辽吧!”

    “陛下,微臣才疏学浅,仅仅立过一次微薄之功,陛下已天赐隆恩。何况微臣年少轻狂,如此大任,诚惶诚恐,怯不敢受。”戏要做全,话要说实,唐琪已初步判断,天启的说话方式可能就这样,应该不是老神棍‘甩雷’式。

    “朕听说英国公幼女茹澜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勋贵世家的姑娘难免仰慕英雄,宁远大捷后,对唐卿更是情有独钟。卿家是朕见过的最优秀的少年英杰,英国公也愿与卿家结连理,卿家虽已成婚,朕也愿意做次月老,赐婚与你做个平妻。你意如何!?”

    尼玛的,刚夸你直爽,就又来!?老神棍出手果然不凡,但这事在皇帝面前该如何回答!?

    唐琪支支吾吾的思考着如何应对,天启站起来踱步到唐琪面前,“看来卿家也有意了!?唐卿,朕和你说实话吧,蓟辽的情况,谁去都是火坑。英国公既然有意与你结亲,想来在他眼里,是非常欣赏的。徐子先是你的老师,对你更是赞誉有加。六部众卿家也没有人对唐卿的封赏有任何异议。可见,卿家在朝臣眼里是公认的出类拔萃。蓟辽糜烂这么多年,维持这个摊子,朝廷每年两成的岁入投入辽东,将士们依然欠饷。卿家是富商出身,说借有违天子身份,与民争利,也有违朕本心,但社稷为重,朕还是恳请唐家能补贴一部分额外军饷。无论怎么看,满朝紫衣,卿家都是蓟辽主官的最合适人选,就算朕代天下百姓请唐卿不要推辞。”

    天启说的情真意切,但是太实诚了,反而让唐琪拿不准,平时见到的都是阴险狡诈之辈,难道做皇帝就不需要城府了?“陛下言重了,微臣年少,这个…恐怕难以服众啊!”

    “年龄不是问题,朕还不是十六岁就登基,现在也只有二十二岁,并不长卿家几岁,这天下重担不也得扛下来。”

    “啊!?”唐琪赶紧低头,“微臣惶恐!”这位果如史书记载,容易轻信人还‘用人不疑’,难怪老无赖会权倾朝堂。

    “放心,卿家总理蓟辽,朕会让朝廷给你最大协助,户部按额拨给军饷,工部倾力提供器械,吏部听派任用贤能,兵部调兵遣将等所有条件帮助你。”

    老神棍不知道给灌了什么汤,都这样说了,再推辞就是不识好歹的二笔,唐琪只好跪下,“微臣叩谢皇恩,唐琪愿赴汤蹈火报效陛下隆恩。臣愿君前立誓,誓把东虏赶回老家,降服西虏,还蓟辽一个清平。”

    “好,好,好,这是朕听到最有底气、也是最有希望的回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