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72章 最合适的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谈了半夜,唐琪穿越以来第一次能毫无保留的与一个人分享一些观点,谈兴很高。

    侯府没有长辈需要早起请安,新婚的两人腻歪了一会,辰时过了才起床。

    大概后世九点多,又亲身感受了一次权贵人家的繁琐,头一回听说还有‘回门装’的,两人均换了一身华丽的衣服。

    来到国公府一顿跪拜,这时候才是女方家的‘认亲’仪式,也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国公的亲戚实在太多了,唐某人也没记住,让叫什么就叫什么呗。

    中午回门宴,又是一顿糟蹋,不过亲戚们倒是能看出老神棍对这小女婿的重视程度。

    大舅哥张之极已经从山海关回来了,年龄快赶上唐裕了,大侄子张世泽与小姑同岁,平时关系应该很好,对唐某人很亲热。

    老神棍看起来很开心,“修远啊,总算在老夫面前没有那种防备劲了,我听说明日陛下就会赐尚方剑,该上任了。”

    这个尚方剑还是昨晚张茹澜普及的知识,某人没有了锦衣卫亲军身份,没有皇权特许就没有随便砍人的权利。

    明代的封疆大吏,凡是带动词的官员,比如巡抚、总理、总督、经略、督师等都是名义上的钦差,有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就看有没有尚方剑。

    尚方剑到手,背后就意味着皇帝和朝臣都不想在京城再看到你。

    唐琪临行今天却想从国公府要点帮手,“岳父大人,尽快上任是应该的,府里有没有点合适的人手,小子想调侯府差遣一下。”

    “你开口一个没有,茹澜需要就有。”

    这是不想跟唐琪斗嘴了,奶奶的,都这么直接了,潜台词就是家臣有,公事没有,“那就谢谢岳父大人了。”

    “老夫说茹澜对你大有助力,你理解了,就应该好好做事,不要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不济还有国公府。”

    老神棍边说边看着张之极,这小公爷立刻明白他爹什么意思,“妹婿,公事国公府不能帮你,家里护院不少,其实陪嫁的本都不错,既然他们犯错了,你若需要就再从外庄调你百人,可这家属也得跟你走了。”

    唐琪没有立刻感谢,而是看着这小公爷,尼玛,你这么说老子能要嘛。

    张之极片刻就意识到自己的话里的问题,笑骂了一声,“放心,昨晚的事是锦衣卫来的消息,不是你想的那样,陪嫁之人来国公府告侯府的状,门都进不来就砍了他。”

    哦,这权贵子弟的智商都在线,下人也应该调教的知道底线,“那就谢谢大舅哥了,多少人手都要了。”

    ……

    傍晚,回到侯府,早上让人传话的早就候着了,唐琪在书房招待的第一个客人。

    来人哆哆嗦嗦的恭敬地站在唐琪面前,对某人依然心有余悸,没错,正是唐琪在锦衣卫收拾过的人,东林党核心,汪文言。

    “汪大人,现居何职?”

    “回侯爷,卑职北镇抚司经历。”

    经历是五品官,但这五品是亲军武官里的五品,还没有他之前的七品中书舍人有前途。

    “汪大人,本官也不和你玩虚的,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虽是形势所迫,你也应该知道,锦衣卫不适合你。本官马上要到蓟辽任职了,还没有幕僚,想请你来共事,若你同意,就是本官的第一个幕僚。”

    到底是聪明人,一点废话都没有,汪文言立刻就知道这才是他的机会,既能从锦衣卫脱身,又能保证全家性命。双膝跪地向唐琪行大礼,“守泰拜见东主,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唐琪把他扶起,倒了杯茶,汪文言浅浅喝了一口,完成了这简陋至极的招揽仪式。

    心理阴影过大,汪文言在椅子上还是半边屁股虚坐着,唐琪估摸着他这需要好长时间,最好让他做点事,赶紧适应一下。

    “汪先生,你自己到锦衣卫辞官吧,我会打个招呼的,许显纯也说不得什么。”

    “是,守泰即刻辞官,随大人赴任。”

    “不,你和夫人一起走,目前需要你做件事。”

    “请东主吩咐。”

    “夫人要安排一些外庄的私事,你若需要,把你家人安排过去也行,辞官后到府上,夫人会给你点银两,找两个御史,每隔段时间弹劾本官一下,弹劾什么事,间隔多长时间,具体你自己琢磨吧。”

    “是,东主放心,守泰一定替东主打理好这些小事。”

    三言两语,都不用唐琪解释这其中的道道,汪文言熟门熟路,很快就明白唐琪的意思,早有两个这样的人,也不用天天瞎琢磨了。

    ……

    既然思路打开,还有三个人,唐琪决定全部试一试,全是历史上有名的人,全是山西老乡。

    一个山西老乡,代州振武卫人,孙传庭,三年前辞官回乡。

    这种人,有真本事,只能靠大义来争取,前世死的太过悲哀,最好能早点远离朝堂。

    一旦争取过来,那就是真正的臂膀,不如到辽东做点‘正事’,将来也不用管中原的龌龊。

    问汪文言,不熟,唐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幕僚是不敢说的,不如先到辽东做事,再谈做什么事。

    交给汪文言,让他到裕源找几名护卫送信,口信怎么交代,想必他比唐某人清楚。

    面对孙传庭,唐琪唯一可拿的出手的就是正在抵御‘外虏’,加上一点点老乡情分,这也是张茹澜的提醒,正因为他的提醒,唐某人才想起,明末的山西出了好几个力挽狂澜的人。

    尤其在官场,老乡见老乡是真的天然优势。

    另一个老乡是陈奇瑜,现在户部给事中,时间来不及了,那就明调好了,反正在官场,辽东巡抚以下随便挑。

    也交给汪文言去接触,愿不愿意,到时都调他与汪文言一同前往山海。

    第三个老乡,同样名声不显,但他在辽东,已经是唐某人的部将。

    ……

    三月初二,老老实实上班,天启又没有上朝。

    内阁公房,接圣旨,赐尚方剑、坐蟒、玉带,都是应有之事。

    趁机与朝中大员和老无赖道别,省的再来一场饯行宴,不管谁主持,都懒得一直虚与委蛇。

    一天时间都在安排临行事宜和家人告别。

    三月初三早上,温存过后,告别新婚和怀孕七个月的两位妻子。

    张茹澜最快也在半个月后才会启程到山海,入圈时两位公国塞过来的银子和庄子,护院的家属,包括裕源商行与官场的一些事,很明显这种私事以后只能由她来主持。

    唐琪打马出朝阳门,城门处有三人送行,崔老虎、张之极、徐骥,各代表一方,一番祝福后离别奔向山海。

    随行裴常钰、李霸一、沈堂理和五十名愿意跟唐琪博军功的锦衣卫,现在他们只能算是家丁,还有百名国公府的护院,商行的二百护卫,这些都是唐某人的亲兵护卫。

    沈、李二人一个转向技术发展,一个纯粹的粗汉,就是裴常钰有点其他本事,更可能的是他就是老无赖的钉子。

    好多事都要上任后才能安排,慢慢改变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