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75章 历史的惯性很强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返回山海的唐琪带了一个人,何可纲,忘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只记得誓死不降。

    在宁远一段时间,发现他与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都不是一类人,统筹能力非常出色。

    而且既然让老曹辅助祖大寿,何可纲就有点不上不下,干脆带回山海,处理让唐琪头疼的后勤事务,也能让袁崇焕俯身处理各类琐事,省得天天想着‘占地’。

    ……

    张茹澜带着汪文言也到了,刚来两天。

    唐琪带着何可纲到督府,汪文言已经带着陈奇瑜等着了。

    陈奇瑜这个人善于谋略,但性格缺陷很明显,善谋缺断,缺乏担当,最好控制在手里做事。

    其他人都认识,互相介绍后,陈奇瑜上前一步见礼,看起来并没有不乐意的神情,反而很轻松,“大都督,承您慧眼,玉铉来山海,但有吩咐,在所不辞。”

    咦!?好态度,“陈大人,咱们是老乡,我是听说你有才干的,户部也是熬日子,不如来山海捞点军功。蓟辽是前线,只有都司,没有其他文官,不如做山海道,先在都督府替本督打理军务吧。”

    陈奇瑜点头称是,唐琪转头又对何可纲道,“何大人,你与陈大人以后就都在都督府办事吧,统筹一下蓟辽的钱粮,有了两位,本督也可专注于兵事。”

    虽然知道张茹澜就在都督府后院,中午还是与三人小酌了几杯,这三个将来都是都督府的人,他们要在一起共事。

    汪文言虽然没有官职,但这年头,幕僚可不一定比他两个权限低,这是共识。

    都是明白人,也乐于到蓟辽任职,三杯过后,陈奇瑜捧起了唐琪,“都督宁远挫败奴酋,大涨我朝威风,晋人长脸,玉铉多次上门恭贺,姐姐也感慨大都督的成长啊。”

    莫名其妙啊,这就喝多了!?“陈大人,哪个姐姐?”

    啊,陈奇瑜一愣,脸上微红,汪文言赶紧说了句,“东主,伯夫人令慈与陈大人令慈同祖。”

    听起来竟然是亲戚,唐某人桌子下面拿指头掐了掐,也没算清这是几代以后的关系。

    “哎呀,原来陈大人是小子舅舅啊,惭愧,惭愧,竟然现在才知。”

    保德州距离岢岚州好像还不到百里距离,一家是当地的士绅,一家是世代卫所武官,几代以内总能扯点关系。

    有这层关系,那更好办事了,至于什么时候认上的,那就没必要纠结了。

    ……

    小别胜新婚,尤其是张茹澜这样的女子,走心又走肾啊,唐某人劳累得很幸福。

    到底是国公家的女子,终于抛弃了她那冗繁的礼节,来山海只带了一个丫鬟,处事比关红缨还精干,之前终究是在做戏啊。

    军政事务都有人处理,防御事宜已提前安排完毕,某人反而有点惬意的舒心。

    每天在都督府静坐养神,裴常钰又传来了消息,代善果然一路向西,西虏望风而逃,逃到哪儿了也不知道。

    这要命的半拉子情报,要不是有点‘预测’能力,还真是手忙脚乱。

    唐琪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信息延迟,朝廷也知道蓟镇有了准备,宣大也在整军备战,没有责问,也看不到敌人,只有等了。

    四月底,再次传来军报,蒙古喀尔喀部落被后金横扫,这个左右上下反复横跳的部落,最终还是被后金屠戮了。

    考虑情报滞后时间,那么此刻后金的兵力应该到了赤峰附近,距离北长城差不多四百里,此刻辽南毛文龙应该已经向三岔河进行骚扰攻击了。

    果然,几天后赵率教就发来紧急情报,斥候在400里外发现奔逃的蒙古牧民,后金在身后紧追不舍。

    唐某人本不想搭理他们,朝廷一天一封军令,追问蓟镇的防御情况,四月中旬收到天启的紧急传旨。玛的,还说不干涉呢,吓死你们这些混蛋。

    五月中旬,唐琪只得带着亲卫营和一卫五千的兵马赶到三屯营,意思意思。

    赵率教这个‘阴险’的家伙,四万战兵,两万一路,带着足够的火器炸药,早已经在滦河两岸的山里等着后金来了。

    可惜,一厢情愿罢了,仅仅十天过后,草原上的斥候就传来后金一路东奔退兵的消息。

    看来毛文龙在三岔河的攻击奏效了,具体奏报可能在五月底才能收到,也不知道伤亡大不大。

    六月初,回到山海,接到东江的奏报,毛文龙带领一万人,兵分两路,一路攻占了鞍山,只守了两天就被海州和辽阳赶来的后金围困,突围损失了三千多人,另一路捣毁了盖州后金刚刚修建的三十多条大船。

    即使有唐琪这只‘壮大’的蝴蝶,历史依旧按着它强大的惯性前进,一两处的改变目前始终影响不到大势。

    只有明年的南攻策略奏效,南北汇合,才能有掀翻后金统治的实力。

    唐某人上奏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报,请奏重奖东江将士和毛文龙。

    ……

    六月中旬,三喜临门,关红缨生下一子,唐某人终于做了父亲,从唐家裕源来说,荣升到了老爷。这就是封建家族的传承方式,没有儿子一直都是‘少爷’。

    天启传来了东江捷报的奖赏,唐某人调度有功,加右柱国,毛文龙加左都督,有功将士由蓟辽总督奖赏,完了!?

    人家立功你奖我弄个?N啊!?这时代的价值观……

    还有一喜是真的喜,比接圣旨喜多了。

    山海关西门,唐琪亲自迎接把孙传庭接到了都督府。兴高采烈的宴请了这位被赞誉为‘传庭死而明亡矣’的重要人物。

    武有战略、文有相才,唐琪在招揽信中已经透露了北守南攻的方略,恳请他到东江辅助毛文龙,此时还是‘小人物’的孙督师大为感动,家国大义之下,终于愿意到蓟辽效力。

    东江一镇只有武官,没有文官,唐琪早想放一个文官过去统筹一下东江的辽民和后勤,而且,在唐某人的设想中,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将来需要这么一个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