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99章 天启驾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是什么意思,唐琪不傻,既给他从龙之功,也抽调了他‘一半’的战力。既要辽东一定的防御能力,也要保证他没有威胁关内的实力,使新皇放心。

    简单说,就是真像天启说的:善始善终。

    辽国公起于微末,天启一路提拔辽国公,新旧交替之际听从先皇旨意保护新皇,唐家能世代镇守辽东,保护大明朝的东境,就是天启的永世功劳,新皇与唐某人无论有什么龌龊,都是损坏天启的‘名声’。

    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出宫的唐琪一路在悲伤,天启若没有死,大明朝大概还能延续,无论辽国公还是老无赖、或者京营勋贵,都会为他一心办事,虽然能力大小有别,举国之力总能压下这股野火。

    回到国公府,唐琪也没有从这历史的无力感中摆脱出来,崇祯没有任何实力,反手就掀翻的魏忠贤,现在他有了一万兵,能心平静气的处理朝事吗?

    或者干脆助长了他的急躁心理?急于掌权,听信文人,又没有耐心,善变、多疑,最后发现自己才是大明朝最没权的皇帝?

    狭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在大明朝根本没有可能,唐某人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听天启安排,将来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天启唯一没有算对的,就是辽国公这‘一半’实力,燧发统朝廷已经停止供应,五千人的确是火器营的一半。

    五万新援也算渣渣,朝臣就没有想过,辽东剩下的驻兵可以随时抽身而动,而是潜意识的认为辽东现在也和其他边镇一样,兵力捉襟见肘。

    ……

    第二天,唐琪拿着天启的手令调兵入城,五城兵马司和皇城守备眼睁睁的看着辽东这些兵头接手了内城的防务。

    带着千人到了信王府,见这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储君’,张皇后告诉唐琪,信王已经见过了天启。

    想必那句著名遗言:吾弟当为尧舜、忠贞可计大事。已经说给了这位皇弟,但愿他不要像前世一样,只听了一半,生生毁了这大明江山。

    通报后的辽国公在一位太监带领下直入王府,内院门口就看到一个年轻王爷正在门厅慌乱无神的张目外望。

    “臣辽国公唐琪见过信王殿下。”

    年轻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唐琪面前,双手扶起,“辽国公不必多礼,你可是咱大明战神,小王等候多时,辽国公来了,本王就安心了。”

    唐琪眨眨眼,小孩说的这话一脸皮笑肉不笑,戏功太差,又兴奋又惶恐。有心与他搞搞关系,转念一想,算了,这家伙连自己都不信,搞关系说不准能把自己搞死,“殿下,王府护卫可信?”

    朱由检顿时拉下脸来,“除了王公公与辽国公,小王谁都不敢信。”

    这话倒可能是真的,向外挥挥手,对跟上的关进道,“与王公公交接一下,把王府不可靠的人全部赶出去,留一千人日夜守卫。”

    ……

    天启时间也不长了,为了做样子,唐琪决定以后就在这信王府休息。

    本以为至少会住个十来天,没想到二十二中午,入京避嫌未见的张维贤来到信王府,见面第一句就是,“陛下驾崩,遗诏迎信王继位,辽国公,护卫信王入宫吧。”

    多活了八个月的天启还是去见老朱了,估计这次不会有多大的内疚,毕竟‘有功’。

    崇祯的继位比记忆中安稳多了,没有人掣肘,天启躺尸的时间比较长,都安排好了。

    都这地步了,屁孩子还在天启的灵前上演了一台三请三劝的戏码,真是又聪明又虚伪的混蛋啊。

    天启庙号兴宗,这是大家去年宣传一年的定论,大势所趋。

    谥号揆文奋武兴皇帝,毕竟现在做主的都是天启的臣子,总之,以后的史书,算是个中兴之主。

    朱由检果然还是像历史中记载的一样,三个年号选中了崇祯。

    唐琪带领的一万人,千户以上全部遣回辽东,剩下的交给了王承恩,火器营在皇宫后院展示了一下燧发统的威力。

    崇祯观看后自信大涨,眼神都能看到闪闪的亮光。

    天启一个月下葬后,唐琪请辞。

    崇祯说了一大堆好话,又奖励了点金银财物,准备返回辽东。

    ……

    临行和张茹澜到英国公府上告别,徐希也在,看起来两个老家伙对唐琪又有什么交代。

    老神棍开口就是一句甩雷,“修远,辽东倾力出动,有没有二十万战兵?”

    “没有,顶多十万,还是加上蒙古人。”唐琪答的很干脆。

    张维贤好像也是一两年后就去世了,辽国公唐某已大约摸住了勋贵的脉络,也不再来来往往的胡扯。

    两人点点头后,老神棍像未卜先知似的,“陛下登基,必会重用文人,阉党那群人一年半载都会致仕,新握大权的读书人还要熟悉一段时间,也不知道到时候陕北和长城会乱成什么样子,如若陛下有召,你要做好准备。”

    崇祯会重用文人,这是人性使然,无关什么英明昏聩。

    皇帝,总是要使用‘自己人’,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天启用阉党、用武将、用勋贵,崇祯自然用文人来压制。

    老神棍不知道的是,这个形势下,崇祯这娃娃只会嘴上功夫,他玩砸了。

    唐琪没有虚伪,直接应承,“岳父大人说的事,唐家不会有愧朱家,只不过,您给个建议,这个准备是怎么个准备法?荡涤一清?还是适当压制就收手?”

    徐希呵呵一笑,“辽国公明知故问,荡涤一清,即使有这能力,也不能使出来,否则,必死无疑,大家跟着你都倒霉。”

    看看,看看,老子就知道,这些家伙想法就是这样。

    唐琪也是这样想的,展示辽东的实力,恰到好处即可。

    力挽狂澜,把皇帝置于何地?

    你比陛下还英明?辽东比天下各镇都强悍?

    你辽国公有这实力,会安心镇守辽东?即使你安心,你子孙也安心?

    两人看唐琪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也不说了,告诫了一顿治民的注意事项,他们大概认为唐某人‘出师’了吧!

    六月初一,唐琪带着张茹澜踏上了回程。

    回头望望京城,大城依旧巍峨,准备见证历史接下来的剧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