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138章 更加郁闷的庭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留下一地鸡毛的辽国公无事一样,轻轻松松回到了公府。

    会审在未时结束,申时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内阁和曹化淳堂前污蔑先帝,辽国公怒而掌掴三人,致庭审还未开始就夭折了。

    想转化舆论,周延儒一时半会还做不到,等他想做的时候,局面已经无可收拾了。

    而且,朝廷把巡抚大员遗忘到辽东四年之久,先帝病危可以理解,陛下怎么也会犯错?朝廷众臣何其昏聩,才能犯这样的错误?

    辽国公唐琪得益于战无不胜的‘业绩’,经过天启年不断的宣传,以及两次勤王驱逐林丹汗,在百姓心中,早已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不论朝臣如何想,他们把辽国公视为武将,而不是一方‘诸侯’,本身就是形势预估错误的轻视,急切出手难免集体吃瘪。

    袁崇焕怎么样暂且不说,内阁和皇帝首先要解释对先帝的污蔑,这剧本完全发展错了方向。

    ……

    乾清宫,崇祯把庭审过程的记录怒不可遏的扔到地下,“一堆废物。”

    曹化淳讪讪地上前,“陛下…”

    还未开口就被崇祯打断,“曹大伴,你告诉周延儒,朕不想见他,他不需要上折自辩,乞病辞官吧。你也是,秉笔不要做了,王承恩接替吧。”

    曹化淳万万没想到崇祯是这样的反应,如果是唐某人在这里,他也不会想到,崇祯的性子这么急躁,城府很深却没有一点耐心,谁能侍候得了你?

    袁崇焕的庭审被彻底搁置了,周延儒还没有被温体仁算计,就被突然甩了一耳光,马上辞官根本咽不下这口气,第二天就上奏自辩。

    崇祯应该想一想,他固然可以乾坤独断,依附首辅的官员怎么办?仓促行事,比下套收辽东还草率,满朝嗡嗡瞬间乱做一团。

    ……

    七天时间,唐琪都在国公府背书,三个美女都在为他奋笔疾书,前几天的奏折因为庭审把风向搞偏了,导致没人注意他的“重商主义”。

    唐某人准备直接把四百年的经济学发展,一股脑灌输给天下,先在学术界‘震一震’。

    《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先理论轰炸,再谈实际应用。三位美女一人抄录一本,唐某人只是在叙说大概,她们还要囫囵吞枣遣词造句,七天时间也只是一个草稿,还要不停细分,那是她们的事,过几天就让裕源出版。

    崇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罢免了周延儒,温体仁自认口误后被罚俸三月,顶到了首辅的位置上。

    七天时间,崇祯才把自己的‘口谕’落到实处,这执行效率也是没谁了。

    好不容易把朝臣的目光拉回来,继续庭审袁崇焕。

    ……

    这次会审主官没变,对面内阁只有一个温体仁,内廷是王承恩。

    辽国公难得主动对王公公行了个礼,惹的一众听审官浮想联翩。

    闵洪学还不知道能干几天,这次审问由胡应台来。

    向两旁拱拱手,“诸位大人,今日会审袁崇焕畏战通敌之罪,咱们还是直接问当事人的好。”

    没人搭理他,尴尬的一笑,开始问起了袁崇焕,都是御史捕风捉影的事情,不对,是胡编乱造的事情,让袁崇焕来解释。

    袁督师终于聪明了,任何事情辩白一声,然后加上一句,“辽国公清楚下官品行。”

    胡应台看看仰头闭眼的唐琪,三番五次之后,也忍不住了,“辽国公,您看袁崇焕回答如何?”

    “关老子屁事!”

    胡应台涨红脸,没法发作,只好又转向袁崇焕,听说辽国公看过宣府战场后,又忍不住询问,“公爷,宣府的战斗情况如何?”

    “关老子屁事!”

    再忍,问到火器营和骑兵营战力的时候,又涉及到了辽国公,胡应台这次没有开口询问,唐某人听着厅内沉默,睁眼看到众人又看向自己。

    又是一句,“关老子屁事!”

    ……

    庭审没法进行下去了,连续三天,胡应台都在扯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袁崇焕在主动往辽国公身上靠,主审官却又主动回避辽东。

    这节奏进展太慢了,唐某人都想回府陪美人背书,家里有美娇娘不陪,跑这里听这些扯淡。

    朝臣如果此时还没认识到辽国公与其他勋贵不同的话,都可以去死了。

    连续三天下来,他们才反思到,一个镇守国公,为什么如此放肆?竟然令满朝下意识忌惮,蓦然回首,唐某人一不小心,掌握了大明朝为数不多的可战之力。

    这个战力还是独立在朝廷之外,这就不对了,怎么能有‘不听话’的勋贵呢?虽然没有任何行动,唐琪却从他们眼里看到了某种变化。

    呵呵,是不是现在才发现,对付辽东,不是对付一个勋贵,也不是对付一个‘总兵’,而是对付一个‘藩王’,收辽东,就是在削藩。唐琪现在正式成为了读书人的敌人。

    有那么一瞬,想到了一个问题,留京不走是君臣‘默契’,要是老子现在提出回辽东,来个釜底抽薪,你们怎么玩?

    ……

    这个念头一起,唐某人玩性大发,忍不住了,玩一把,看看他们的底线和德行。

    晚上在书房造了一个边关急报,林丹汗的骑兵在蓟镇北边的坝上草原出没,辽东伤亡了二三百人。让人送出城,然后众目睽睽之下三匹马直奔京城,找到了还在听审的辽国公。

    撇下庭审就跑到了通政司,崇祯倒是见了唐琪,反应很冷淡,“唐卿,几百人不是很正常的边患嘛!?卿家还是留在京城帮朕看看袁崇焕,顺带安排一下之后宣大的防务。”

    唐某人还是忘了一个问题,现在是五月初,草长莺飞的时节,在朝臣习惯性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安全期’,草原不会入侵。

    玩了一把没什么效果,却彻底激怒了唐某人,忍着巨大的杀性,又造了一份急报,辽东与鞑虏接战损失二千人。

    拿着奏报送到通政司,崇祯这次连面都没见,王承恩出来说了句,“辽国公,辽东的防御应向东撤一撤,鞑虏不可能大战,只不过在泄愤。”

    唐琪转身就走,本来想陪他们一直唱戏的,没想到玩了一把,看戏的心情的也没有了。

    这么大的边患,朝臣连一点波澜都没有。

    忍无可忍,老子要掀桌子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