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155章 崇祯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呼和浩特,此时的归化城,建成刚五十多年,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一片青色。长宽二里,城墙高三丈,只有南北两个城门,还分内城外城,有一个巨大的弘慈寺。

    归化城的攻占很顺利,并没有多大的破坏,城内有八座楼和内城都完好无损。此地距离辽阳奔马距离近三千里,作为以后‘西部大本营’,唐某人计划按照辽东的模式发展。

    所以,唐老大是‘坐镇’此处的唯一人选,路上的时候就想好了。鄂尔多斯的地盘不变,就在几字弯内。土默特地盘西至阴山边、东至后世的乌兰察布,包含归化和大同长城北的地方。喀喇沁地盘在宣府长城北、东至坝上高原、北面就看自己本事了。

    曹文诏节制鄂尔多斯和土默特,满桂节制喀喇沁。至于赤峰以东,布和岳父这几年吸收了二十多个小部落,早变成了科尔沁的牧场。

    曹文诏两万人常驻,一万火器营新兵,五千人沈量带着驻扎归化,五千人关雄带着驻扎大同长城外。

    满桂带两万人驻扎多伦,留一火器营吴三桂带着,此处需要一个‘惹事’的主震慑瓦剌。

    塞外的军事安排简单,土默特还有三万骑兵、鄂尔多斯和喀喇沁都能凑出两万人来,唐某人八万人与林丹汗干了一仗,损失不到五千,还多出七万骑兵。

    辽国公走的时候,他们各部要抽调各五千人,到朝鲜和日本‘享受’好生活。

    ……

    武将的事也好说,塞外情况特殊,无民可治,文官不大需要,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按照大商行合股来治理生产吧。

    炼铁炼钢和纺织作坊也不用唐琪教,晋商的这些人做起来比‘官府’效率更高。

    辽东已经开始向西边运送土豆,今年的农耕不能耽误。两年后他们也不需要抢掠就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三部会盟完毕,唐琪到弘慈寺祭拜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以表达对部落的尊重。

    这次会盟的篝火晚会可不敢喝多了,当三家首领要提出嫡女入国公府的时候,更不敢喝了,趁着清醒,马上让他们把闺女嫁给了沈量、关雄和吴三桂,正不正妻不管,女婿持武在身边更利于团结。

    ……

    事情办完,各地驻兵陆续返回,唐琪决定在此处留到五月再回辽东,看看朝廷对辽东控制塞外的反应,无论如何,宣大不能成为敌人。

    难得轻松,内城已经成为辽国公府邸,一家在归化城自由自在,关红缨和海兰珠带着破虏与郑森在奔马。

    春天来了,另外两位小妾宋紫宁和徐素曦缠着要粮吃,他俩和张茹澜年前生的孩子都是女孩。两位夫人也有意给她们机会,每晚左拥右抱好不开心,让辽国公觉得以前出差不带妾室,真是一大失误,留在辽东白白荒废时日。

    四月中旬,半个月来,唐琪看自家老子的行事作风实在有点软爬,商行的这毛病总改不了,宣大本来就没什么人烟,南面的延安府和延绥镇是洪承畴的地盘,没人还谈什么经营。

    这年头太原府是与塞外接壤的,黄河两岸各有百多里的边境线,河曲到老营堡处处都能进入太原府,在这儿傻等哪能等来人。

    驻留归化的士兵中就有八千多山西人,命令沈量南下到内外长城的分叉点清水河附近驻扎,鄂尔多斯抽五千人到偏关黄河西岸驻扎,士兵一波千人回老家拉人去。

    唐某人就不信了,如此乱世之下,三五年要不把山西和陕北的农民吸收到归化,辽国公也不用做了,日日耕田去吧。

    ……

    轻松日子没过多久,唐琪接到了崇祯发来的圣旨,既不是让他回辽东,也不是回京城,没夸奖也没呵斥,而是要辽国公五月初到张家口面圣。

    朝廷接到奏报磨蹭了一个月的结果就是崇祯要来?历史上,这家伙连皇城都没出过吧,如此‘勤奋’的一个皇帝,要出巡?搞什么?

    唐琪此刻与辽东的信息滞后太迟,京城什么情况更是两眼一抹黑,不过,来宣读圣旨的却是‘自己人’,当代英国公、唐某人大舅哥张之极。

    随行的小太监和锦衣卫,辽国公理都没理,宣读圣旨的张之极从头至尾一脸苦笑,把唐某人弄的很郁闷,迎到客厅,张之极还是这倒霉样子。

    “陛下怎么会想到出巡?还不被那些读书人喷死?”

    张之极没有正面回答,“妹婿,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听哪个?”

    窝草,还会玩这梗呢!?“那就先听好消息吧!”

    “陛下欲封你为镇北王!”

    “啥!?”唐某人双眼大睁,崇祯会这么玩?自尊呢!?骄傲呢!?

    看唐琪震惊的样子,张之极还是苦笑着说,“郡王,不世袭。”

    哼!“这就是坏消息了?”

    大舅哥摇摇头,很严肃的说道,“坏消息是,破虏、平虏、征虏都被封为世袭国公。”

    这算什么坏消息?听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呀,张之极看他反应平平,继续说道,“破虏世镇辽东、平虏世镇归化、征虏世镇大宁。”

    把唐家三个夫人的三个儿子封为国公,全部镇守北疆,难怪唐某人会被封为镇北王。

    唐琪对儿子被分封的反应很平淡,在张之极眼里这却是无解的阳谋,“妹婿,想必你知道汉朝主父偃吧。”

    大舅哥是想说推恩令,唐某人依然觉得无聊,这就是崇祯憋出来的大招?釜底抽薪?太幼稚了吧!?

    “大舅哥想说推恩令?就靠这就把唐氏分解了?陛下也太想当然了吧?”

    张之极摇摇头,看来唐某人还未领悟到其中的要害,“妹婿,自你迎娶茹澜起,我爹和先帝就是在唐氏内部钉锲子,你也不用怪他们,上位者行事就是这样,你若只是辽国公,那唐氏就是一脉传承,若你有什么贰心,唐氏就可能被先帝一句话一分为二,瞬间瓦解。”

    “可先帝早死了。”

    张之极一脸嫌弃,这妹婿怎么不开窍了!?“妹婿,皇帝没死!皇帝永远死不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