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213章 连锁反应太离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立刻召见了内阁和六部官员。

    当天就下了一份剿旨,痛骂张神经一顿,让‘天下臣民’合力剿灭流贼。

    依然有‘不识时务’的,比如卢象升就在奏报后面夹了一份‘建议’。

    朝廷应立刻命令归化和陕西境内的辽东骑军入川剿匪。

    崇祯理都没理他,内阁和六部也默契没吱声,而是向西南的黔国公发了一道圣旨,让征南将军沐天波经贵州入川剿匪。

    关键是,鬼知道这份旨意传到黔国公手里在什么时候。

    就算及时到达。

    好嘛!黔国公也进场了,那你先和张神经玩吧。

    ……

    这个时节行军,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高原冰雪覆盖,唐琪不想打持久战,最起码还得等一等。

    只是命令郑森兵分两路,一路向四川东部宜昌府靠拢,一路向南部的重庆府靠拢。

    每路两万人,全部火器部队,可惜是步卒,一个月后到位,做好闪击战准备。

    还让人把仍在建议朝廷召镇北王入关的官员记了个名单。

    这些人,不是镇北王组织的。

    那就证明他们是真的‘为国’或者‘正直’的忠臣。

    ……

    纷乱中,有一个比唐琪还郁闷的人。

    正月二十七,朝廷接到了左良玉传来的一份情报。

    李自成派使者到了军中,愿意接受招安,帮助朝廷灭掉张神经。

    条件是朝廷同意把甘肃、陕西封给他,作为‘西北王’的封地。

    唐琪记得后世李闯王是把京城围起来的时候,才提的这个条件。

    他想多了。

    无论什么时候,崇祯都不接受‘要挟’。

    后世快死了都没有,这时候更不会。

    他要是肯服软、肯放权朝臣,哪有你张李两人什么鸟事!?唐氏早领导朝政了。

    果然,崇祯一点迟疑都没有。

    当即下令左良玉把李自成的使者砍头曝尸。

    ……

    二月初一,关红缨以唐琪的名义发到朝廷一份奏疏。

    痛斥张神经一顿,请兵进入四川剿匪。

    还顺带又捐献了一百万两以资助朝廷调兵围剿。

    张神经称帝的连锁反应太大了。

    二月初五,左良玉和卢象升同时发来加急奏报。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二,李自成改名李自晟,定襄阳为襄京,称帝,建立“大顺”政权,改元“永昌”。设天佑殿大学士,由牛金星充任丞相。增设六政府尚书等官。地方上增加省级设置,官为节度使。同时发布告示开科取士,招揽人才。

    有心人会不会发现,张神经的年号和李自成的国号都是‘大顺’。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要说老朱与刘伯温的故事了,老朱建国后曾让刘伯温占卜一下明朝寿命的长短,刘占卜后只说了一句话“遇顺则止”,意思就是说明朝遇到‘顺’会灭亡。

    张李两人就是在争这个‘头名’,‘大顺’取代‘大明’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你用年号,老子用国号。

    比你更有‘资格’,更符合‘天道’。

    ……

    而且李闯王下了一道令唐某人喷血的‘圣旨’。

    封唐琪为唐王,还是一字亲王,宣大以及漠南草原作为封地。

    封唐破虏为镇东王,山海关外作为封地。

    封徐弘基为镇南王,江淮作为封地。

    封沐天波为镇西王,云贵作为封地。

    封郑芝龙为镇海王,福建浙江作为封地。

    封卢象升为汾王,晋南作为封地。

    封左良玉为鲁王,山东西部作为封地。

    真尼玛日了狗。

    这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狗头军师宋献策的好计。

    高啊!

    比起张神经来说,更加毒辣。

    瞬间就‘叫停’了四周朝廷全部兵马。

    你们先自己‘狡辩’吧,大顺最起码不会马上遭遇大规模战事。

    而且命令李过和刘宗敏向陕西中部进发。

    准备与老乡张神经抢夺陕西老家。

    ……

    这是完全不把老子放在眼里,当然,他们肯定不知道辽东现在放到陕西的实力。

    呃……

    令李霸一和关氏兄弟西撤,高原上下来的三万兵马驻守到了甘州卫。

    阻断两个‘帝王’的探测,你们先狗咬狗吧。

    唐琪对崇祯发起的‘生死单项选择题’,被两位‘大帝’先后狠狠两刀,来了个釜底抽薪。

    天下人都知道李闯王是在拾人牙慧。

    但天下人都在等着几人表忠心。

    狗血啊。

    你再有不甘,也得先上书,然后等到崇祯的‘原谅’和‘信任’,才能有进一步的行动。

    大家都知道,这是脱裤子放屁,但必须有。

    真尼玛。

    消耗表情、浪费时间。

    ……

    二月十五左右,能联系上朝廷的几位‘王爷’,才把奏折前后送到崇祯手里。

    唐某人又扔了一百万两,唐氏倾家荡产了,这次必须出兵。

    本来是让关红缨发的一份‘咬牙切齿’的假意奏报。

    内廷的消息,崇祯看了镇北王两次的‘自辩’和对匪首的檄文,突然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大概认为唐氏被名声‘毁了’,也被名声彻底‘束缚’了。

    也痛恨于张四知等三位内阁朝臣的无能。

    竟下令起复周延儒到内阁担任首辅。

    还同意辽东接走长平公主,前提是待唐平虏凯旋后。

    封唐平虏山东总兵官,让他带领辽东留在山东青州府的两万兵马,去围剿流贼。

    唐琪本来是看戏的下棋之人,两次被意外拖入局中。

    在京城住的真是窝囊透顶,处处被动。

    ……

    更加不利的情况来了。

    唐平虏没遇到过这阵仗,被崇祯利用之下,不知如何是好。

    几次到成国公府找唐琪问策。

    唐某人在京城呆了快两个月,隐身在市井,一直没什么意外。

    也有点麻痹大意。

    二月十七晚上,唐琪还未吃晚饭。

    亲卫禀告,府外有大量的锦衣卫探子和东厂的番子。

    被发现了?

    不可能吧!?

    朱纯臣也发现了,吓破了胆,一旦皇帝知晓,这是欺君之罪,还在人家的主场,一个劲劝镇北王赶紧出城。

    唐琪却镇定了下来。

    低头琢磨了一下,这可以顺势布置一下,是另一个局的开始。

    士林上书、朝臣上书、接走公主,这些给崇祯出的选择题都没做。

    唐氏送到朝廷七百万两白银,两年的岁入,足够向天下人展示‘忠心’。

    中原的乱局,辽东今年必然会入场。

    那就再给你两个选择,这是朱明最后的机会。

    崇祯准备怎么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