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231章 皇朝末日的内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镇北王在京城的暗探,一直是由栗平、孙浩、于乃飞三人负责。

    现在,裴常钰和唐玮也在里面,他俩早前被派进来准备做‘收尾’工作的。

    暗探不是一套人马,只有一套人马的叫斥候。

    栗平掌握的是底层信息,裴常钰与官员交往,唐玮在与勋贵和其他隐秘之人联系。

    时间很紧,除了既有安排,唐某人进城的目的,就是要快速降服魏藻德,然后‘里应外合’,立刻终结北直隶的局面。

    裴常钰带着汪文言出去了,他会通过礼部一位给事中,联系上魏藻德,说服后者带到唐琪面前。

    前面说过,文官烂了,他们内心已经抛弃皇帝。

    那内廷呢?

    这就是唐玮在做的事,收买内廷大太监,和禁卫。

    ……

    崇祯朝内廷第一人,王承恩。

    后世把他品德唱的太高了,一个人能把握内廷十多年不变,朝臣从未有过弹劾,稳稳当当掌握皇城内廷大权。

    能侍候崇祯这种多疑的人,十几年屹立不倒,不可能是一个‘忠厚’的人,连曹公公都被免职回家反省过。

    外廷内阁大臣来来去去多少人?文臣与内廷天然的对立关系,王公公与哪个阁臣没有斗过?

    唐某人抱着‘忠厚’这样先入为主的态度,与王承恩有过不多的几次交流,就明白,王公公是个人精,像黑云龙那样、又比黑云龙高几层的人精。

    司礼监很难当家的,太突出了,触碰崇祯的禁脔——皇权。太无能了,能在崇祯这样的皇帝手下活着?

    与所有臣子都不远不近,皇帝自始至终相信他,内廷主持波澜不惊。

    这样的人,堪称,可怕。

    而且,别忘了,王公公在信王府的目的——监视主子。

    他的出身,是卧底。

    王朝倾覆,他是陪皇帝自缢的唯一一人,确实忠义,只忠于皇帝的忠实臣子。

    盖棺定论,忠诚,殉国,大明朝的‘士’,这是世人能接受的普世价值。

    正因为唯一一人,才集合了后人所有的感慨,四百年称赞下来,人们都忘了,王公公是崇祯朝真正从未跌到过的‘内阁’大臣。唐琪眼里,这才是他真正‘唯一’的标签。

    王公公‘绝对的忠臣’行为,掩盖了他‘能臣’的属性。

    这时节他没死,当然没人对他有多大的敬仰。唐琪之前的布置,王公公是用来‘供奉’的,不能留着生患,现在,也不会变。

    ……

    皇城内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内管二十四衙门。

    排第一的自然是司礼监。

    排第二的,是内官监,皇宫中一应日常生活所需的采办机构和监督维护机构,除了有对外购买权外,还负责皇宫中的宫殿维护开发整修等,油水比较足的衙门。

    油水充足,大概崇祯朝之前都可以这么说。

    放到崇祯身上嘛!?这他酿的就是最大的苦差事。

    当然是谁不得宠,想谁死,谁就去做这个总管太监。

    崇祯十年,内官监又换了一位总管,廖昌,信王府小内侍出身。

    一上任,就在京城各商行和匠作所碰了鼻子。

    没钱?赊?皇帝也不行啊。

    栗平设了个局,给了他大量的物资,廖公公站住脚了,却在外面欠了二十万白银。

    这事一旦捅出去,皇帝不要面子?百姓会以为,哦,原来皇城这么奢靡啊!?与崇祯勤俭的形象完全不符,陛下的面子,一万个廖公公也死不足惜。

    廖昌哆哆嗦嗦之下,只好低头认命,这一两年,辽东在他身上花了至少十万两。

    一切,都是因为,内官监衙门,紧挨皇城北安门。

    ……

    另一人,杜勋,唐琪指定情报司收买之人。

    尚膳监掌印,后世监军宣府,三十里外,投降迎接闯王,又返回宫城,开门迎降。

    这个位面没有宣府监军,他调到了御用监。

    这种人,就简单了,花银子就行。

    崇祯朝的内监,王承恩带领下,有权的有权,没权的还真是没权,对廖昌、杜勋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本事,太符合崇祯的胃口了,这几年坐的也比较安稳。

    这两个人,养了这么久,该激活了,最起码要对得起这几十万两银子。

    崇祯的大太监都是这样的人,何况是小太监呢?

    内监没有薪水,吃喝也是粗茶淡饭,但凡有人给点银子,立刻就把自己所知的情报卖了。

    之前唐琪和三个国公要情报的时候,他们都说了,皇城是筛子,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买到消息。

    ……

    定国公是不指望了,成国公、英国公和十三个侯伯的道道,可都在情报司手里。

    勋贵在内廷的‘道道’,不在内监,在禁卫。

    禁卫年前在石景山挨了打,现在的禁卫有八千多人。皇宫的禁卫有二十个卫,这个‘卫’与外面的卫不同,只是证明他们互不统属。

    警卫林立、门禁森严,值班室、巡卫、守卫,都是不同的负责人在负责。交互往来巡逻检查,巡检官持左半,守卫者持右半,守官遇到巡官来检查时,铜符相符而从事。

    大明朝禁卫一直是由公、侯、伯、驸马都尉等勋戚担任。崇祯手里嘛!?没有可信任的勋贵,连御马监在内,都是王公公主持。

    但禁卫士兵,都是勋贵子弟,不是直系子弟,都是像张茹澜口中的‘那些不认识的哥哥弟弟’,上溯一两代、两三代或更早,是一家人,又不是一家人。他们能躲得了主府?能躲得了勋贵的查勘?还不都是勋贵眼线?

    即使这样严密的守卫,事实告诉唐琪,他们能挡住小偷野狗,挡不住稍有规模的军事冲击,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花架子。

    ……

    对内廷眼线挑明身份,他们还够不上唐琪出马。

    唐玮将会告诉他们,辽东要行兵谏,八月十五前,伪装太监或采买运输人员,至少向皇城藏五十人。

    不是里应外合开城门的,他们与禁卫眼线的职责一样,是清点皇子皇女,逮住那两个人,制造案发现场,然后控制住,带出来。

    崇祯,唐琪不想再给他演戏的时间和‘镜头’了。

    老子都照抄历史书,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了,按‘历史’消失就可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