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83章 何为官生,何为民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朱元璋的想法,韩栋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

    在一定程度上他需要这些儒生,还有文官来做协助他治理天下,要是这些儒生们思想顽固,不想替他卖命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分子就是不确定的定时炸弹。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思想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对于大明王朝不满就会振臂一呼,拉着一帮愚民起义造反了。

    这些有知识还有独立思想的儒生最可怕,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一心想要开办国子监的缘故。

    只要是能够规范这些地方监生的思想,那么他们对于大明王朝就是绝对忠心的,这也就意味着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这就是从源头解决了这个问题。

    “听闻陛下还在富民里面选用官吏?”

    其实当时从朱标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韩栋是懵逼的,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在这些富民里面选用官吏,毕竟推举制度还有科举制度,这两个都是前面的那些王朝都实践过得,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直接从这些富民,也就是地主豪绅里面选拔官员的话,那么岂不是让出身寒门的黎民百姓一辈子只能够牢牢地被囚于土地之上。

    朱元璋点点头道:“不错,人有恒产,斯有恒心,今天下富民生长田里之间,周知民事。”

    听到朱元璋的解释,韩栋大概了解其中的缘由了,搞了半天朱元璋是觉得这些有田地房舍的地主富豪才能永远的效忠于大明王朝,他们在长期的剥削那些小民的生活中,懂得领悟了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统治的办法。

    这奇葩的理由,差点让韩栋骂娘,凭什么他们这些地主有了欺压百姓的经验,朝廷非但不制止,还要鼓励的把这些地主豪绅们提拔成为官员,让他们能够名正言顺的更好欺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百姓。

    只是因为这些人对于如何欺压这些穷苦的人民更加有经验罢了。

    朱元璋在短短几年内让人选取了应天府诸州县地主到京城做官的人高达上千人,甚至还让人拟定了一个直隶于应天十八府州的,拥有大面积面的的地主,上万人造成花名册,等到着分批召见。

    在韩栋看来,这些地主都该死啊,只有摊丁入亩才是解决封建王朝土地矛盾的根本办法。

    不过推举这个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大明王朝百废待兴,那么多的官职都空闲着,原先的那些元廷的官员都死的死,逃的逃。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富民,还有一些有才华的相当于捡了一个大便宜了。

    当然只是凭着推举跟科举制度,还是不能够满足巨大的空缺。

    国子监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只要是在国子监表现的优异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直接被提拔成为官员,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并且韩栋想要给那些出身寒门的子弟一个机会。

    “陛下,国子监创立以后,我打算除了招收官生之外,再招收一部分的民生。”

    朱元璋好奇的盯着韩栋问道:“何为官生,何为民生?”

    “品官子弟为官生,民间俊秀为民生。”

    面对韩栋居然能够用古文对答如流,让朱标跟朱元璋都不由得吃了一惊。

    朱元璋笑道:“你这两年在应天府没有白混啊,居然也颇有一些文采。”

    面对朱元璋的夸奖,韩栋倒是根本不在意,他心里更关心朱元璋能否答应招收一些民生进入国子监。

    “好,朕答应你,不过民生的比例,你要控制好,不要让朕难做。”

    听到朱元璋的话,韩栋点点头道:“放心吧,对于国子监的话,前期我们能招收的监生有限,等到要是真的壮大起来以后,可能要盖更多的房舍。”

    “这个无妨,到时候让户部起草一个奏折,具体需要多少的银两,朕给你御批便是。”

    没有想到朱元璋如此的支持,韩栋跟朱标对视一眼,互相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现在只到州府县学,而在更加偏僻的农村地区没有任何的学校,要不再兴办一批社学?”

    对于这个社学,朱元璋犹豫了一下,扭头对朱标问道:“标儿,你觉得社学这个想法如何?”

    朱标点点头道:“社学的话,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想法,对于县以下的地区我们掌控的能力很有限,要是社学真的能够兴办的话,那么对于更加广泛的普及朝廷的政令很有帮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