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91章 儒术乃是主流,想撼动难如移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以为糟心的事情只会发生一件,不过没有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韩栋守在府里陪着朱檀儿的时候,

    管家进来禀报道:“老爷,大事不好了,宫里那边传来消息,国子监的房舍塌了,让老爷赶紧过去一趟。”

    国子监的房舍塌了,这扯淡的事情居然落在了韩栋的头上。

    对于兴建国子监的房舍以供监生还有祭酒司业博士他们教书之用,在原有国子学的房舍的基础上又新盖了一批新的房舍。

    而这一批的房舍是工部命令工匠还有劳工们加紧工期建造的。

    不知道是原有的国子学的房舍塌了,还是工部新盖的房舍出现了塌房的现象。

    等到韩栋赶到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在骂人了。

    工部的人都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跪着,他们不知道朱元璋的怒火会不会发泄到他们的头上。

    国子监外面,大雨滂沱,除了老朱之外,其他的官员都只能跪在雨中,任由雨水冲刷他们的脸庞。

    在这些官员的身旁是一堆散乱的书籍,而这些书籍早已经被大雨打湿了。

    韩栋俯身想要捡起书籍查看一下,却发现上面的墨渍早已经被雨水浸透的没有办法翻阅,甚至模糊的根本没有办法辨识出来到底是什么内容了。

    这些书籍都是国子监要储存的书籍,相当于是图书馆,而现在图书馆的房舍直接塌了,这也意味着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还有一部分的书籍是韩栋凭着记忆里面的高数知识编纂而成的孤本。

    这房舍塌的偶然,联想起当初就有国子学的博士指着韩栋写的孤本愤慨的找他理论。

    认为他所作的都是一些旁门左道,用花里胡哨,让人看不懂的内容来唬人的。

    这些儒生们心里只能够接受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儒家的典籍进入到国子监,其他的一切都是糟粕。

    本来韩栋不相信这些儒生会做出什么事情,直到这房舍倒塌,他才意识到古代的文人秀才真的是死脑筋的。

    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朱元璋的暗中指使,毕竟国子监是培养官吏的地方,而牛顿苹果这些故事很明显不太适合。

    对于朱元璋来讲,一方面不能驳斥了韩栋的心血,那几百年后的惯性运动,还有登月以及重力之类乱七八糟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国子监除了四书五经,还有以后要编纂成的大明律令,实在是不需要让这些监生懂得更多。

    甚至文豪大儒宋濂都在背地里面谏言过多次,对于韩栋的种种做法,根本不利于儒道的传播。

    本来朝廷跟这些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势同水火了,要是国子监再加一把火的话,恐怕以后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子的事情。

    朱元璋脸色铁青的站在国子监倒塌的房舍前面,

    除了工部尚书之外,还跪着一个国子学的博士,看得出来他就是那个替罪羔羊。

    等到韩栋走过去的时候,朱元璋抢先开口道:“韩栋,我跟你说这个事情就是这个国子学的博士一手策划的,他利于这梅雨季节,还有房舍的不稳固,竟然趁着工部的人不在的时候,凿断了房梁导致房舍的坍塌。”

    说着朱元璋看了一眼韩栋,紧接着假装愤怒道:“把人给我拉下去砍了!”

    对于老朱的表演,韩栋心里苦笑,没有想到还专程等到过来了,表演了一场戏给自己看,要是不为了表演这场戏的话,以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早都直接砍了。

    难道儒家的典籍才是唯一能够在国子监通行的吗?

    这个问题韩栋也想不明白,不过他很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既然朱元璋已经演了这么一出戏,这就意味着他也是站在士大夫那一边的。

    只是碍于给韩栋一个说法,这才让一个平平无奇的国子学博士顶罪罢了。

    看起来还是有一些东西不太适合提前拿出来,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时候,那么就是异端。

    就在韩栋也跟着矗立在倒塌的房舍面前,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

    朱棣也乘坐马车来到了国子监的施工现场,不由得一脸诧异的走到朱元璋的面前问道:“父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面对朱棣的话,站在一旁的朱?靖?毂暌彩遣挥傻妹纪芬恢濉

    他们心里深知国子监的房舍倒塌绝非偶然,尤其是看到朱元璋并没有惩罚工部的想法,这就更坚定了这些皇子们的推断。

    朱标打断朱棣的提问,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先回宫吧,这里事情交给工部他们处理吧,小心着了风寒。”

    一行人回到宫中,朱元璋不准韩栋把几百年后的知识放入到国子监,却还是想要让这些皇子长长见识。

    对于国子监的事情,主要是断掉韩栋的想法,这些知识不适合用来做传播,要是天下的文人都懂得了更多的天文地理的知识,那么只会让整个社会充满动荡跟不确定性。

    不得不说儒学是适合治理封建王朝的,他让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够老老实实的耕种,而那些读书人也只是怀揣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仕途里面挣扎斡旋。

    现在的这个时代不适合思想太过于多样化,早已经过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氛围了。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已经坐稳了主流的宝座。

    虽然正德年间王阳明的心学溅起一点水花,不过归根到底那也是源于心学不过是儒学的一个分支罢了。

    归根到底还是儒学牢牢地控制着封建王朝的各个阶级的学术思想。

    儒学在历代大儒的添砖加瓦之下,早已经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了,就连朱元璋这样的九五之尊也不敢轻易的动摇儒学治国的想法。

    想到这里,韩栋跟着朱元璋他们一起回到了皇宫,

    既然以前教过这些皇子们一些理论基础,那么国子监那些穷酸腐儒不肯接纳他的数理化天文等书籍知识,但是这些皇子们还是有一定的底子的。

    教皇子们一点不一样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