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177章 裁撤中书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这个结果,在李善长的意料之中了,同时也再次验证了韩栋真的是几百年后的人。

    尽管旨意上面是对于李府全部诛灭,不过李善长已经把家丁还有女婢都遣散走了,只剩下了李善长还有他的妻妾,这也算是临死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在处置过李府以后,太子朱标跟韩栋又率领去往陆仲亨的府邸。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圣旨到了,对于陆仲亨法外开恩,不予追究他跟胡惟庸案的关系了。

    其实对于陆仲亨的跟胡惟庸一案勾结的证据不足,况且朱元璋也是真的念及旧情,这些都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

    当初陆仲亨在攻打陈友谅的时候也是身先士卒,后面跟着廖永忠平定了广东地区,也算是给大明江山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对于朱元璋放过陆仲亨的这个决定,让韩栋不由得大感意外,看样子陆仲亨作为吉安侯没有那么多的门生故吏,对朝廷没有什么威胁,这也是朱元璋念及多年的感情放过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太子朱标收到这个消息也是很诧异,没有想到朱元璋对于李善长都没有心慈手软,可是却对于吉安侯陆仲亨手下留情了。

    “说真的,当初你跟檀儿大婚的时候,陆仲亨送你们什么贺礼?”

    “记不清了,当时满朝文武都送了贺礼,不过陛下能够选择放过陆仲亨倒是真的让人蛮意外的。”

    朱标若有所思的叹了口气道:“父皇还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可能人年纪大了以后,总是会怀念起以前的事情吧,这次株连的淮西勋贵不少,要是都抄家灭门的话,恐怕以后能够陪父皇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还真没有想到朱标看的这么透彻,胡惟庸的这个事情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出程度上实现了朱元璋把权力都揽到手里的目的,可是另一方面也对于大明王朝是一次动荡。

    次日的奉天殿内,

    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噤若寒蝉,他们知道那些没有出现在朝堂上面的官员很有可能已经被清算了,尤其是陆仲亨他心里很忐忑,当他得知呈递上去的名单有自己的时候,面如死灰都已经放弃挣扎了,可是没想到太子朱标半路回去了。

    他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改变主意,不过他这个吉安侯坐的有点犹郁,生怕哪天就被朱元璋给猜忌杀掉。

    朱元璋命人宣读圣旨,因胡惟庸在职期间,利用手里的相权大肆的敛财,结交朋党甚至一度把持朝政,奏折批复不经过皇帝而私自抉择,藐视皇权,亵渎大明律法。为了避免日后再出现第二个胡惟庸,即日起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

    圣旨宣读完毕,满朝文武却窃窃私语,尤其是那些文官们对于朱元璋擅自想要裁撤流行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心里很不满,这意味着以后朝廷的大小事情全凭皇帝一人决断。

    若是碰到一个明君还好,这要是遇到一个荒唐的君主的话,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不过朱元璋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这些文官集团就是想要话语权,他们想要左右朝廷的决定,这种事情不扼杀在摇篮里面的话,岂不是这天下成了他们文官说了算。

    在朱元璋强硬的态度下,这些文臣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们也害怕被胡惟庸一案株连,一朝为官谁能说得清楚到底跟胡惟庸有没有关系,还不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情。

    就这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彻底被废除了,中书省被裁撤,剩下的六部官员的权力也大了起来,原本他们的上头还有中书省的各种官员压制着,现在他们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就可以了。

    没有了中书省这个中转的机构,大量的奏折开始由六部直接送到朱元璋的案前。

    太子朱标见状也是不由得担心起来,对韩栋坦言道:“自打中书省被裁撤以后,这段时间父皇伏案批阅奏折的时间越来越久了,甚至忙碌到睡在御书房里面。”

    对于朱标的担心,韩栋心里很清楚,现在的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各地的奏折,可以说要是他一天不工作,各地的事务都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放心吧,陛下还是能做得到的,只是等到殿下即位的时候,还要继续一个人批阅各地的奏折这么劳累吗?”

    “孤觉得这样做的效率并不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不能再设立一个机构,先把各地的奏折批注一遍,到时候再呈递过来的时候,直接批准或者驳回就可以了。”

    没想到朱标的这个想法跟以后组建的内阁的初衷都是一样的,朱元璋的出发点是把权力都攥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带来的也是繁重的批阅奏折的压力。

    等到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办法恢复已经被废掉的中书省,只能想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组建一个内阁来先预处理一遍奏折,并且针对奏折上面的问题给出一个处理的办法。

    等到奏折交到皇帝的手里的时候,基本上只需要审阅一下这些办法可不可行就可以了,这样就从需要处理各种事务变成了肯定跟驳回的简单工作了。

    这样变相的缩减了皇帝需要处理任务的难度。

    韩栋点点头道:“这个办法可行,尽管也有相对应的弊端,可是也算是最合理的一个折中方案了。”

    殊不知,太子朱标在心里构思内阁的时候,就把韩栋拟定为内阁的阁老了。

    一直高强度批阅奏折的朱元璋还是病倒了,太医经过诊脉以后,对太子朱标说道:“陛下无碍,只是劳累过度,要多休息才可以。”

    朱标伏在病榻前,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您的身体不能这么劳累下去了,还是让儿臣替您分担一些吧。”

    对于这个提议,朱元璋也心里一喜,能够让朱标提前适应一下批阅奏折的话,也能够让他更好的适应以后做皇帝的生活,于是命人把刑部的奏折都交到东宫去批阅,其余的奏折依旧送到御书房他亲自批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