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211章 琉球民意调查报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戴高帽子呢,朱元璋喜笑颜开的对朱标说道:“你看吧,我就说韩栋这个小子有眼光,并且我对于他怎么想的,简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站在一旁的朱标一脸苦笑,他还能怎么办,只能奉承道:“父皇知人善用,实在是朝廷百官之幸,更是天下黎民百姓之幸。”

    对于韩栋跟朱标的吹捧,其实朱元璋心里很清楚这些奉承的话,只用随便听一下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不能当真的。

    “韩栋,你怎么能够确定琉球上面的人们愿意成为大明王朝的一部分,要是这一切都只是你主观臆断的呢?”

    当得知朱元璋质疑自己的想法,韩栋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沓民意调查表,同时还有一份更加详细的民意调查报告。

    “根据随机采访了琉球上千人,让他们填表的方式,统计出来的民意调查报告显示,在整个琉球国有七成的民众是想要成为大明的一部分的,同时剩下的两成也是摇摆不定的状态,觉得无所谓,而只有一成的人们坚持想要拥护琉球国王。”

    “这个……什么报告,真的有参考的价值吗?”

    “当然了,这个结果我已经交给了冉凉,让他师出有名,去琉球是为了九成的琉球民众。”

    谁也没有想到韩栋居然考虑的真周全,让朱标跟朱元璋都觉得措手不及,就算是一直以知人善用的朱元璋也是不由得对于韩栋这个先斩后奏的做法,给惊呆了。

    没想到韩栋能够把事情考虑的这么超前,本来还以为要派人去通知一下冉凉,没想到这一切早都在韩栋的意料之中了。

    让韩栋没有想到的是冉凉拿着民意调查报告前往琉球的途中,遭遇到了海上的洋流天气,台风肆虐,差点没有让冉凉直接跟战船一起陪葬在大海里面。

    不过对于台风天气这个问题,实际上韩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本来这个大洋的深处就容易产生旋涡,而这个旋涡经过一定的发酵,就很容易在冷热空气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台风。

    而这个台风天气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而唯一能够去避免的事情只有想尽办法提高战船的稳固性能,让他能够抵御台风的天气,或者是让船员尽量能够避开台风天气行船,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对此,冉凉心有余悸,这个台风的气候还是让他吃了不少的苦头,本来以为这个大风是在一阵的,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台风天气的持续能力还是很强的,限制了战船靠近琉球。

    对于这一趟的失利,让韩栋知道要迫切的培养水师的官员对于台风的认识,以及对于整个海洋的认知,要是他们不能够认识海洋的话,那么想要在海洋上面航行的话,就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要是不能够全面的认识海洋,那么大明水师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征服海洋。

    这一点很重要,而国子监里面就很适合增添这个可臣,至于冉凉却不太同意这个想法。

    “韩大人,你也知道我们水师的人很多都是水手出身,哪里读过什么典籍啊,更别提学什么海洋方面的知识了,只要我们能够在海洋上面多航行的话,就可以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到时候肯定就能够适应海洋的环境了,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对于冉凉的这些话,韩栋却不这么想,他心里很清楚读书这个事情谁都比较抗拒,尤其是这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人,对于他们来讲,漂泊在海上还要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是有点很残忍。

    不过这也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的应付海上多变的气候,总不能以大明的战船作为增长经验的牺牲品吧。

    尤其是经验这个东西还是靠不住的,还是要把这些经验都编纂成为书籍来教给后面的人,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在韩栋的坚持下,水师提督冉凉还是同意了去国子监学习的事情,不过另一边大明水师那边没有人照料也不行,于是原本在国子监的学业,其实也是阉割版,基本上只能够出席一半的时间。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大明水师的训练也同样重要,总不能荒废了训练。

    朱标对于国子监给水师人员传授海洋上面的知识,对于他来说觉得很新奇,有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要忙的时候,偶尔也会去国子监旁听。

    而以国子监祭酒的知识储备,很明显是没有办法详细阐述海洋上面各种气候的作用的,无奈之下韩栋只能硬着头皮在国子监兼职做起了教书的工作。

    不过这样做对于户部那边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国子监这边的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琉球的事情让朱元璋意识到大明水师的实力,有一些周边的海岛还真的是需要大明水师这种拥有大排水量的战船。

    海洋上面的情况跟陆地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要是不能够壮大水师的话,只能在陆地上面作战,是有一点被动。

    于是在经过这件事情,朱元璋也没有催韩栋把燕王府空缺的一百万贯宝钞给补上了,毕竟这笔费用实际上是必须要耗费的,同时壮大大明水师是很有必要的。

    户部同僚的态度让韩栋觉得很难受,于是跟朱标商量道:“我觉得户部这个衙门,这口饭碗不是我能够捧得,尽管大明宝钞是我发行成功的,可是让我去管理账目,那实在是有点为难我了,这一段时间想必你也看到了,在户部我那是如履薄冰,跟同僚的关系是混的越来越差。”

    对于韩栋的抱怨,朱标笑道:“其实这些我都知道,父皇的原话是让韩栋那小子去户部待一阵,让他知道大明王朝等待开销的地方有多少,不要动不动就去打仗,真的很耗费钱的。”

    看到朱标绘声绘色的模仿朱元璋的口吻的样子,韩栋也是不由得笑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