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236章 东伯侯申请出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锦衣卫果然在青城山庄都有眼线,对于安宽跟董术的情况,看样子朱元璋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一切都瞒不过陛下,不过那两个人只是江南制造局的杂工,根本不是坊间传闻的什么火器工程师,至于这个火器工程师啥意思,臣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笑道:“好了,别装了,这么生僻的词汇要是不是你想出来的,让其他人想的话都想不出这个官职,朕同意你在民间招募一些火器工程师了!”

    闻言,韩栋一喜,紧接着说道:“陛下,你误会了,这个火器工程师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个职称。”

    “工匠吗?”

    “不错,就是高级工匠,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对此,朱元璋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到底这个火器工程师是什么职位,不过他心里却很清楚,看样子韩栋对于这两个人还是很器重的,况且从他们能够造出鱼雷来看,这两个人的的确确不简单。

    朱元璋沉声道:“其实我现在也不反对你招募民间的火器工程师来辅助你完成新式火器的制造了,自打东伯侯焦玉辞官归隐,这也过了一段时间了,要不你代朕去看看焦玉。”

    当然韩栋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是想让他去跟焦玉说一下从民间招募火器工程师的事情,朱元璋的口谕,韩栋又哪里敢不遵守,只能乖乖的准备去探望一下焦玉。

    “诺,臣这就去东伯侯的府邸,代表陛下去探望一下。”

    等到韩栋走了以后,朱元璋随手拿起一封奏折,嗤笑道:“这个曹国公实在是杞人忧天,韩栋能有什么问题,亏得朕还真的试探了一下,不过这样也好,这样就可以放心的让朱标把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了。”

    韩栋拿了一些海参,以及一些金银珠宝,来到了东伯侯府邸。

    东伯侯的管家,在得知韩栋是江南制造局的提督,同时还跟东伯侯焦玉一起在山里面待了三年,急忙把韩栋奉为座上宾,屁颠屁颠的通知东伯侯焦玉去了。

    而这个时候的东伯侯还在书房里面画着图纸,尽管他已经不接触火器了,可是心里还是对于火箭炮搁置不下,在府邸里面脑海里也时刻想着这件事情。

    看到韩栋的那一刹那,他仿佛看到了救星,马上跑到他的面前,对他说道:“韩栋,江南制造局搞出来的鱼雷实在是太酷了,你是怎么想到能够在水下引爆的火器的这个构思的,你真是太厉害了!”

    面对东伯侯焦玉的赞叹,韩栋不免有些受之有愧,毕竟这个想法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几百年后的人想到的。

    这个鱼雷的构思具体是谁想出来的,其实他也没印象了,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也不是跟焦玉吹嘘这个鱼雷的,他命人把金银珠宝以及海参都放下,对东伯侯焦玉说道:“传陛下口谕,东伯侯为大明火器的制造隐居山林,劳苦功高,朕念其年纪大了,送一些海参补一补,同时赏赐黄金珠宝一箱贴补家用。”

    “谢陛下隆恩。”

    等到仪式走完以后,焦玉拉着韩栋来到书房,把火箭炮的构思图纸拿给韩栋看,对他说道:“自打回到了府里以后,我一直脑海里都是关于火箭炮的事情,要是不能够把火箭炮制造出来的话,那么这就是我的一块心兵啊。”

    对于焦玉的这个反应,倒是让韩栋没有想到,本来他是想要过来跟焦玉一起研究一下这个来火箭炮的,没想到他还主动拉着自己。

    看起来焦玉对于火箭炮是如此的执着,对于火器方面不是被动的一个职责,而是东伯侯焦玉这个人就对于火器比较感兴趣。

    这种真的就是祖师爷赏饭吃,真正的天赋型人才,要是东伯侯焦玉抑郁不得志的话,那么整个大明的朝廷都有责任。

    “东伯侯,江南制造局不能没有你啊。”

    闻言,焦玉嘴角一抽搐,欲言又止犹豫了半天叹了口气道:“可是我已经辞官了,要是再主动请缨的话,不太妥当吧?”

    “侯爷,这么说吧,为什么陛下要让我带着口谕来探望你,还不是意识到了大明王朝的火器不能没有侯爷坐镇,其实皇帝心心念念的是不想让你就此隐退的,只是念及这么多年在山里受苦了,不忍心让你继续从事如此危险的火器研究。”

    “陛下怎么能这么想呢,老臣为了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享清福不是我的风格啊,你不知道我虽然身在府邸里面,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都牵挂着火箭炮的研究,让我夜不能寐,实在是太痛苦了。”

    说着焦玉马上命下人准备好笔墨纸砚,给朱元璋上奏书请求去江南制造局发挥自己的余热。

    在御书房里面的朱元璋看到焦玉的奏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朱标说道:“韩栋这件事情办的不错,只是让他去带礼物探望一下焦玉,他就能够领悟到朕的想法,不得不说这几百年后的人脑瓜子要灵光很多。”

    当然朱元璋不知道几百年后的人聪明主要是没有愚民政策,同时还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读的书跟学习的知识都是大明王朝里面那些士大夫阶层的水平了,甚至某些方面比宋濂这种明初的文豪也不遑多让。

    朱标笑道:“只要是有韩栋在皇儿的身边,我相信大明可以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远迈汉唐,疆域辽阔比肩蒙古帝国。”

    “小了,蒙古帝国的疆域才多大,只要是在允许的情况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当朱标拿着朱元璋的圣旨来到东伯侯府的时候,焦玉脸上都乐开了花,他知道既然皇帝派太子殿下过来传旨,肯定是奏折被批准了。

    朱标笑着说道:“恭喜侯爷,得偿所愿可以去江南制造局了,您的奏折父皇看到了很高兴,让我特意过来传旨,同时还有几句话让我转述给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