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自爆穿越,朱重八心态炸了 > 第270章 内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说着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标儿,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在我活着的时候,不可再提裁撤朵颜三卫的事情,等到我死了以后,你可以裁撤掉朵颜三卫。”

    交代完这个事情以后,朱元璋似乎觉得还不够,紧接着补充道:“还有,在你活着的时候不可以削藩,给你这些弟弟吃穿不愁的一生。”

    对于朱元璋交代的口谕,朱标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谨遵父皇旨意,在我活着的时候绝不削藩。”

    看到朱标的态度还不错,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说道:“去让韩栋进来,我有时间找他。”

    等到韩栋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朱元璋长叹了一块口气道:“韩栋,不知不觉间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得不说裁撤了中书省以后,皇权是集中了,这天下都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了。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朕也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看到朱元璋沧桑的脸庞,韩栋心里也是无奈,这也就是朱元璋能够熬得住,要是后世的那些短命皇帝这么熬夜批改奏折的话,可能身体早都垮了。

    一个人处理天下的大事,这绝非常人所能及的。

    “陛下,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只是臣有一句话还是要说,不是所有人都跟陛下一样精力旺盛,后世之君难免会被天下的各种事情烦到崩溃,到时候他们就会组建内阁,然后让内阁先批阅一下奏折,给出处理意见,再呈递给皇帝批阅。”

    闻言,朱元璋眉毛一皱,问道:“那这内阁的权力不就凌驾于六部跟皇帝之间了么?”

    “不错,其实还是一个变相的中书省,只是这个内阁的全部奏折都要经过皇帝的朱批,在一定程度上面也算是缓解了皇帝的压力。”

    其实内阁的出现到底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废除了宰相制度,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个人处理全天下的事情。

    在后世这种内阁的制度就会必然应运而生,一方面没有恢复中书省跟宰相制度,不算是违背祖制。

    可是内阁跟阁老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宰相,随着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手里的权力也是逐渐的壮大。

    朱元璋眉头紧锁,对韩栋说道:“你给我介绍一下,这个内阁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胡惟庸案之后,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九月,陛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洪武十五年,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朕只是让他们做一个顾问,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如何能够壮大起来?”

    韩栋继续说道:“,明成祖朱棣时期,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当然这个是史书朱棣撵走了朱允?傻被实鄣淖呦颍?还?揖醯镁退闶翘?拥钕碌被实郏?飧隼?纷呦蛞脖苊獠涣耍?懿荒苋盟?且怖鬯览刍畹脑谟?榉颗?淖嗾掳伞!

    朱元璋心里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不过还是不屑的问道:“这内阁不也没有什么权力,不过就是一个辅助的机构罢了。”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1425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后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认为多荒谬不经。可也有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朱元璋嘴角抽搐,把砚台再次摔在了地上,这是第二次韩栋看到朱元璋摔砚台。

    “不肖子孙,这帮废物,朕好不容易把宰相制度废掉,这些没用的东西又让内阁制衡了。”

    看到朱元璋已经很气愤了,韩栋没有把内阁的巅峰时期万历张居正说出来,要是说出来怕朱元璋非得气病了不可。

    不过内阁制度也是有好处的,只要是内阁的人才济济的话,就算是遇到一些不靠谱的皇帝,整个国家还是可以依旧运转的很流畅。

    只是朱元璋不这么想,他心里想的只是加强自己手里的权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