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封疆 > 第九十七章 腾启献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听茅草屋内一个声音传出。

    “来者可是魏大人吗?”

    魏渊愣了愣,心想这宇文腾启看来是料定自己会来,早就在等着了。

    “打扰宇文公子雅兴了,正是魏渊前来讨扰。”

    说罢魏渊推门进入了屋内,这茅草屋内的陈设极其简陋。宇文腾启居住的房间内仅仅有副木床,两把木椅。除此之外也就仅剩下一张古琴了。这张做工极其精致美观的古琴被陈放在木床的一隅,其奢华典雅的风格显得与室内的气氛格格不入。

    宇文腾启见魏渊进屋,也不客套,示意他随便坐。魏渊在木椅上落座后便开口说:

    “宇文公子,你离开后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你的建议。我决定兴办团练了,今日前来就是想向公子请教一件事情的。”

    宇文腾启听完魏渊的话笑了笑道:

    “魏大人稍安勿躁,在下这里有一首曲子想请大人鉴赏一番。”

    此刻的魏渊心里有一箩筐的事情等着干,哪里有什么闲心去听曲子。但如今自己是有求于宇文腾启,也只好将就将就了。宇文腾启见魏渊没有反对便自顾自的将床头摆放的木琴拿了过来,用手轻轻的抚摸着琴弦。看得出来他对此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宇文腾启温柔的如同对待久别的情人一般含情脉脉的望着古琴,嘴角挂着笑意开始的弹奏。他那修长而优雅的十指轻轻的在琴弦上跳跃着,转瞬之间音符如泛起了涟漪般在这简陋的房间内荡漾开来。飘逸的泛音仿佛使人置身于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之中,曲风时而婉转时奔放;时而如涓涓溪流穿石而过让心心境舒缓,时而又如崖壁高耸云水奔腾让人心潮澎湃。魏渊虽然不懂的如何去鉴赏古琴曲,但此刻的他也被这高山流水的琴声所吸引,整个人都沉寂在了荡漾的琴声之中。

    一曲终了,魏渊久久的才缓过神来。宇文腾启微笑着说道:

    “此琴名为焦桐,出自东汉大儒蔡邕之手。传说蔡邕远迹吴中之时,曾于烈火之中救出了一段尚未完工、但声音异常的梧桐木。后蔡邕以此木制作了一把七弦琴,因此琴琴尾处尚留有焦痕,因而取名为焦桐。在下久闻魏大人学富五车,可曾识得此物?”

    “这个...我不识得此物。”

    魏渊对音律这种事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自然也不知道这些名琴的由来了。

    然而此时的宇文腾启仿佛并不在乎魏渊的回答,他好似还沉浸在刚刚的乐曲中继续说:

    “大凡这世上的珍稀之物,都会有所缺憾;假若此琴少了这道焦痕,只怕是与寻常之物无疑了。”

    这话宇文腾启像是在对魏渊说的,又像是在对自己说的一样。魏渊此时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宇文腾启的感慨之言,他知道任何表象的背后都会有深层次的理由存在着。宇文腾启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这是魏渊的直观感受。

    “在下失礼了,不知为何。见到魏大人时总是觉得很投缘,就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宇文公子客气了,我很乐意成为一名倾听者。”

    收起了焦桐,宇文腾启又恢复了往日里超然物外的神态。他缓缓的说道:

    “想必大人此番前来是想问问在下,有何良策去说服朱聿镆允许大人你兴办团练吧。”

    听了这话魏渊一惊!高人就是高人,看来这宇文腾启被称赞为“小诸葛”并非是浪得虚名啊!

    “正是此事!公子神算魏渊佩服之极!”

    “魏大人谬赞了,在下不过也是随口一猜罢了。其实若想让朱聿镆允许兴办团练倒也并非什么难事,大人只需按照在下的计策行事。姓朱的不仅会允许大人你兴办团练,而且还会全力支持大人当好这个团练总兵的。”

    “哦?宇文公子竟有如此良策,在下洗耳恭听!”

    “呵呵,到时候大人只需这样对那朱聿镆如此说即可...”

    “果然是妙计!魏渊在此谢过公子指点之恩!”

    找到了搞定唐王的办法,魏渊显得很是兴奋。他看着眼前的宇文腾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宇文公子,魏渊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够答应。”

    “魏大人客气了,有什么话你说。”

    “魏渊斗胆想请宇文公子出山助我一臂之力不知可否?”

    面对魏渊的盛情邀请,宇文腾启笑了笑,他的态度显得不置可否。他并没有正面回答魏渊的问题,而是开口反问道:

    “魏大人觉得在下刚刚的那首曲子如何呢?”

    魏渊不明白宇文腾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对于他模棱两可的态度也很是着急。但魏渊还是强压住自己心头的焦急回答说:

    “这个说来惭愧,魏渊对于音律可谓是一窍不通。但刚刚公子的曲子确实可称得上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即使如我这等不同音律之人都被深深的吸引了。”

    “哈哈哈!魏大人前面的话倒是真的,后面的恭维之语不说也罢。此曲名叫《潇湘水云》,大人若有闲心可以在来鄙人处欣赏。至于大人刚刚所提之事在下认为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眼看宇文腾启的话说得如此明白,魏渊也不好再继续强求了。他站起身来施礼道:

    “天色已晚,魏渊就不打扰公子了。就此告辞!”

    “魏大人走好!请赎在下不远送了。”

    离开茅草屋的魏渊将斑驳的柴门轻轻的关好,快步消失在了夜色下的密林之中。此时天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由于临近中秋的缘故,月亮显得明亮而饱满。如水般的月光倾泻在密林上,穿梭于林中的魏渊由于树木缝隙处透射的月光照在身上而显得忽明忽暗。虽然没能请动宇文腾启出山,但他相信,一千三百多年的刘备可以踏着自己如今走过的道路进入了卧龙岗上,三顾茅庐请动了诸葛亮出山。只要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一定也是可以打动宇文腾启这个“小诸葛”的!

    返回东巷已经是深夜时分了,但魏渊并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黄轩的宅子,一进门他就将摆放宇文腾启的整个过程说了一遍。听完后黄轩想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大人可曾记得宇文公子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嗯,好像叫潇湘什么的吧。”

    “可是《潇湘水云》?”

    黄轩急切的问道。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

    听到魏渊的回答黄轩长长舒了口气笑着说:

    “呵呵,原来宇文公子是这个意思,倒是很附和他的风格。”

    魏渊在一旁则是不明就里的问道:

    “公子从这曲名中看出了什么吗?”

    “呵呵,正是!大人您可能对音律不甚了解,这《潇湘云水》的作者名叫郭沔,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古琴大家。他以琴知名,终身未仕。郭沔生活的年代正值南宋末期,蒙元铁骑饮马淮水虎视眈眈。但面对如此凶险的外部环境,南宋朝廷内部依旧派系纷争,官场腐败黑暗。郭沔感慨时势飘零,可怎奈报国无门。他满怀愤国忧世之情,却只能静观潇湘二水水起云涌。一边是感慨生不逢时境遇的义愤,一边是渴望出仕拯救苍生的急切。在此种矛盾的心境下,郭沔怀着满腔的悲愤面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时局而创作了这首《潇湘云水》。这宇文公子那么多曲子不弹,而单单要给大人您演奏这首《潇湘云水》。其寓意可见一斑,只怕他是想委婉的告诉大人您。如今他虽有报效大人之心,可是奈何南阳城中奸佞横行,此刻还不是他出山的最佳时机。”

    “原来如此”

    听了黄轩的话,魏渊在心里想着:这读书人办事就是繁琐,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直述心意便可。何必绕如此大一个弯子,真是不能理解这些文人们!

    “那看来请宇文公子出山这件事要暂时搁置了。”

    “嗯,的确如此!不过大人不必忧虑,虽然宇文公子无法出山但依旧可以为大人所用。”

    “哦?公子的意思是?”

    “这宇文公子既然说了大人可以随时前往他处品鉴曲子,那就意味着大人您有问题的话直接登门拜访便是。他必定是会倾力相助的!”

    “哦!这宇文公子说话还真是含蓄。”

    “呵呵,宇文公子乃当时之高人,自然会有些特立独行之处。”

    第二天一大早魏渊便穿戴好了自己的那件大红色绣金麒麟服前往王宫内前去拜见唐王朱聿镆了。魏渊在朱红的宫墙外静候了一段时间后,一名小太监快步走出宫门前来通报。

    “传王爷旨意,宣魏渊觐见!”

    魏渊赶忙再次整理了一下官服,跟在小太监身后迈步进入了被金色琉璃瓦覆盖的华美宫室之中。

    来到银安殿上,魏渊很是恭敬的施礼道:

    “臣魏渊拜见王驾千岁千千岁!”

    唐王朱聿镆昨晚和几名新招入宫的歌女们鬼混到了深夜,此刻在刚刚起床不久。还是满脸的倦意,朱聿镆靠在舒适的王座之上睁了睁朦胧的睡眼懒懒的问道:

    “魏渊啊!这大早起的什么事啊!”

    “启禀王爷,臣下有意相应朝廷的号召。兴办团练,出任团练总兵一职。今日是特来向王爷您请示的!”

    “什么!”

    听了魏渊的话朱聿镆一下子困意全无,他“噌”的从柔软的王座上坐了起来。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魏渊,心里骂道:

    “这个魏渊真是不识好歹!孤王给了你仪卫正使一职你还不满足,竟然要吃里扒外的替朝廷搞什么团练!山贼出身果然是不可教化!”

    想到这朱聿镆冷冷的回答说:

    “魏渊,你身为我唐王府的仪卫正使。怎可再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呢?不要说本王不答应,祖宗的规矩也由不得你如此肆意妄为!你只需安心办好自身的差事便是了。好了!没什么事情你就退下吧!”

    说罢朱聿镆怒气冲冲的起身就准备离开,这时魏渊突然将声音提高了好几个频度说道:

    “王爷请留步!魏渊有话要说!”

    高亢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着,朱聿镆一时竟被魏渊的气势所震慑再次回到了王座之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