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封疆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东林与阉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亳州城外,两支来自不同方向的队伍不期而遇。人数较多的一支由五十多辆马车,几百名随从组成。这支队伍已经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亳州城的城外。队伍的最前面,几十名身穿黑衣的衙役高举着“肃静”、“回避”等木牌鸣锣开道,一顶装饰奢华的轿子被八名轿夫稳稳的抬着。轿中之人是新上任的亳州知府马腾跃,他挑开窗帘,第一眼先看了看自己随身携带的家当。那五十多辆马车中装载的可都是他的生活必须品,随后他又很是无奈的望向了刚刚从战火中恢复的亳州城。打心底抱怨着自己的叔父马士英,那位大明朝的南京兵部尚书。

    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实行双京制。当年朱元璋起兵对抗暴元,在攻占了南京之后取“上应天意”之意改名为应天府。后来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自己侄子朱允?傻耐跷唬??苏咽咎煜伦约旱恼?承裕?扉ηǘ急本┎⒊票本┪?程旄??馕?八秤μ煲狻薄R虼嗽诖竺鞒??μ旄?暇┯凶欧浅L厥獾恼?蔚匚弧

    京师有的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南京一样都不少,而且官员的级别也都相同。

    尽管说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南京六部的手中还是掌握着很大一部分权力的,其中以兵部的权力最为重要。整个南直隶十五府三州的兵权都是掌握在南京兵部尚书,也就是这位马知府的叔父马士英的手中。

    其实早在亳州原知府苏正被杀的消息传到南京之后,马士英就盘算着让自己的亲侄儿去接任知府这个差事。

    亳州位于南直隶的北端,与河南、山东两省接壤,是三省交汇的交通要冲。此处贸易繁荣,商贾云集。担任了这里的知府,那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少不了装进口袋的,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而且亳州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中都凤阳的北大门。马士英也是看中其巨大的军事战略价值才会想将亳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的。

    然而当马腾跃听到叔父要自己去亳州担任知府时,脑袋却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任凭马士英如何劝说,马腾跃就是一句话“不去!”。

    他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怕死!”

    去一个曾经被流贼攻破过的城市,对于马腾跃这种在金陵城中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宦公子来说,与要他性命并没有什么两样。

    马士英看着自己的侄儿如此不成才,当即就怒了。他给出了最后通牒,让马腾跃在前往亳州赴任与即刻被拿下狱之间二选一。一看自己位高权重的叔父真的火了,马腾跃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亳州上任了。

    这一队的马腾跃不想来,而与他几乎前后脚抵达亳州的另一队人马则是昼夜不停的赶来亳州的。

    凤阳巡抚史可法于亳州城外立马瞧看着马知府这浩浩荡荡的赴任长队,很是气愤的对身旁的亲信说道:

    “常言道‘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这马士英依附阉党,趋炎附势的爬上了南京兵部尚书的高位。如今他竟又安排自己的亲侄子出任亳州知府,这哪里还有一丝廉耻之心。简直就是‘家耳忘国,私耳忘公’嘛!”

    “大人说的是!您看这马腾跃上任的排场,一看就知道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把亳州如此重要的州府交到这种人的手中,真是令人担忧啊!”

    “哎!我向朝廷推荐过广兴府的傅建章出任亳州知府一职,建章兄的学识通晓古今,更是一位济世鸿儒。奈何奸佞当道,马士英从中作梗,最终让马腾跃这个纨绔子弟成了一方大员。亳州堪忧,我大明堪忧啊!”

    手下的亲信一听这话赶忙示意史可法。

    “大人,注意言行,小心隔墙有耳啊。”

    并且同时机敏的四下里瞧看了一番。

    然而史可法却丝毫没有在意手下亲信的善意提醒,他怒斥道:

    “我史可法作为凤阳巡抚,‘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身为南直隶江北一岸的最高军政长官,在我自己的辖区内竟然连说句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手下亲信自然知道自家老爷耿直的脾气,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了。

    这一次史可法之所以风风火火的赶来亳州,其实是有原因的。

    前不久一封来自亳州城的检举文书被送到了史可法的案台之上,举报的内容可以说令这位凤阳巡抚感到触目惊心!

    这封文书不仅状告魏渊未经允许擅自出南直隶境,越境进入河南追击罗汝才;而且还很是详细的描述了魏渊在收复亳州的过程中,如何不顾城内乡绅的死活,坐视周有喜被杀而不加营救。在全文的最后,出现的语句最是令史可法感到不安“魏渊于亳州城内私募军卒,不知意欲何为?”。

    由于事关重大,当事人又涉及到卫所指挥使一级的武将高官。史可法这才星夜兼程的从凤阳赶来亳州,他想要实地考察一下检举信上的内容是否真实,同时也想会一会魏渊这位年轻的武平卫指挥使。

    两拨人马就这样各怀心思的在亳州城外相遇了,马腾跃一听说凤阳巡抚史可法也来了,那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哪里敢怠慢,急急忙的从轿子中下来,小跑着来到史可法面前。

    “下官亳州知府马腾跃拜见巡抚大人!”

    史可法是打心眼里瞧不上这名作风纨绔的官宦子弟,再加上自己与马士英这个阉党势如水火。他仅仅“嗯”了一声以示回应,连马都没下。率领着队伍径直从恭恭敬敬的马腾跃面前过去了。

    新任的这位马知府顿觉得脸上无光,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将无名之火按下,紧随着史可法的队伍进入了亳州城中。

    瓮城之内,黄轩与指挥佥事刘福银受魏渊之命早已经恭候着了。按理来说,凤阳巡抚与亳州知府入城,魏渊这个武平卫指挥使是应当亲自迎接的。然而由于专门为秦牧阳举办的表彰大会还没有开完,魏渊可不想失掉这个借机扩大宣传的好机会,于是这才派自己的幕僚黄轩与武平卫的指挥佥事刘福银前来先代为迎接,而他自己则将在表彰大会结束之后紧随而至。

    一阵喧嚣过后,史可法与马腾跃的队伍在亳州城的瓮城之中安顿了下来。史可法眼见一位身穿青衫的公子靠前站列,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一名披盔戴甲的将军。于是史可法策马来到黄轩面前语气威严的问道:

    “你就是武平卫的指挥使魏渊魏将军吗?”

    黄轩先是恭敬鞠了一躬,而后客气的答道:

    “魏将军有军务在身,鄙人黄轩,乃是将军的幕僚,特奉魏将军之命与武平卫的指挥佥事刘将军一同前来恭迎两位大人。”

    史可法听闻此言,脸当时就阴沉了下来。还没等他发作,在一旁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的马腾跃马知府显得出离的愤怒。

    “今日史巡抚前来我亳州府,魏渊作为武平卫的指挥使竟然不出面。还让你一个区区的幕僚和一名指挥佥事前来迎接。真是好生的怠慢无礼!”

    马知府很显然已经将自己当成亳州府的主人来发号施令了,黄轩见状也不着急。他清了清嗓子朗声答道:

    “马知府休要动怒,魏将军只是因军务稍有耽搁,随后便会前来迎接二位大人的。”

    马腾跃可能是刚刚在史可法那吃了哑巴亏,如今要统统在魏渊的身上找回来。听了黄轩的话他继续怒斥着说:

    “难不成还要堂堂的凤阳巡抚和我这个亳州知府在此地等他魏渊来不成吗?”

    说着他用手一指在一旁早已经不知所措的刘福银命令道:

    “你!现在就去把魏渊给我叫来!我和巡抚大人哪都不去,倒是要看看他魏渊有多大的架子!”

    亳州知府虽然同指挥佥事一样,都是正四品的官员。但政治地位却相去甚远,宋朝实行的“重文抑武”,历来为后世所推崇。明初虽因为战争的原因,武将实力一度很是强盛。但自从永乐朝之后,天下趋于太平,大明朝渐渐形成了文官独大的局面。

    武将虽说位高,但却权低。指挥使的级别虽为正三品,但实际管理的不过是几千军户而已。而一个四品的知府则管理着几十万百姓。孰轻孰重,位高位低,一目了然。发展到崇祯年间,一个三品的指挥使见到四品知府作揖请安,点头哈腰那是必不可少的,而知府甚至有时连回礼都不用。

    而且文官是依托着文官集团而存在的,同乡、同年、同学、同科,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文官集团很是抱团。如果哪个武将胆敢得罪了文官,那整个文官集团就会群起而攻之,御史言官与朝中权贵们一起定会让这位武将吃不了兜着走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腾跃马知府才会对同是四品官的指挥佥事刘福银以命令的口吻呵斥,而刘福银则一点怨言都不敢有。

    史可法虽说瞧不上依附阉党的马腾跃,但魏渊如此怠慢自己也着实很令这位凤阳巡抚感觉火大。再加上魏渊属于浙党出身,此刻马腾跃跳出来借着迎接一事做文章向魏渊发难,他倒也并不阻拦。史可法在一旁冷眼旁观,等着看一出狗咬狗的好戏。

    刘福银很是为难的看了一眼黄轩,希望从这位指挥使身边的红人身上得到明确的指示。

    “怎么?我说话顶用是不是!快去啊!”

    马腾跃再一次将自己心中的愤懑发泄了出来,刘福银连忙答应着转身准备离去。就在此时,城门外出现了一阵骚动。

    “圣旨到!闲杂人等速速闪开!违者格杀勿论!”

    伴随着人群慌忙回避的杂乱,一队身着精美大红色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策马而来。在锦衣卫的身后则是上百名身披亮银重甲的禁军将士,在这些禁军所佩戴的头盔之上,还插着雉鸡翎,显得很是威武雄壮。

    瓮城之中的人群如同潮水般退到了两侧,这一队衣着精美,霸气十足的队伍踏着烟尘冲到了黄轩等人的面前。

    “圣旨到!宣武平卫指挥使魏渊接旨!”

    传旨太监这一声尖细的喊声回响在整座瓮城之内,史可法、马腾跃、黄轩一干人等纷纷跪倒在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