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88章 身不由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增寿这个人从不争权夺势,所以才能得到皇家的倚重,虽然他本人早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官职,仅仅只是保留了一个高贵但却空洞的魏国公爵位,却让他更加的超然,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影响力。

    魏国公没有正式的官职,但却在官场上拥有谁都无法比拟的号召力,尤其是那些依靠军功起家的永乐朝新贵,几乎就是把他视为领头羊,始终在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力。

    朝廷的春闱科举还没有开始,考题就已经泄露了,以徐增寿的做事风格按说就不应该插手,但他还是插手了。

    陈长生立刻就敏锐的感觉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所以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朱高煦的下文。

    “这事应该就是真的,但我却没有证据。”

    应该?

    这种事情可不能打马虎眼哦,而且你并没有过硬的证据,怎么敢这么说呢?

    徐增寿可不是那种操切急躁之人,他的稳重陈长生早就已经领教过无数次了,既然他已经这么说了,那就足以证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据我所知,锦衣卫已经在开始秘密调查此事了,看样子李芳应该是嗅到了点什么风声。”徐增寿压低了嗓音:“但以我来看,无论锦衣卫能不能查出点什么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李芳必然会把这个事情压下去……所以我想让你来查一查这个事情。”

    那李芳不仅仅只是锦衣卫的“一把手”,同时还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但这位李芳李公公素来低调,而且和魏国公无冤无仇,徐增寿这么做肯定不是为了针对李芳这个人。

    他立刻就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事儿可能不是徐增寿本人的意思。

    徐增寿是何等老谋深算之人?立刻就明白了陈长生的心思,他也没有打算隐瞒这一点:“这事确实和我无关,但汉王殿下已经找到了我,我就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了呀。”

    虽说徐家的地位十分超然,从不在汉王和太子的争斗之中明确表态,但他的出身却必然主动要和靖难功臣站在同一个阵营当中,无论徐家是不是“汉王党”,都一定会被别人看做是汉王一党中的旗帜型人物。

    陈长生又不是傻,立刻就明白过来了:科举舞弊案只不过是汉王想要扳倒太子的手段而已。

    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是杨士奇啊,不仅仅是堂堂的礼部侍郎和华盖殿大学士,同时还有个很要紧的身份:太子师。

    本次科举的主考官是太子的老师,不论他有没有牵扯到舞弊案当中,只要查实了他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到时候太子的势力必然大受打击。

    彻查科举舞弊案,只是朱高煦向太子进攻的手段而已,真正的目的就是扳倒太子然后取而代之

    “老公爷,这种事情……”陈长生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朝廷里的局面,您比我更清楚。长生以为,汉王也好太子也罢,终究只是兄弟之争,我好像不大方便卷入吧?”

    卷入皇子之间的争斗,从来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且陈长生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也知道太子会继承皇位,成为下一任的皇帝,这个时候选择站到太子的对手阵营当中,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徐增寿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意:“连你都明白的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明白?但我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呀!”

    绝不卷入皇储争夺战,徐增寿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是很多时候,却是时局所逼身不由己罢了。

    徐增寿徐家,早就已经被视为汉王一党当中的扛旗人物,无论本人愿意还是不愿意,那些和他们徐家有着千丝万缕利害关系的靖难功勋家族,都绝不允许他置身事外。

    这么隐秘的事情,汉王都能去找他,并且希望得到他的鼎力相助,其实就是在逼着他表明立场和态度。

    所以,就算是徐增寿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天大的麻烦,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在汉王的阵营当中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庙堂之高又何尝不是如此?

    “远离是非,长生你是对的。”徐增寿完全就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但是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明明知道不可为,却也不得不为之,我想你明白我的苦衷吧?”

    “长生明白。”

    “我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该找你,也不想把你牵扯到是非当中,但有些话我必须向你说个明白才行。”徐增寿说道:“锦衣卫和安北卫本来就不是怎么和睦,尤其是从陈石基和李芳之间的争斗,你得想的更远一些才行啊。”

    陈石基和李芳全都是宫里的太监,而且全都是朱棣跟前的红人。陈石基是安北卫的督事,李芳是锦衣卫的督事,虽然这两个太监全都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就好像至交好友一般,其实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点都不少。

    只要有机会,不管是李芳还是陈石基,都会毫不留情的把对方扳倒。

    既然徐增寿这么说,那就足以说明陈石基已经站到了汉王的阵营当中了。

    如果锦衣卫在这个世间当中占据了优势,一定会彻底打倒陈石基,到时候陈长生受到牵连的概率非常之大。

    相反,若是安北卫能够借助这个机会占了上风,陈石基就有足够的手段把李芳掀翻,不仅是安北卫这个集体还是陈长生本人,也必然会从中受益。

    “我们家的立场你是知道的,你又和我们家走的很近,其实无论你站队还是不站队,都已经被别人看做是汉王的人马了。”徐增寿继续说道:“虽然我很不愿意把你牵扯进来,但让你调查此事本就是汉王的意思,他这么做也是在逼你表态呢。”

    这么大的事情,却没有正式的命令,仅仅只是朱高煦这么一说,就大张旗鼓的去查,到时候无论能不能查出什么来,都无法避免外臣和皇子私下结交的口实。所有,汉王才不敢直接命令陈长生去做什么,而去巧妙的“周转”了一下,借助徐家和陈长生深厚的私人交情,让陈长生去调查这个事儿!

    在太子和汉王之间保持中立的立场,固然可以左右逢源,但此情此景之下,陈长生还能拒绝吗?

    肯定不能,因为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若是拒绝的话,必然会遭受汉王的打击,而且他本就不是太子的人,谁也不会帮他。。

    经过好一番权衡之后,陈长生终于说道:“开科取士,事关天下读书人的福祉,更是朝廷的脸面,怎能容得宵小作祟?只要长生知道了这个事情,必然一查到底……”

    什么读书人的福祉,什么朝廷的脸面,和陈长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反正他又不参加科举,只不过是几句冠冕堂皇的场面话罢了。

    “老公爷待陈长生不薄,既然是老公爷交代下来的时候,长生必然尽心竭力。”

    陈长生表明态度和徐增寿站了同一立场同一阵营当中,按说徐增寿就应该很高兴,但却恰恰相反。

    徐增寿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的神色,反而是充满了忧虑:“我真的不应该把你牵扯进来,哎,真的不应该,只是时局如此,不得不出此下策……”

    对于徐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而言,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之一。但是在有些特殊的时刻,他必须做出选择。

    调查科举舞弊案,对于徐家来说其实就是一场豪赌,而且是一场付出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的豪赌。

    即便是赌对了,就算汉王真的能够扳倒太子,徐家也不可能再进一步了。但若是赌输了,徐家就一定会走向衰落,这是他必须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但他却不得不赌。

    这就叫做身不由己。

    而且,陈长生和赵深,在徐增寿专门为自己的儿子安排下的“左右手”,他之所以如此的赏识和提拔此二人,就是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这两个明显大有前途的人,能够继续帮助自己的儿子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

    赵深,那就不必说了,徐静昌在北边的草原上和他相处的十分愉快,无论有了什么样的功劳,赵深都会安在徐静昌的头上,分明就是在回报徐增寿的知遇和提拔之恩。

    但是陈长生这边,却要牵扯进莫大的是非当中,万一押错了宝,陈长生的前途必然会十分的黯淡,这对徐家其实也是一种损失。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片刻的踌躇之后,徐增寿竟然又豪迈起来:“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既然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那就尽人力听天命吧。反正也就是这么个事情,你自己看着去办好了,我先走了。”

    “恭送老公爷。”

    “哦,对了。”已经走到门口的徐增寿似乎刚刚想起什么似的,又回过头来看了陈长生一眼,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安北卫里头也有别人的眼线,做事的时候小心些总是不会错的。”

    听了这句话,陈长生顿时愕然!

    自从陈长生开始执掌安北卫以来,就把重要的职位全都换成了自己的嫡系心腹,想不到竟然还有别人的眼线。

    是谁的眼线?眼线又是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