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90章 囊中羞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弯细细的新月斜斜的挂在苍穹之上,仿佛羞涩的女子一般,静静的照耀着流淌了千百年的秦淮河。

    船舱之内,丝竹声声歌喉婉转,真是说不尽的风流快活。

    “怪不得秦淮河能够名动天下,果然是温柔乡啊。”

    “这花船的美人,可比咱们家乡的女子要婉转的多,曲儿唱的也好。”

    晚娘做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应付这些外地来的考生,除了卖弄风情的吹拉弹唱之外,更少不了和这些自命风流的文人们觥筹交错诗词往还。

    象晚娘这样的女子,本就是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刻意的卖弄之下,把这些个考生哄的五迷三道,不消多少时辰,一个个就全都有了几分醺醺的醉态。

    “以我等之才学,就算不敢说一定高中魁首,榜上有名总是轻而易举的吧?”这些个考生本就踌躇满志,把金榜题名视为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尤其是在喝高了之后,一个一个的更是放浪形骸,把牛皮吹的震天响:“想我五岁读书,七岁作诗,十几年寒窗苦读,这一次必然是要蟾宫折桂,也好光耀门庭一展胸中抱负。”

    “我早在十四岁那年,就已经拜入名家大儒门下,经史子集无不烂熟于心,虽不敢说文采无双,至少也是小有所成,正逢天下英才大比之年,总要做出惊才绝艳的文章……”

    听着这些考生们说着漫无边际的大话,晚娘根本就毫不在意。

    每次科举开考,总是有数不清的文人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一个个把牛皮吹的比天还大,全都自命不凡。这些人全都以为自己真的就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全都满腔抱负,就等着为官为宦报效朝廷呢。

    就好像大明朝离了他们这几块料就是莫大的损失一般。

    其实,这样的人物晚娘早就见多了:这么多年以来,前来赶考的读书人比秦淮河里的白鲫鱼还要多,哪一个不是自命不凡?哪一个不是踌躇满志?到了最后真正能够如愿的又有几个?

    只要考试结束,绝大多数还是名落孙山,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老家再等三年,然后再重复三年前的老旧故事。

    随随便便就能金榜题名甚至是高中状元,那只不过是戏文里的故事,真要是考的话,其实千难万难……

    晚娘早已经阅人无数,从他们那些张狂的言语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多是些“生瓜蛋子”,恐怕很难考中的。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晚娘向他们投去羡慕和敬仰的目光,并且不停的吹捧着,不停的说着“百鱼化龙”“高中魁首”之类的吉祥话。

    那位请客做东的水公子,完全就是一副早已经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神态,就好像这次科举是他们自己家举办的一样:“本次大考,我是志在必得,到时候就算抢了头元,中个二甲总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稳的。”

    坐在他旁边的那位白公子,虽然始终一言不发,其实早已经信心满满:在这群同乡里头,就属他的文采最高文章最好,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巨大优势: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赶考了。

    有没有赶考的经验,其实相当重要。

    在整个科举时代,一次就能考中功名的人,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数量却一定不多。那些能够考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有过几次考试经验的“老手”——毕竟丰富的考试经验也是一大优势。

    这位白公子,出身寒门——所谓的寒门,其实就是一般的小地主家庭。但是在古代,培养一个读书人是一件花费很大的事情,哪怕他并不出身于贫苦的百姓之家,但为了供养他读书,也是家里最大的负担。

    平日里的开销就不说了,光是为了这次进京赶考,就把家里的存粮变卖一空。毕竟从云南到京城路途遥远,他必须提前几个月做好准备。

    一路之上风餐露宿,中途还大病了一场,险些要了他的性命。好不容易才来到了京城,随身携带的那些盘缠已经却花销的差不多了。

    完全就是因为囊中羞涩的原因,他才不敢象那些豪阔之家的子弟一样住奢华的“头房”或者是“天号房”,而是选择住在慈表妹的“临时旅店”中租了一间房。

    但慈表妹的房租也不便宜哦。

    为了节省开销,他省吃俭用,甚至不大愿意象别的考生那样出来应酬。

    毕竟应酬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银子,尤其是这样的风月场所,白花花的银子就好像流水一样花销出去。

    如果不是因为水公子做东请客的话,他可不敢到这样的花船上来吃茶听曲儿呢。就连他身上的那件绸缎长袍,都是家里唯一一件比较体面的衣裳,虽然穿了很多年已经有些缩水了,好歹也是个绸缎的,总不至于显得太过于寒酸。

    白公子已经三十九岁了,眼瞅就要到不惑之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足以支撑他没完没了的进京考试,这一次他真的是做好破釜沉舟的打算,真的是势在必得!

    虽然他的家境远远比不上豪阔的水公子,但只要这次能够考中,哪怕仅仅只是考个二甲,立刻就可以寒门变朱门,不仅他本人的前途一片光明,而且整个家族都会沾光不少。

    所谓的势在必得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而是这位白公子数年寒窗苦读的结果。

    无论是文采还是经验,白公子都远远胜过身边的这些同乡,他有这样的信心!

    他甚至还在幻想着,考中之后就娶一个豪门大族的女子为妻,毕竟他马上就要四十岁了,为了读书至今未娶,也应该体验一把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好日子了……

    “白兄……”出手阔绰的水公子显然已经喝高了,扭过头笑呵呵的说道:“既然到了这种地方,就索性放开些,不要总是拿捏着,你点个曲儿吧。”

    点曲儿是要花钱的,奈何白公子囊中羞涩,虽然说好了是水公子请客做东,他也不好意思点个曲目,只能故作慷慨的说道:“今日欢悦算不了什么,等我取了功名之后,再好好的回请水兄。”

    “白兄还真是有信心,你就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中么?”

    “这是当然。”

    “哦,看来白兄真的有备而来呀。”

    也不知是不是喝了点酒的缘故,这位兜里没几个钱的白公子竟然小声对水公子说道:“其实也算不得有备而来,只是我已经考过两次了,多少算是有些心得。我估摸着这第一场的经讲一个就是考四书当中的《孟子》,尤其是已其中的民生为要……”

    这个时代的科举,首考必然就是“八股”,这是全天下都是知道的事情。八股文的格式全都是固定的,所以押题就成了重中之重。

    根据白公子的经验,四书是一定要考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会从《孟子》中选出考题。

    自从经历了靖难之战以后,永乐朝的第一次恩科以及后来的两次制科,都是选了《孟子》中和民生经济有关的考题,估计这一次还是那个样子。

    有经验的考生都会押题,就算押不中也不会相差太远,这就是白公子的优势。

    “白兄请我吃茶听曲儿,我也不能白白的让你破费了,总要回报一下的。”白公子拿捏着读书人的矜持态度小声说道:“我觉得这次考题很有可能就是孟子当中的《王道之始篇》,就算是不中也不会相差多少,建议水兄好好的做做这方向的文章。”

    “《王道之始篇》?”胖乎乎的水公子早已经喝的红头胀脸,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以利吾国篇》。”

    “前两次制科,还有新朝第一次恩科,都是考的民生而不是国策,我相信这一次也是同样。”

    水公子似乎还想多说点什么,但话都已经到了嘴边儿,却又收了回去:“既然白兄说是《王

    道之始篇》那就是吧,反正我觉得应该是《以利吾国篇》,要不然咱们打个赌如何?”

    “赌什么?”

    “就赌第一场的考题,还是我们这几个同乡,还是在这条船上,谁赌输了谁做东好不好?”

    “好哇,好哇,君子之争,我等给白兄和水兄做个见证。”那几个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家伙纷纷起哄叫好:“白兄,赌了吧。”

    其实这位白公子根本就没有带那么多银子,但他觉得自己胜面很大,且又有这么多的同乡起哄,若是不敢接下这个赌注反而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

    反正也是胜多负少的赌局,赌就赌呗!

    所有的考生都在押题,能不能押中就看各自的眼光和运气了。

    “好,那我就和水兄赌一场。”

    那位胖乎乎的水公子满脸都是得意的表情,伸出手来说道:“只怕几日之后就要白兄破费了呢。”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囊中羞涩的白公子伸出手来和水公子击掌:“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三击掌之后,赌约缔结,赌局生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