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93章 押错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九日,卯时正刻。

    “开龙门——”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呼喊之声,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排起长长的纵队开始鱼贯而入。

    进入贡院大门之后,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那一排排考试专用的“考棚”了,青灰色的墙壁和土黄色的地砖,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压迫感,这就是决定完全考生命运的地方。

    考生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在惶恐、激动、兴奋等等情绪之下随着队伍一点一点的往前移动。

    到了这个时候,白公子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毕竟他已经考过两次了,拥有非常丰富的考试经验,所以他的心情还算是比较平静,并没有受到情绪剧烈波动的影响。

    反而是那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新手”,因为过分的紧张和激动,,一个个脸色涨的通红甚至开始浑身颤抖,这怎么可能考好呢?

    虽然已经进了考场,但距离考试时间还早着呢。

    在正式开考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验明正身。

    为了防止替考作弊,每一位考生都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身份检查。护考的士兵们手持红缨枪腰胯短刀,仔细甄别着考生的样貌、身高以及其他的体貌特征,比如说胎记呀、五官之类的,必须和档案完全相符才行。比如说某个考生原本是有胡子的,若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刮了胡子,导致无法核对,立刻就会被当场擒拿仔细审问,自然也就丧失了这次考试的机会。

    好在白公子已经有了两次考试经验,当然不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很容易就过了验明正身的这一关。

    紧接着,就要做严格的搜身检查了。

    科举考试,不仅可以决定考生个人及其家族的荣辱兴衰,还关系到为国选才的大计,所以搜身的时候极其严格,必须是全身检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搜查所有携带物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夹带小抄什么的。

    盒子、匣子之类的东西严格禁止携带,一经发现根本就不需要解释,直接取消考试资格。砚台的尺寸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能过厚。毛笔的笔管必须是镂空可见的,就算是蜡扦子、烛台等物也一定要空心见底,防止私藏。衣物必须要做到“表衣无里”“内衣无衬”,要是穿着双层的衣裳进考场,不仅会被直接赶出来,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哪怕是带进来的那些食物,比如说面饼、饽饽之类,统统都得切碎了检查,就连水壶之类的东西也必须装满水,防止有人在里边塞进去小抄。

    哪怕是随身携带的考篮,也必须是方眼镂空的那种,里边只允许盛放笔、墨、食物,要是发现身上夹带有任何文字,立马就会取消考试资格。

    所有的这些检查工作完成之后,就到了最后一关:每个考生进入的时候,必须高声大喊着“某某具保”的言语,旁边会有人记录下这个名字——通常情况下,都是地方官员作为保人,若是查出作弊行为,这个官员都要受到牵连。

    漫长而又繁琐的检查让绝大多数考生都莫名的紧张起来,这无疑会影响考场发挥,但白公子终究已经考过两次了,完全可以非常冷静且又从容的应对这一切考前流程。

    结束了所有的检查之后,就在别的考生还在按部就班的往里走的时候,白公子已经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倚仗丰富的考试经验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在这个时候终于发挥出来了:抢考棚。

    那些个新手还在天真的等着考官分配考棚,白公子却已经快人一步,抢先找准了一个位置最好的考棚,并且在第一时间把自己手里的考篮放了进去——这就表示自己占据了这个考试位置。

    虽说科举考的就是才华和学识,但考场环境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考试的发挥,只有拥有丰富考试经验的人才明白这一点,并且提起足够的重视。

    快步进入这个小小的考棚之后,白公子仔细的打量着这个狭小而又逼仄的空间:这个考棚长三尺,深进四尺,刚好可以容纳下一个人和一张书桌,这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了。

    虽然每一个考棚都是完全相同的,但白公子对这一间却尤其的满意:这个考棚的位置真的很不错,既不是很靠外也不是很靠里,绝对是恰到好处。

    若是太靠里的话,监考、护考的士兵和考官们来回走动,一定会影响自己的注意力。若是太靠外的话,最外围的隔墙处就是一个大型的厕所,在这个已经开始变得炎热的季节当中,从厕所里飘散出来的味道……那个酸爽可想而知,必然会影响自己的现场发挥

    白公子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摆放整齐,又很小心的在椅子上坐了坐……还算是比较舒适!

    在未来的三天当中,他将只能停留在这个小小的考棚之中,无论吃喝拉撒还是写字答卷,都要在这里度过,是绝对不允许出去的——除非他打算放弃这次考试。

    为了更加方便的看到考生的一举一动,考棚是没有门的,而且绝对不允许悬挂门帘之类的东西,必须保证自己随时能被监考的士兵和考官看到。

    在这样的季节当中,蚊蝇已经很多了,而且狭小的考棚里闷热异常,但他必须忍耐,他觉得这三天的折磨和金榜提名的荣耀比起来,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和那些兴奋的全身颤抖的新手相比,白公子更加的从容,也更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就在别人慌慌张张的准备笔墨的时候,他却趴伏在书桌上开始闭目养神。

    必须要让自己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才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距离发卷开考还早着呢,有的时间好好的休息一下,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下来。

    又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考场的几个小吏分别捧着的花名册,游走在一排又一排的考棚之间开始做最后一次点名。

    “黄州乌伯英。”

    “湘州黄纪元。”

    “太平府钟文台。”

    “楚雄白学礼。”

    听到自己的名字,白学礼白公子大声应到:“在——”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点名之后,一队手持刀枪的士兵走了过来,将贡院的大门缓缓关闭,然后就贴上了封条:从这一刻开始,整个考场已经进入到了完全封闭的状态,任何人都不得进出,无论发生了多大的事情,都必须等到考试完毕之后才能解封。

    考场和外界已经完全隔绝,成为一方独立的小小世界。

    这个时候,紧张的气氛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弥漫开来,就连白学礼白公子都忍不住的紧张了起来,好在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气氛。

    紧接着,主考官杨士奇杨大人“请出”了今年春闱第一场的考题。

    这个考试题目是由一个宫里的太监拿出来的,会同一正两副三位考官,再加上监考、护考的十几个官员,大家一起验看。

    确认考题还处于完全的密封状态,谁也不可能提前知道考试题目之后,作为主考官的杨士奇杨大人,才在所有人的亲眼见证之下,打开了“封题”,只是略略的看了一眼,就立刻下令:“分卷,开考——”

    春闱科举,是历朝历代最要紧的大事,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未来,其郑重程度无论怎么形容都不算过分。每次科举都要考三场,每场三个题目总共九道题,全都是一正两副三位主考官会同出题,拟定十几甚至几十个题目交给皇帝,再由皇帝本人确定最终使用哪三道题,而且在确定了考题之后立刻就“封卷”,直到考试前夕才派人送到考场,整个过程执行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

    理论上来说,就算是考官也只知道大致的主题范围,只有皇帝本人才知道到底要考哪些题目,保密程度可见一斑。

    第一场考试的考题已经分别送到了各个考生的面前,白学礼白公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舒缓了一下略显紧张的情绪,慢慢的打开了第一题的试卷。

    当他看到考题的瞬间,心里立刻就凉了半截,原本还算从容不迫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了起来,脑门上立刻就开始冒汗了:

    “大夫曰仁,庶民曰利,亲仁焉?亲利焉?”

    这是一道很正常的考试题目,只要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从《孟子》当中脱胎出来的题目,说的就是朝廷如何治理国家的事情。

    这句话明显就是出自《以利吾国篇》,白学礼白公子押的却是《王道之始篇》!

    他押错题了!

    早知如此,就应该听从水公子的建议,因为他早就说过,这次考试题目一定会出自《以利吾国篇》,自己却固执的以为必然出自《王道之始篇》。

    但是,现在再说这些已经太晚了。

    虽然这个题目让白学礼白公子有点小小的措手不及,但他的学识和学养还算深厚,并没有急于答题,而是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可以好好的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么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