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602章 考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才还是一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场面,转眼之间就“天威震怒”,在场的众人全都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但是,考题泄露这种事儿……怎么可能呢?

    即便是真的泄露了,也应该是由主管科考的官员首先察觉,魏国公素来不过问朝廷事务,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父皇,此事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太子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误会?误会不了。”朱棣冷笑着,把徐增寿的那份奏陈扔在太子的面前:“你自己看看吧。”

    太子慌忙捡起那份奏陈,匆匆忙忙的扫了一眼:“臣闻大考题目为汉高昭烈事,确否?”

    我听说这次考试的题目出自汉高祖刘邦和昭烈帝刘备的事,是不是这样?

    这题目本就是朱棣确定下来的,他能不知道吗?

    第三场考试还没有开始呢,魏国公徐增寿就已经知道了考试题目,这就足以证明考题早就已经泄露出去。

    徐增寿根本就不是在向朱棣确认此事,而是在提醒他考题已经泄露了的事实。

    其实汉王早就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看到朱棣勃然大怒的样子,就知道陈长生必然已经查到了点什么,要不然魏国公徐增寿不会直接给朱棣上疏。

    就在太子还在考虑考题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时候,早已经做过“预案”的汉王立刻就在第一时间拿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考题泄露事关重大,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群情汹汹,朝廷必然颜面扫地。儿臣以为,应该立刻停止考试,先行彻查。”

    “内廷自然要一察到底,外朝也要好好的察一察,尤其是礼部和所有考试官员,无论官职高低都有嫌疑……”

    直到这个时候,太子才终于反应过来,赶紧说道:“二弟言之有理,无论内廷还是外朝,都应该彻查。”

    “你们觉得,这事应该由谁去查?”

    汉王朱高煦看了看身边的太子,稍一犹豫就拿定了主意:“还是大哥去查比较好。”

    一正两副三位考官,全都是太子的拥护者,无论他们有没有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都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故意让太子去查这些人,其实就是把难题甩给了太子。

    要是太子拿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态度去调查这个事情,想要保住拥护他的那几个大臣,就一定会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若是太子雷厉风行重重查办,就是在自断羽翼。

    出了这种事情,无论太子怎么做,都是错!

    太子当然知道这一个坑,而且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超级大坑,他绝不可能主动跳进去。

    “儿臣以为,既然魏国公已经禀明了此事,想必一定已经掌握了证据,还是交给魏国公去查办比较好。”

    太子明明知道魏国公是比较偏向于汉王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交给魏国公徐增寿去办了。

    若是他坚持由太子一党的自己人去查,反而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必然惹出更多麻烦。

    好在魏国公是个知道轻重的,就算他偏向于汉王,以魏国公的做事风格,应该不至于做的太过分。

    其实,汉王也认为魏国公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他主动给朱棣上奏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徐增寿一定已经掌握了非常关键的证据,由他去查这个事情最合适不过。

    而且,魏国公可以算是汉王的人了,汉王朱高煦当然希望徐增寿去查办此事。

    而且这个提议还是太子主动提出来的,汉王干脆就随声附和道:“儿臣以为,魏国公素来公忠体国,不失为……”

    还不等朱高煦把话说完,朱棣就摆了摆手:“不行。”

    不行?

    朱棣竟然拒绝让魏国公去查这个事情?

    不管是太子还是汉王,全都无法理解。

    “传旨,着本次科举作废,再考时限不日公布。”

    “再传旨,着杨士奇等各归本职,由朕亲自督考。”

    “再传旨,令锦衣卫指挥使并安北卫指挥使,即刻进宫。”

    还差一场就要考完的春闱,竟然作废了,必然群情汹涌舆论滔滔,无论再这么遮掩那些考生都必然能够猜到这次科举出事了。

    事关科举的案子,必然就是大案,一定会弄的天下震动。杨士奇他们那几个考官,不论本身有没有罪行,只要出了事他们都难辞其咎,必然要换掉的。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只有皇帝本人亲自出面,才能安抚得住。

    而且,由皇帝本人亲自督考的事,早就已经有了先例,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朱棣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

    至于说推举魏国公徐增寿去查办这个案子,只能说汉王和太子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远远不吐徐增寿的老成和稳重。

    徐增寿故意上疏,而不是亲自向皇帝“打报告”,其实就是在躲这个事情呢。

    科举舞弊案,必然要干掉一大堆的官员,徐增寿不想成为得罪人的“酷吏”,尤其不想公开的得罪太子。就算是皇帝下旨要他去查这个事情,徐增寿也必然会以身体原因推辞掉这个两面不讨好的差事。

    太子和汉王之间的明争暗斗,朱棣早已心中有数,无论派遣这兄弟二人当中的人祸一个去调查此事,都非常的不合适,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皇帝本人亲自下场!

    朱棣并没有把这个交给法司衙门,而是紧急调锦衣卫和安北卫的指挥使进宫,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安北卫,都是皇帝的“天子亲卫”,无论查到什么程度,都始终在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

    也就是说,皇帝想要私自处理这个事情,而不是交给朝廷,只有这样才能把案子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科举舞弊,历来就是大案,朱棣想的是在尽可能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把握好尺度,而不是一味的牵连更多人。

    若是真的办成洪武年间那种动辄牵连千万人的大案,不管是朝廷的体面还是朱棣个人的脸面,都会非常非常的难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