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253章 拍卖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华灯初上之时。

    由长义公司主办的义卖活动即将开始。

    望着那些衣冠楚楚的社会各界人士,陈长生感到万分惊诧:“阿义,你小子行啊,竟然认识这么多的成功人士,能让这么多的大佬来给你捧场……”

    “屁的大佬!”阿义撇着嘴小声说道:“别看这些家伙一个个穿西服打领带,看起来好像人模狗样的,其实全都是我的同行……”

    光临义卖现场的这些人,虽然一个个自称是“总经理”“总裁”,其实不过是在自己脸上贴金而已,他们真正的身份和阿义一样: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古董贩子。

    这些同行之所以愿意来给阿义捧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阿义弄到了拍卖的资质,以后少不得要借助阿义之手把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洗白。除此之外,就是想趁机和那几位老专家老教授攀上点交情,仅此而已。

    虽说阿义已经有了合法的拍卖资质,摇身一变就从“古董贩子”成了“正规军”,但他搞的这个义卖会真的太不伦不类了。

    搞的就好像是一个酒会趴体似的,不仅请了好几个三线的小明星来“暖场”,还装模作样的弄了一大堆红酒、糕点什么的,就好像是要吃自助餐一样。

    虽然陈长生觉得这场义卖会非常非常的土气,透着暴发户特有的那种气息,但阿义却真的很上心。

    今天的阿义,不仅西装革履打扮的人模狗样很象那么回事,还特意打了个鲜红的领结,就好像是个大酒店的服务生似的!

    作为公司的重要成员之一,王亚楠也穿了一身小礼服,远远的看了陈长生好几眼,却始终没有过来,而是在和几个不知道是什么人物的人物在谈笑风生……

    包下来的酒店大厅里,乐队还在咿咿呀呀的演奏着高雅的轻音乐,但陈长生却不知道到底在演奏些什么,也懒得象阿义那些附庸风雅的端着一杯红酒去和不认识的没完没了的客套,只是静静的坐在角落里……

    时间不大,作为重头戏的义卖终于开始了。

    先展示了刚刚拿到手的拍卖证书,其实就是在向那些同行炫耀,同时传达出一个清晰无比的信息:以后你们的货,只要找我就能从灰色变成白色。

    紧接着,真正的义卖活动就开始了。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光临本场义卖……”

    一大套早就准备好的开场白之后,阿义拿出了一幅书法作品,通过硕大的电子屏向众人展示其中的细节:“这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吕来耕的行书……”

    经过一番详详细细的介绍之后,义卖开始了:“底价十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千,希望大家踊跃报价……”

    老实说,这幅书法确实不错,可以算是行书当中的精品之作了,但这个作品的作者却是在全国解放之后才死的,其实就是一幅当代的作品,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古董。

    几乎没有什么文物价值,最多也就是有点艺术价值和不是很大的收藏价值而已,也就只有罗教授他们那种真正喜欢书法的才会收藏这种没啥年代感的作品。

    但这幅作品就是其中的一个老教授捐献出来的,准备把所售卖的资金用来资助学生们的研究。

    阿义人生当中主持的此一次拍卖,陈长生肯定不会让他冷场,因为他就是来做这个的。

    眼看着只有一个出了底价之后,就没有人再报价了,阿义赶紧朝着陈长生打了个眼色。

    陈长生顿时心领神会,毫不犹豫的举了举手。

    “十二万,五十三号来宾出价十二万,还有没有出价更高的?还有没有?十二万一次……”

    阿义的话音刚落,坐在另外一个角落的王亚楠就举了举手。

    “这位女士加价五千,十二万五,十二万五……”

    为了避免冷场,故意让王亚楠和陈长生竞价,这本就是阿义早就安排好的。

    陈长生和王亚楠装模作样的竞价了几个来回,让场面显得更加热烈……

    最终,这幅只有欣赏价值的书法作品,以十四万的价格被陈长生“收入囊中。”

    “万分感谢这幅作品的收藏者白教授的捐赠和五十三号先生的慷慨,我本人谨代表××大学相关项目的学子们,向二位表示真诚的感谢。”

    “现在向大家展示的罗教授的私人藏品,康熙年间的敞口粉底三足罐……”毕竟是第一次主持拍卖活动,虽然事先已经做足了功课,但阿义的“话术”还是显得有些不够专业,就好像是风景区里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小商小贩一样,充满了浓郁的蛊惑和煽动气息:“清三代早期的粉底罐,造型古朴釉色鲜亮,是罗教授本人珍藏多年的藏品,底价二十万,每次报价不低于一万元……”

    罗教授的业内的名气那就不用说了,他本人的藏品连鉴定的必要都没有,绝绝对对就是真品和正品,且不说这东西到底值多钱,就凭这是罗教授本人的藏品,就一会有很高的溢价。

    陈长生正准备报个底价的时候,身边的那个古董贩子就已经抢先举手了,而且一下子就把价格抬升到了三十万。

    直接报出一个高高的价格,分明就是志在必得。

    因为起价就已经很高了,足以吓退一些购买欲望不是很强烈的竞争者,所以罗教授本人的这幅藏品仅仅只是经过简简单单的几轮竞争,就最终以三十六万的价格成交了。

    “现在向大家展示的本次义卖的扛鼎之作——《下秦淮三马图》。”阿义的语气透着明显的夸张,随着他徐徐展开那副横卷的画轴,身后的大电子屏上竟然出现了一幅残破的画卷:“这幅《下秦淮三马图》乃是明初四大才子之一的胡从文的力作,这胡从文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阿义的说的那个时间段正是陈长生所在的历史时期,但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明初四大才子”,至于阿义说的这个胡从文,更不知是何方神圣,压根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也是很正常的。

    历史上很多的名家,都是在死了很多年之后才出名的。

    但阿义说的这个《下秦淮三马图》也不对呀,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幅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画卷中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店铺,连一匹马都没有,怎么能叫做《三马图》呢?

    可真是奇怪呀。

    “这幅《下秦淮三马图》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明初京城的市井生活,因为主要是三马大街一带的景象,故而叫做《三马图》。”

    三马街?

    那不就是我家后面的那条街吗?

    陈长生立刻就来了兴趣,仔仔细细的观看着这幅《下秦淮三马图》。

    “只可惜,这幅旷世巨作因为某种原因,毁于一场大火,只留下上半卷,但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现在开始拍卖,底价是……”

    虽然阿义吹的很大,把这幅《下秦淮三马图》说成了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但那不过是个牛皮而已。

    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这幅残破的画卷都配不上阿义的吹嘘,但并不表示这东西不值钱。

    明初的画作,大多是风景和人物,这种以宏观视角描绘市井风情的画作非常稀少,即便是紧急只剩下半阙,也是很少见的作品。

    在场的这些家伙几乎全都是和阿义一样的古董贩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竞价顿时就变得热烈起来。

    “五十二万,五十二万一次……好,七号这位先生出价五十三万……”随着价格的水涨船高,阿义兴奋的手舞足蹈:“五十三万,还有没有更高的?还有没有?五十三万一次……”

    “五十五万,果然都是行家啊。”阿义明显已经兴奋了,就好像癫狂了一样挥舞着拍卖锤:“五十五万……一次,五十万两次……六十九号先生出价六十万,六十万,慧眼识珠啊,真是慧眼识珠……”

    虽然这东西确实很值钱,但一幅被烧的只剩下一半的画轴,就算再怎么值钱也就那样了,按照陈长生的估计,六十万的价格已经着实的不低了。

    但还有人竞价,而且是一次性的把价格抬高到了七十万。

    七十万啊,买一副烧坏了的画……真不知这些精明的古董贩子是怎么想的!

    “七十万一次,七十万两次,七十万三次,成交。”阿义重重的一锤子砸在桌子上,朝着那个出了高价的古董贩子遥遥致意:“这幅《下秦淮三马图》残卷,属于这位先生了。”

    热热闹闹的义卖活动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筹得款项将近四百万。

    罗教授代表那几位老专家老教授们上台发言:“感谢社会各界同仁慷慨解囊,让学校的同学们可以心无旁骛的做学术研究,我代表相关的师生再次向各位表示感谢……”

    正儿八经的学者,向一大群古董贩子表示感谢,而且还是如此是冠冕堂皇,搞的就好像真是一场慈善似的。

    不论如何,罗教授的学生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研究资金,这些古董贩子也得到某种很难得到的机会。

    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收获最大的就是阿义了……应该说是长义公司。

    通过这场所谓的义卖,长义公司正式介入到拍卖领域,实现了阿义梦寐以求的“上下游通吃”的梦想,真正开始洗白上岸,从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古董贩子,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