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313章 再世诸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

    清晨的空气清新极了,缠绕在树梢之间的那团雾气正化为细小的水珠儿,悄无声息的落下。面前的那片水塘里的野荷花开的正旺,不知名的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还没有满月的小羊羔在脚边撒欢儿,几只土狗正在草丛里嗅来嗅去的找食吃……

    好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那个家伙还真是硬骨头,软硬不吃啊。”康丰年满脸沮丧:“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就是不肯开口。”

    康丰年说的就是那个“店小二”,此人必然就是谷王的心腹手下,哪能那么容易撬开他的嘴巴?

    对于这种状况,陈长生一点都没有感到意外。

    “老康,你知不知道一个叫周铎的人?”

    “周铎?”康丰年反问了一句:“他是干什么的?”

    很显然,康丰年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周铎”到底是何方神圣。

    “据说是个将军,我估摸着应该是带兵的大将。”

    “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昨天晚上,和哈老爹交谈的时候,这位黑彝老人对于大明朝的开国元勋赫赫名将全都不屑一顾,却唯独对这个周铎推崇有加,按说就应该是一个很知名的人物才对,但陈长生和康丰年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名字,这就奇怪了呀。

    正说着,寨子里的几个妇女抬着两个大木桶走了过来。

    木桶里头全都是热气腾腾的米饭。

    “从远方来的客人,寨子里实在贫穷,只准备了些白饭,请客人们将就着用些吧。”

    “有劳了,有劳诸位了,给各位添麻烦了。”陈长生一边表示感谢,一边随口问道:“这几位大婶,我想找你们打听个人……周铎这个人,你们知道吗?”

    听到“周铎”这两个字,那几个妇人顿时面露不悦之色,脸上全都是愠怒的表情,一个个的全都对陈长生怒目而视。

    陈长生还以为是触犯了寨子里的什么禁忌,赶紧解释道:“几位大婶不要误会,我只是听哈老爹说起过这个名字,随便打听打听,要是犯了什么忌讳的话,还望几位大婶见谅……”

    如此诚恳的解释,终于让这几位大婶的神色有所缓和,其中一五十来岁的老妇说道:“在任何一个彝人的面前,直呼周大人的名讳,都是一个极大的冒犯,无论是我们黑彝,还是白彝,花腰彝什么的,还有别的寨子,都不可能这么说,轻则赶出寨子,重则痛打一顿。”

    “周大人的名讳是不能说的,要称为周吉尔。”

    在几乎所有的“南蛮”各族百姓当中,“吉尔”这个词的本意是保护神的意思,而且还蕴含着“祝福”“光明”“福气”等诸多美好的寓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把象征吉尔的符号贴在家门口,甚至连出门的时候都会贴身携带,希望可以带来好运。

    差不多就相当于汉人的“吉祥”之意。

    “你们知道周……周吉尔?”

    “湘西四百多个寨子,没有人不知道周吉尔。”

    说起这位周铎周大人,在“南蛮”各族百姓的心目当中,俨然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你可以没有见过他,但却不能不知道这个人。

    想当初,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过程当中,因为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家园,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经历了一轮血腥的军事弹压之后,原本内部矛盾重重的“南蛮各族”竟然揭竿而起,聚啸了汹汹数万之众公然对抗朝廷。

    当时,就是这位年轻的周铎周大人虽然率领数万全副武装的精锐,却迟迟不肯下达总攻的命令,而是不停的派遣使者去“谈判”。

    虽然造反的南蛮扣押了周大人的使者,但周大人依旧力排众议,甚至顶着“抗旨不遵”的巨大政治风险,只身一人去和各族的土司、头人谈判,并且许诺了种种优惠条件,终于兵不血刃的平定了这场叛乱,让湘水以西的各族百姓免于战火的蹂躏。

    如果仅仅只是凭借个人能力消弭一场战争,虽然功勋卓著,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声望。这位周铎周大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促成了湘西宣慰司的建成。

    众所周知,明朝的对于各族的统治政策基本沿袭了元朝的羁縻制度,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在西南各地设立宣慰司,朝廷会派遣选一个当地人作为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进行象征意义上的统治,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则是朝廷派遣的驻军指挥使。

    但是,这样的宣慰使几乎全都在西南各地,湖广基本上算是内地了,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

    正在因为周铎周大人的努力,朝廷才魄力设置了湘西宣慰司,但湘西的“南蛮”各族毕竟有过造反的经历,唯恐朝廷秋后算账,所以他们极力反对朝廷的驻军,除非让周铎周大人出任最高军事长官,要不然他们绝不会同意,一定还会再反。

    出于绥靖地方和安抚百姓的目的,朝廷就让周铎做了宣慰司的兵马指挥使。

    在周铎执掌湘西兵马长达二十多年,不仅对于各族百姓秋毫无犯,还时常协助各族人民做些兴修水利、散布医药的惠民之举。除了这种小恩小惠之外,还制定了“入汉地则尊汉法”的统治方式:不管你是哪一族的百姓,也不管你是哪个寨子的,只要进入汉人的地盘,就要遵守官府的律法。回到寨子之后官府的法律就会失效,被本地的传统所取代。

    只要各族百姓在自己的地盘之内,就不受官方律法的约束,而是遵循他们自己的传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这就相当于是给了很大程度的“自治权”,不仅减少了朝廷的统治成本,还给了湘西各族百姓很大的自由。

    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凭借柔软的身段和强大的个人魅力,湘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平平安安,真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周铎在湘西各族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一升再升,各族百姓对于他的尊重已经无限接近“云贵川”各族百姓对诸葛武侯的敬仰,不仅一呼百应,甚至已经被严重的神化了。

    在湘水以西的“南蛮各族”,全都相信周铎周大人就上天的使者,所以才有了这个“周吉尔”的美誉。

    朱元璋驾崩之后,建文皇帝朱元文开始大刀阔斧的执行“削藩策”,为了削减湘王的势力,朝廷竟然把很成功的湘西宣慰司降格为湘西长官厅,周铎周大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被贬为正五品的“副指挥”。

    象周铎这种具有巨大声望的人物,不是说贬官就可以的,他的影响力依旧存在,而且变得更大了。

    建文元年,湘王自杀之后,他手下的残兵败将聚啸于黑麋山,凭借复杂的地形和“主场优势”继续对抗朝廷大军,即便是在重重包围之下,宁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肯投降。

    到了最后,又是周铎周大人出面,独自一人上了黑麋山,以个人名义做出保证之后,上万残兵立刻举旗投降,乖乖接受了周铎周大人的改编……

    一个五品的官员,三言两语就能消弭一场血战,这是何等的威望?

    那些叛军压根就不相信朝廷的许诺,却相信周铎周大人的几句话,这又是何等的人格魅力?

    经此一事之后,这位周铎周大人的名望如日中天,不仅给湘西的“南蛮各族”奉若神明,连昔日湘王手下的那些残兵败将都对他唯命是从。

    怪不得哈老爹曾经说出“善战者无赫赫之名”的话语,并且从来都不把徐达、常遇春那些开国元勋当回事,而是把周铎视为当世唯一的名将,陈长生终于明白了。

    在哈老爹的心目当中,象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最多也就是会打仗而已,无非就是冲锋陷阵运筹帷幄罢了。象周铎周大人这样兵不血刃不伤一人却能消弭战乱,而且还能安定地方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那才是真正不世出的名将!

    只可惜,这位周铎周大人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在建文朝又被贬官,只不过是个五品而已,而且还不是一摆手。

    即便如此,湘西各族百姓依旧念着他的恩德。

    “这不是马上就要过火把节了么,各个寨子又邀请周吉尔前来过节。”说起这位周大人的时候,那个妇人满脸都是微笑的表情:“好几百个寨子,全都邀请,周吉尔可怎么忙的过来?不仅说寨子里穷苦不要给他送礼,还让谷王府的人给寨子里分发了些布帛,粮米,今天给诸位客人做的米饭,就是谷王府在不久之前送过来的呢……”

    周铎这样的官员,深知湘西各族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所以不仅不收他们的礼物,还回馈了些粮米布帛,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操作,但这些回礼却不是周铎本人掏腰包,而是出自谷王府,这就不对了啊。

    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事的时候,那妇人说的轻描淡写,就好像是这一件最正常不过的小事似的:“周大人清廉,哪买得起那么多礼物给几百个寨子,这些个回礼当然得谷王爷出了哦。谁让谷王是周吉尔家的女婿哩?”

    你说什么?

    周铎是谷王的岳父?

    听了这句话,不管是陈长生还是康丰年,脸色顿时就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