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316章 拒绝拉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官给王爷见礼,问王爷的安好。”

    当石茂之躬身行礼之时,谷王赶紧起身,脸上挂着和善而又得体的笑容,双手虚虚一扶:“石大人毋须如此客气,免礼免礼。”

    “礼不可废,乃是朝廷制度。”

    官场上的客套大多是一种虚礼,当谷王搀扶之时石茂之就可以起身了,但他却坚持行了全礼,然后在规规矩矩的站在谷王的面前。

    “石大人请坐。”

    “谢王爷座。”

    坐下之后,袍服煌煌的石茂之才开口说道:“下官备了些薄礼,已交给了庐长史,还望王爷笑纳。”

    正常情况下,给人送礼必然会把礼单当面交给对方,但石茂之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礼物送给了谷王府的长史,虽然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却严格遵循朝廷的律法。

    身为长沙府的布政使,就是最高行政长官(差不多就相当于市长的那个意思吧。),按照朝廷制度,地方官员不可能和藩王有什么往来,如果一定要和藩王交通来往的话,则必须通过王府的长史。

    因为王府的长史不是谷王的手下,更不是谷王府的属官,而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在王府设置长史一职,就是为了监督约束各地的藩王,这是朝廷制度。

    虽然这个制度在很多时候都是走走过场,但石茂之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着朝廷的制度,尽可能的不和谷王有任何私下的接触——毕竟地方官员和藩王私下交通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其实,石茂之很不愿意和谷王有任何接触,但这一次却不得不亲自来到王府,特意向谷王表示谢意:就是上个月初的时候,石茂之的结发之妻因为患病离世,谷王特意找了些地方上的名流士绅,大家集体掏了一大笔银子,为他的夫人修建了一座很不错的陵园。

    按照谷王的说法,就是因为石茂之治理地方有功,而且深得百姓爱戴,所以他才以私人身份和那些地方上的士绅名流修建墓地陵园。

    谷王一直都在强调他的“私人身份”,也就是说和他是不是藩王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关系,而且这事给了石茂之天大的面子,虽然石茂之素来就对谷王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也算是欠了谷王一份人情,所

    以他才特意来到王府致谢。

    “石大人治理长沙,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百工兴旺,治下百姓有口皆碑……”

    石茂之在长沙府做布政使已经有些个年头了,也确确实实的做出了一些政绩,虽然没有谷王说的那么好,但也绝对不坏,面对谷王的夸赞,他表现的异常谦虚谨慎:“朝廷将长沙百万百姓托付于下官,下官自然要尽心竭力以报朝廷,所作所为全都是份内之事。”

    这一番回答,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虽然说的十分客气,但却反复强调自己是“朝廷的官员”,分明就是刻意的摆明了立场,和谷王隐隐有些疏远之意。

    “尊夫人素有贤惠之名,更有贞静温良之德。”谷王很客套的亲手给石茂之斟了一盏热茶,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明显了:“而今尊夫人离世,本王和本地的一些士绅商议过了,准备上奏朝廷,为尊夫人请个旌表。”

    请旌表、立牌坊,是当时表彰女子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那些离世的女子,若是能请下来朝廷的旌表,也是一件足以光耀后世的美事。

    而且谷王以藩王的身份,联合地方上的士绅一起向朝廷请旌表,朝廷万万没有拒绝的道理,那是一定会同意的。

    “王爷的美意,下官只能心领。”石茂之何尝不知道这是谷王对自己的拉拢手段,但他更愿意和谷王保持一种正常的距离,所以用一种比较温婉的手法表示了拒绝:“朝廷的旌表专门为了义夫节妇,忠诚孝子而设,拙荆早亡,可当不起朝廷的旌表嘉奖。”

    这个石茂之,如此明显的疏远,让谷王很不高兴,但他还在故作随和的说道:“石大人还真是为官清正,既然如此那也就算了,来呀……”

    在谷王的呼喝声中,两个身材窈窕眉目如画的女子从后堂款款而出。

    谷王指着这两个女子说道:“石大人盛年丧气,真是一大憾事,然身边却不能没人伺候。本王府中的这两个使女还算是精巧伶俐,以后就让她们伺候石大人饮食起居,白日洒扫夜晚暖脚……”

    官场上,送几个年轻貌美的使女,确实不算什么大事儿,而且这两个使女年轻貌美,按说石茂之就应该先客套几句,然后就把这个两个使女带回家里去。

    但石茂之却再次拒绝了:“糟糠之妻新丧,下官时刻思念亡妻,不会再近女色。家里还有一两个老奴,足够洒扫起居之用,下官只能拂了王爷的美意……”

    请旌表,他拒绝。

    送女人,他不要。

    这让谷王十分的不悦,但面子上却一点都没有显露出来,反而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石大人伉俪情深,反而是本王鲁莽了……”

    谷王似乎还想说点什么,石茂之却已经站起身来,先是规规矩矩的朝着谷王行了礼,然后就用平静的语气说道:“祈水大堤工程还没有完,下官得去堤上监督修造,若是王爷没有什么别的吩咐,下官就要告退了。”

    谷王笑呵呵的端起了桌子上的茶碗,做出一副“端茶送客”的架势:“修建祈水大堤,乃是惠及万民的大好事,本王可不好耽误了石大人的正务,你走吧。”

    “下官告退。”

    石茂之前脚刚走,谷王就劈手把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地上,万分恼怒的咆哮着:“这个石茂之,真是不识抬举……”

    “既然此人不受王爷的拉拢,那就留不得了。”

    当这个声音从身后传来之时,谷王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他回头看了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的顾长安一眼:“你的意思是……”

    顾长安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横掌为刀,在自己的脖颈之中虚虚一划,做出了一个“杀头”的姿势!

    “杀了他?”虽然谷王从来就不是什么心慈面软之辈,但要是说杀了这个石茂之,他还是无法下定这样的决心:“格杀布政使?必然掀起滔天巨浪,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布政使乃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代替朝廷牧守一方,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封疆大吏”的那个级别,也算是一方大员了。要是直接下手杀掉,就相当于是正式和朝廷撕破了脸,必然舆情滔滔天下哗然,到时候就算是还没有做好准备,也不得不起兵造反了。

    虽然谷王早就已经有了造反的打算,并且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但这个时候杀掉石茂之,他还是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

    “此人不除,必成心腹大患。”和迟疑不决的谷王相比,顾长安顾师傅则显得更加果断决绝:“我知道王爷忌惮他那布政使的身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朝廷撕破脸,不过这也是迟早之事,而且……”

    顾长安不紧不慢的摇晃着手中的那边折扇:“就在昨日,这个石茂之刚刚和庐长史一起见过那个老阉贼,怕是要对王爷不利呀……”

    顾长安说的“老阉贼”就是老太监李芳。

    这个李芳名义上的朱棣派过来的使者,其实就是过来打探谷王的虚实。

    对于这一点,谷王早已心中雪亮。

    长沙布政使石茂之,还有王府里的那位庐长史,他们二人原本就是朝廷的官员,必然会和李芳那个没卵子的老太监勾勾搭搭,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谷王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格杀一个布政使……这事实在是太大了,他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

    “事到临头需放胆,万万不可优柔寡断呀。”为了让谷王尽快下定决心,顾长安顾师傅就举了一个现成的例子:“今上起兵之时,就是先干掉了北平布政使,若不是有如此雷霆霹雳的手段,就凭他那八百个护卫,莫说是争霸天下,就算是北平的燕王府都守不住。”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顾长安的话虽然依旧是那么的沉稳,但表情却变得森然起来,“王爷现如今的本钱,比今上当年的本钱要胸口的多。今上之所以是今上,就因为他能当机立断,王爷可不要自误啊。”

    顾长安劝说谷王干掉长沙布政使的情形,像极了当年的姚广孝劝说知道干掉北平布政使的那一幕,简直就是历史的再一次重演。

    “这个时候,犹豫迟疑瞻前顾后,是要坏大事的,只怕到时候悔之晚矣……”

    顾长安的这一番话,终于让谷王下定了决心,猛的一拍桌子,把桌子上的茶壶都震的跳了起来:“好,就这么干吧。”

    “这就是去安排。”

    “等等。”谷王又把顾长安喊了回来:“这一次,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行。手脚要干净些……上一次安北所的那个什么什么指挥使,就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一直以来,谷王都对顾长安足够的信任,对于他的办事能力也很有信心。但是在上一次的行动中,虽然弄的声势很大,却没有能够彻底让陈长生他们那些人,而且还搭进去了一个常联福,虽然事后做了一些补救,但却推你带水,搞的画虎不成反类犬,让谷王非常的不满。

    “王爷放心,这一次一定万无一失。”

    “还有安北所漏网的那些人和常联福,也要尽快找到,要不然本王总是觉得有些不安稳。”

    “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