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411章 成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明都已经过了立春,却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了整整一个晚上,仿佛棉絮般的雪花将天地万物全都掩盖下去,放眼一看满世界都是皑皑的白色。

    “寒冬时令早就过了,这雪长久不了,怕是太阳老爷出来稍微一晒,就能融化一大半。”一个小贩裹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倚着手推车,望了望紧锁的仓房大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时令下大雪也是好事儿,瑞雪兆丰年嘛。”

    其他几个人纷纷附和了这种说法,一边期盼能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多收几斛稻谷粮米,一边眼巴巴的等着:“这都已经辰时中刻了,怎么杏儿姑娘还不来开门?”

    “快了,快了,我估摸着杏儿姑娘快要来了。”

    这些人全都是最底层的百姓。

    仅凭耕田种地,无论再怎么辛苦,收成也非常的有限,不仅要应付朝廷的夏秋两税,还要缴纳佃租雇佣短工,官府杂七杂八的摊派和徭役也要想办法应对,里里外外都要钱要粮,一个应付不及时那些个如狼似虎的官差就要抓人去蹲班房了。为了让家里的娃娃吃上一口饱饭,为了让家里的婆娘多一件新衣裳,这些人总是想方设法的多赚点钱。

    现如今这世道,总的来说还算太平,尤其是在京城这种地方,就算是去做搬运货物的苦力每天也有几十文钱的进项,或者干脆就做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做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贴补家用。

    自从去年冬天开始,附近的这些人们就找到一个不错的营生:贩卖水果。

    其实,这些人时常拿田间地头的瓜菜果蔬拿到集市上去贩卖,换些少的可怜的油盐钱,之所以做了专业的水果商贩,说来也很简单:不需要下本钱。

    因为这仓房原本就建在小慧儿的老家附近,彼此之间全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街坊老邻居,早就已经和陈长生、小慧儿兄妹二人十分的熟悉了,而那杏儿姑娘又是陈长生陈老爷家的丫鬟,这就好说了呀。

    按照杏儿姑娘的说法,大家从这里进货是可以赊账的,等到把水果卖出去之后赚到钱再来还账也是可以的。

    不用下本钱的生意,自然受人欢迎。

    反正冬天是也闲着,干脆就从杏儿姑娘这里进货,然后到大街小巷去贩卖。

    杏儿姑娘还真是个有本事的,不仅从南方各地运来了各种各样新鲜的果子,而且还能让这些东西保持不腐。后来又有了从南洋番邦运回来的奇异水果,很多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自然大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哪怕是多花点钱,也愿意尝尝鲜儿。

    开始的时候,这些个小商小贩确实尝到了甜头,甚至有人创下了一天之内就赚到一两银子的“赚钱记录”,但却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就发现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了。

    最大的原因,就是杏儿姑娘的那些水果实在是太贵了,就比如说打南洋运回来的“神仙果”吧,一斤就要百十文钱,比牛肉要都贵的多,就算是一般的小康之家最多也就是尝尝鲜,却不敢经常购买。

    水果这东西本就极难保存,在飞雪飘零的寒冬腊月吃到反季节的水果自然要花费很大的价钱,而且这些东西是从几千里之外的南洋番国运回来的,光是运费和人工就高的吓死人,价钱昂贵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乎,为了赚钱这些小商小贩干脆就把水果贩运到更远的地方去售卖,比如说溧水呀、江浦呀,甚至是更远的滁州或者是镇江府,反正只要能赚钱,他们不怕吃苦。

    又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姗姗来迟的杏儿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在杏儿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圆脸圆眼的小姑娘。

    那是桃儿。

    桃儿从脖子上解下仓库的钥匙,众人赶紧上前,帮忙推开了仓房沉重而又厚实的大门。

    如同往常一样,走进库房之后,杏儿并没有让这些来进货的小商小贩们去触碰那些装满了各色水果的大筐,而是支开一张桌子,摆开了笔墨和账本,收取他们赊欠的货款。

    要想进货,就必须把上一次赊欠的货款结算清楚,这是杏儿的规矩。

    “杏姑娘,您就再让我赊一次吧。”一个中年的商贩用非常卑微的语气低声哀求着:“我这一次来进货,是真的没有带钱……”

    “十六叔,上一次你弄走了七筐果子都是赊欠着呢,这一次又不带钱……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吧?”

    “杏姑娘,我儿子刚刚定了一门亲事,纳了一笔彩礼,实在是没钱给你了……”

    “十六叔,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原本就赊欠我的货没有给钱,却把钱做了彩礼给你儿子娶媳妇,这是在我的钱办你的事啊……这还让我怎么和你打交道?”

    杏儿这个人最是精明,做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这个中年商贩很清楚的知道杏姑娘的性情脾胃,也知道无论再怎么哀求,这位杏儿姑娘也必然就是丁是丁卯是卯,肯定不会再把成筐成筐的水果赊给他了,所以赶紧去央求旁边的桃儿姑娘。

    这位桃儿姑娘生的圆脸圆眼,看着就那么喜庆。

    最要紧的是,桃儿明显比杏儿好说话,平时有了什么难事,大家更愿意找桃儿姑娘而不是杏儿,因为杏儿这丫头很不讲情面,也不大好说话。

    说明了自家的情况,保证赚到钱之后一定会尽快归还赊欠的货款之后,桃儿就开始帮他说好话了:“杏儿,十六叔家里娶儿媳妇,也是一件大事,你不把果子继续赊给他,他还怎么赚钱哦?”

    所谓的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象桃儿这样心慈面软真心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虽然桃儿的行为让杏儿非常非常的不满意,但她却不希望在这些小商小贩面前和桃儿产生任何争执,只是什么话都没有说,算是一种默许的态度。

    那个中年商贩顿时大喜过望,在账本子上又添了一笔欠债,然后按下通红的手印之后就搬了几筐果子装上了那辆驴车……

    “诸位大叔大伯,诸位大哥小哥。”杏儿慢慢的站起身来,环视了众人一番,然后用不带丝毫情感色彩的语气不紧不慢的说道:“请大家随我来到东仓,我给大家看一点好东西。”

    杏儿象桃儿一样,从脖子里解下了仓库的钥匙,打开仓门的瞬间,一股浓重的香味顿时扑面而来。

    杏儿指着堆放在东仓的那一堆香料说道:“大家都看到了吧?我这里还有许多香料,全都是打南洋运回来的上等胡椒于苏和,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暂时赊给你们一些,让你们到各处去兜售,至于价钱么……我会按照市价给你们留出一成的利润……”

    这么多香料,而且全都是从南洋各国运回来的上等香料,而且还可以赊欠……这要是卖出去的话,虽然仅仅只有一成的利润,也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呢。

    “咱们这是生意,必须把丑话说在前头,虽然我可以把香料赊欠给你们一些,但我也是要赚钱的。毕竟这些东西来的很不容易,光是本钱就下了不少,我总不能喝西北风吧?”这个时候的杏儿,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意人:“我先给大家定下一个规矩,不管是谁,只要销量最高,我就可以给他一成五的利,销量第二高是一成四,以此类推……若是卖不出货,那就不能从我这里赊欠了……”

    杏儿故意那些一些利润作为奖励,让这些商贩进行竞争,当然是为了提高销量,而且销量不达标的商贩,就会失去赊欠的资格。

    这是典型的商业行为,是为了进一步刺激“下游销售商”的积极性。而且这并不是陈长生教给她的,而是杏儿自己想出来的手段。

    要不怎么说,杏儿比桃儿更适合做生意呢。

    若是让桃儿自己打理这些生意的话,她肯定会弄的一塌糊涂。

    事实上,水果生意基本上就是杏儿在做,而且做的很出色。只是在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更多商业利益,杏儿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至少在这些小商小贩的心目当中,只讲究利益的杏儿远远不如热情和善的桃儿更加可爱。

    待到众人散去之后,桃儿对杏儿说道:“杏儿啊,若是这些叔叔伯伯的销量不是很好,难道你就真的不再赊欠货物给他们了吗?”

    “当然,这是规矩呀,刚才我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

    “但是,你不赊欠给他们的话,他们怎么赚钱哦?”

    “能不能赚钱各凭本事,有本事的人赚钱,没本事的人挨饿,世道从来就是如此。”

    “可是……”

    “没有那么多的可是……”杏儿微微的摇着头,幽幽的说道:“虽说老爷早就说过,这生意是咱们俩的。但你和我不一样……”

    桃儿和杏儿,全都是三奶奶房里的丫头,而且全都伺候过陈长生,甚而至于连她们做生意的本钱,都是陈长生给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若仅仅只是置办一份安身立命的产业,让自己不至于冻饿街头,光是老爷给你的那些金银珠宝,就已经足够你吃一辈子的了。”杏儿微微的昂着头,望着漂浮在天上的朵朵白云:“但我想成为三奶奶那样的人,想把生意做的更大赚更多的银钱……”

    “反正老爷赏给咱们的金银已经不少了,足够你我花费,而且水果生意也着实赚了不少,干嘛还不知足呢?”

    “人,怎么会知足呢?”杏儿的语气就好像是自言自语:“三奶奶的胭脂铺生意那么好,比咱们赚的多太多了,却接连不断的开分号,依旧在满世界的辛苦奔波,她知足了吗?”

    “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三奶奶,总有一天我会做到的。”

    虽说杏儿和桃儿朝夕相处情同姐妹,但骨子里却不是同一种人,杏儿和桃儿不一样,她是个野心勃勃的姑娘。

    “好了,我还有点别的生意要谈,你去不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