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429章 宫中小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轮明月挂在钟楼精致的角檐子上,在宫墙之内洒下一片如水如银的亮光,钟楼之后却是一大片阴影,显得神秘而又安然。

    这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不冷也不热,不湿也不燥。

    在柔仪宫西北侧的一个耳房当中,几个太监正在一边开怀畅饮,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闲话:“老孟啊,今儿个是你大喜的日子,可得好好的喝几杯。”

    那个穿着绿袍的太监约莫五十来岁,生生的白白胖胖,脸色白皙仿佛保养的很好的妇人,或许是因为上了点年纪的缘故,眼皮已经开始耷拉下来。他显然已经喝的高了,连说话的时候都显得有些磕磕绊绊,但他的精神却带着一丝明显的亢奋:“咱们在宫里头当差,这辈子不愁吃不愁喝,唯一的念想也就是求个齐全的身子。今儿个我把小兰花赎了回来,总算是得偿所愿,就算是当即死掉,也是可以瞑目的了。”

    所谓缺什么就想什么,是所有人的通病,太监这个群体最希望的就是“身体健全”。

    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从他们进宫的那一刻就已经挨了一刀,天然就缺少某个器官。

    按照探监的说法,缺少的那个器官有一个雅称——叫做“小兰花”,或者是直接叫做“小宝贝”。

    明朝和清朝的宦官制度不同,被一刀切下来的“小兰花”不会交给本人,而是由专门的人员做“专门的管理”。按照宫里的规矩,只有太监们过了五十岁之后,才有机会赎回自己的“小兰花”。

    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机会罢了,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有这个资格。

    即便是有了这个资格,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银子,才能赎回自己缺失掉的那一部分。

    好在这个姓孟的老太监在宫里当差几十年,而且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太监头目,在花费一笔不菲的银两之后,总算是把自己的“小兰花”赎了回来。

    对于太监们来说,“小兰花”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东西,远比任何荣华富贵都重要的多,甚至可以看做是自己的第二生命。

    “老孟啊,你的命可真好,不仅赎回了小兰花,还有了个儿子,你这一辈子算是值了。”

    老孟进宫当太监已经快三十年了,却有一个不满六岁的儿子,这事看起来确实违反了常理,但却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老孟的这个儿子肯定不是亲生的,而是过继来的。

    因为太监们天然就不可能诞生子嗣,所以对于繁衍子孙的要求就格外强烈,总是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弄个儿子。在努力了很多年之后,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老家那边把一个家族中的小孩过继给他,作为他名义上的后代。

    虽然这个还不满六岁的儿子和老孟本人没有什么亲子关系,终究是同姓同族之人,也可以算是一个极大的心理安慰了。

    自从有了这个儿子之后,老孟就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觉得又有了奔头,整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很多。他不仅拿出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全部积蓄,给千里之外的老家修建祠堂扩建祖坟,还专门委托老家的族人请了当地的儒生,教导自己的这个儿子读书认字。

    按照当时的传统,身为太监之人放弃了父母给的身体,而且放弃了繁衍子孙延续后代的机会,这就是典型的不孝,就算是死了也不能埋入祖坟。老孟之所以如此不惜重金的把自己毕生的积蓄全都托人送回老家,无论花费多少银两也要修祠堂建祖坟,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族人的认可,就是希望自己死后能把尸体带回去埋入祖坟里头,和自己的父母、祖先在九泉之下团圆。

    一想到自己死后能埋入祖坟,而且还有个儿子给自己供奉香火纸钱,老孟就忍不住的满脸含笑,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总算是圆满了。

    “老孟啊,我听说你们广西孟家乃是孟珙之后,身世显赫的很呢。”

    孟珙,乃是南宋的名将,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忠义无双,有这样的一位老祖宗绝对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老孟却只是嘿嘿一笑:“咱这种在宫里做宦官的,就别给孟老太公的脸上抹黑了吧?人家孟大将军的那个孟,和我们家的这个孟根本就不是一支……”

    “虽说我们孟家的祖籍也在湖北,却是同姓各宗,早在蒙元入主中原之前,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家这一支就搬迁到了广西太平府一带居住,就算是想攀孟老将军的高枝也攀不上呢。”

    “太平府可不太平啊。”完全就是酒后的闲谈,一个年轻点的太监笑呵呵的说道:“老孟啊,虽说你老家那边天高皇帝远,就是个兔子不拉屎的烟瘴之地,却一点都不太平。就在上个月,你老家那边有人打着恢复正朔的旗号起兵造反……”

    太平府在广西的最南边,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之地,但是在上个月却出了一件大事:有人造反。

    所谓的造反,其实就是王良臣王大人他们那些“忠义之士”掀起来的,也不知那位王良臣王大人是怎么忽悠的话,竟然真的撺掇起了一千多人,还纠集了当地的一些土人村寨,直接就竖起了“恢复正朔”的大旗,杀了官兵造反了。

    这么一点点的散兵游勇……甚至连散兵游勇都算不上,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就要推翻朱棣再造大明,就好像是在开玩笑一样,很快就被毫无悬念的给剿灭了。

    “我听别人说,太平府那边的反贼弄的声势极大,光是聚啸的反贼就有一万多,官军费了好大的力气历经数次血战才终于剿灭干净……”

    “一万多分贼?”老孟用鼻子发出了一个表示不屑的声音:“纯粹就是胡扯,那种地方怎么可能养得起一万多反贼呢?根本就是没影子的事情。”

    没有谁比太监老孟更熟悉太平府那边的情形:说起来是一个府,其实只是象征性的统治罢了。在那个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所谓的县城也不过是大一点的市镇而已,超过五千户的县城连一个都没有。因为大明对于西南边境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所以各地都是些小的可怜的村寨,百十来户人家的寨子就已经算是规模不小了,而且土地贫瘠物产稀少,怎么可以养得起一万多反贼?

    在宫里做太监的时日久了,老孟很清楚的知道那些个官员是怎么“操作”这种事情的:“肯定是夸大战功,甚至还肯定会有杀良冒功的勾当,只是苦了老家那边的百姓……”

    为了彰显自己的战功,就故意夸大反贼的数量和规模,然后不分良莠的杀一批百姓冒充军功,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一点都不稀奇。

    “年前广南府造反,现如今太平府又反,全都是打着前朝的旗号……”这几个太监全都伺候过以前的朱允?桑?灯鹫馐碌氖焙蛳乱馐兜挠辛诵┝⒊∩系钠?颍骸罢嬉?谴Υ?苑吹幕埃?勖堑恼馕煌蛩暌?慌禄拐娴淖?话参饶亍??

    “不知死活的东西。”

    当这个阴冷森然的声音传来之时,在耳房里饮酒闲谈的几个太监小头目顿时勃然色变,谁也不知道李芳李公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这些个大逆不道的言语,竟然被李公公听在耳中,若是被万岁爷知道了,就算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刚才轻松的气氛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刚刚饮下去的美酒顿时化作了淋漓的冷汗,包括老孟在内的这几个太监头目慌慌张张的站起身来,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同鸡啄碎米一般,磕的“咚咚”有声,把脑门子都磕出了血:“李公公饶命啊。”

    “李公公饶命。”

    “奴婢们胡乱言语几句,李公公饶过奴婢们这一回。”

    李芳用冷森森的目光看了看这几个太监头目,神态愈发的森然起来:“后宫阉宦人等,有胆敢干涉政事者,立斩,这是太祖爷立下的规矩……你们在宫里当差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这个规矩吧?”

    “奴婢知道错了,再也不敢。”

    “你们这几张破嘴,灌了一点猫尿就胡说八道,掌嘴。”

    老孟他们这几个太监头目,顿时轮圆了巴掌,狠狠抽自己的耳光。

    在一片噼里啪啦的耳光声中,嘴角很快就淌下血来,却依旧不敢停手,反而更加的卖力的抽着自己的耳光。

    李芳已经懒得再看他们一眼,甚至懒得再说点什么,直接就朝着北边万岁爷的寝宫方向去了。

    随着李芳的远去,噼里啪啦的巴掌声渐渐停止下来,老孟心有余悸的看了看李芳那早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的背影,连从嘴角流淌下来的血迹都顾不得擦拭一下,而是抚着自己的胸口暗暗道了一声侥幸……

    得亏是李芳李公公,若是刚才的那一番话被其他几位总管太监听到了,肯定不是打几个耳光这么简单,一个弄不好就得脑袋搬家!

    在所有的几位总管大太监当中,就属李芳李公公性情敦厚,不会象别的总管太监那样动辄就要打要杀。

    “得亏是遇到了李公公……”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老孟依旧脸色苍白:“散了,赶紧散了,以后再也不敢多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