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03章 海上生明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王良臣王大人登上这座岛的时候,立刻就被眼前的景物给吸引住了。

    层层叠叠的水田已经修到了半山腰,刚刚插下的秧苗郁郁葱葱,远处的渔船正在归港,不时有几个挑着竹篓的当地土人顺着狭窄的田间小路走过……

    “红英啊。”王大人捻着胡须微笑道:“我听说这岛上的稻谷可以一年三熟?想必你们已经积攒了不少粮食吧?”

    “确实可以一年三熟。”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展红英显得格外谨慎,她绝不会承认这里已经攒下了不少的存粮,而是用一种不太明显的方式向王良臣王大人哭穷诉苦:“至于说存粮……原本是可以积攒下一些粮米的,但这里时常闹台风,只要大的风雨一起,海水就会倒灌进来,不仅会毁了堤坝淹没田地,还会死伤不少人手。我们这边根本就没有积攒下什么,俩自己的口粮都无法保证……”

    “红英啊。”就好像看着一个正在撒谎的小孩子似的,王良臣王大人笑呵呵的看了看展红英:“前些日子确实有场大的风暴,不过你们这边早有应对,应该没造成什么损失吧?我知道你们创下这份家业相当不容易,怕我又来打秋风,是也不是?”

    被王良臣王大人说中了心事,展红英显得有些尴尬,赶紧说道:“供奉万岁,乃是我辈本份,何来打秋风的说法?只是我们这边……真的很穷呢。”

    “我听说你们这边已经有了七八万人口,又占据了爪哇岛三分之一的地盘,如此雄厚实力,堪为霸王基业了呀。”

    “我们这边确实有几万人口,但多是些未经王化的蛮夷土著。”展红英指着不时从身边走过的那些肤色黝黑的当地土著说道:“想必王大人也看到了,这些土著还是茹毛饮血的蛮夷,他们连铁器都很少,要不是这里遍地都是野果,只怕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呢,还说什么霸王基业?”

    这个爪哇岛上的土著,开化程度确实非常的低,他们甚至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绝对不是如同展红英说的那样全都是“茹毛饮血”的蛮夷。本地的土著人口,已经建立起了相当不错的农业文明,尤其是在水稻、甘蔗等作物的种植方面,其实并不比国内相差太多。因为气候适宜再加上土地肥沃,一年三熟的作物产量已经胜过了大明王朝呢。

    但展红英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而是一个劲的说“这边不行”“这边穷的都要饿死人了”之类的话语:“就算是产出了些粮食,也经不过消耗,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战乱,这边的日子真的没法过了呢……”

    从北宋年间开始,爪哇岛上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为宗教信仰和人种的不同,爪哇岛上长期存在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王国”,有点类似于国内的“春秋时代”。各个王国相互攻打相互战争,这种状况持续了几百年,一直到了元朝的“海军”登陆之后,才出现了短暂的统一。

    早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因为在本地的统治成本太高,显得很不“划算”。于是元军就开始撤出,然后岛上就又开始进入到了以前的战乱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兼并,逐渐分化出了几股大的势力,差不多就相当于是从“春秋时代”进入到“战国时代”的那个意思。

    “你们一直在征战,我也知道的,确实不容易啊。”王良臣王大人昂首阔步的走在最前面:“周正呢?怎么没有出来迎接呢?”

    不管怎么说,王良臣王大人都是“建文皇帝”的“钦差”,就算没有摆出多大的排场,至少周正也应该主动到港口去迎接,但却没有。

    “周大哥还有很要紧的事情要做,实在无暇恭迎王大人。王大人想来应该不会怪罪的吧?”

    “嗯,”王良臣微微的点了点头:“你们刚刚打过一场大战,战后事宜千头万绪,自然是要以实务为要,迎来送往的虚礼也不必那么在意,我始终相信周正就是我大明的社稷之臣,繁文缛节不必那么在意了。”

    “红英已经给王大人一行安排好了住所,最迟不超过今晚,周大哥就会赶回来与王大人相见。”

    “不着急,不着急。”在这种小事情上,王大人表现的非常宽容且又随和:“毕竟正事要紧,我们多等些也是无碍的。”

    “哦,对了。”就好像刚刚想起什么似的,王良臣王大人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问道:“听说你们这边建了好几个制糖的作坊?有没有这回事啊?”

    “有的。”

    “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王大人请随我来。”

    在展红英的带领之下,王良臣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制糖作坊。

    这个作坊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了,约莫有上百人的样子,但却简陋的惨不忍睹。与其说是一个作坊,还不如说是几个工棚更加贴切一些:这个制糖作坊完全就是依照山体的自然走势修建而成,用竹竿、棍棒临时搭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棚子”,堆放着如同小山一般的甘蔗原料,还有许许多多古怪的制糖工具。

    一些半大不小的少年,正在卖力的把甘蔗砍断剁碎,然后统统扔进一个很大的水池当中。池子里的水散发着呛鼻的恶臭,也不晓得到底添加了什么东西。

    很多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赤着脚站在水池当中,把清洗、浸泡的碎甘蔗捞出来,重新投入到巨大的榨汁石磨之内,用力的转动着绞盘,一点一点的把甘蔗汁榨取出来,然后熬煮成糖……

    在最后的包装环节,则是十几个健壮的妇人,用粗麻和细绳把一个又一个沉重的粗糖坨子捆扎整齐……

    “这一个粗糖坨子怕是要值不少钱吧。”

    自古以来,糖的价格一直都很高,这么大的一个粗糖坨子肯定很值钱。

    “确实能换些钱,不过这太不容易了。”展红英微微的低着头,小声说道:“我们必须用布帛、盐茶等物交换土著人的甘蔗,然后运过来制糖。想必王大人也看到了,这些制糖的人,多是老幼妇孺之辈。一来是因为健壮的男丁早已经被抽调一空,不是跟着我奔波与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之上,就是跟着周大哥去打仗了,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再者也是因为我们这边的规矩就是不劳作不得食,我们养不起闲人呀……”

    爪哇岛上的这一大块地盘,是周正刚刚开辟出来的“根据地”,因为一切都在草创阶段,这里的生活确实很艰苦,但却绝对没有展红英说的那么艰苦。

    她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在向王良臣王大人传到出一种暗示:我们这边太不容易了,你千万别再打秋风要供奉了。我们连闲人都养不起,还怎么养活“万岁爷”和“朝廷”呢?

    王良臣王大人虽然确实迂腐,但却一点都不傻,他早就明白了展红英的暗示,但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用欣慰的目光看着这一切……

    “你们有几座这样的制糖作坊?”

    “七座。”

    “那每日的产出应该不少吧?”

    “其实也没有多少。”

    没有多少到底是多少?展红英没有说出准确的数字,王良臣王大人也很明智的没有继续追问。

    “虽说周大哥确实带着兄弟们打下了点地盘,但多是些贫瘠的山地,就算我们想要耕种,却严重缺乏种子、农具,尤其是耕牛。朝廷能不能给我们些耕牛?”

    趁着你向我们开口索要物资之前,我先哭穷向“朝廷”索要耕牛,看你怎么说?

    “劝课农桑,本就是朝廷份内之事,只是朝廷那边的情形……就算不用我说你想必也是知道的,真的无力提供种子和耕牛……”当王良臣说出这句话的话,连他自己都不意思起来:事情是明摆的,作为朝廷的钦差,不仅不能给这里的人们听过任何帮助,反而还要继续索要物资供应,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小兵急匆匆的走了过来,附在展红英面前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

    展红英微微的点了点头,低声对那个小兵说道:“我知道了。”

    “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王良臣随口问道。

    “也没什么,只是周大哥已经赶回来了,只是暂时无暇面见王大人。若是王大人不着急的话,周大哥明日再来相见。”

    “哦?”王良臣用鼻子发出了一个代表疑问的声音:“周正这么忙吧?他到底在做些什么?”

    “周大哥在祭月?”

    王良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祭月?祭什么月?”

    展红英指着刚刚升起的那一轮明月,轻描淡写的说道:“所谓祭月,就是祭祀月神的意思。”

    祭祀月神?

    你可别胡闹了。

    不管怎么说,王良臣王大人也是建文皇帝委派过来的“钦差”,你周正若是真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处理,暂时不过来相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王良臣王大人也不是那种讲究虚礼之人。

    但你周正却在祭祀月神!

    大明朝可没有这样的说法。

    你周正到底是什么意思?

    虽然王良臣很不高兴,但却强压着怒火,做出一副轻松的神态:“周正也开始崇信鬼神了?我能不能去看看?”

    “当然可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