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538章 南货北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桃儿和杏儿刚刚走到大门口,忽然就看到小慧儿和陈长生急匆匆的进门,身后还跟着夫人和那两个陪嫁的丫头。

    所有的裤管全都是湿漉漉的,这让杏儿感觉很奇怪。

    “老爷,夫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没……没啥事儿。”陈长生很随意的摆了摆手:“你们俩这是要出门?”

    “刚刚有一批铅坨子入库,康副指挥说他有这方面的销路……”杏儿低头看了看陈长生那湿淋淋的裤管:“天气这么冷,老爷的衣裳都是湿的,奴婢伺候老爷更衣……”

    “不用,不用,忙你的去吧。”

    “是。”

    虽然不知道老爷和夫人为什么会把身上弄湿,但精明的杏儿却已经看出来了:不论是老爷还是夫人,明显就不想说起这个事情,所以她干脆就不问了。

    当桃儿和杏儿像往常那样来到仓房的时候,康丰年早就已经在大门口等候良久了。

    杏儿从脖子上解下大门的钥匙,推开厚重的大门,和康丰年一起进了正仓。

    对于堆放在正仓当中那些杂七杂八的货物,康丰年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径直朝着那一批铅坨子走了过去。

    他抽出腰刀,割开外面作为包装的草席,然后用刀尖剜下了一小块,顺势在墙角的石头上用力一划,石头上顿时就留下了一道深色的痕迹。

    “嗯,这批铅坨子质地不错,足够的软了。”

    “康大哥,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东西能销到哪里去,什么地方能用到这么多的铅?”

    康丰年收起了腰刀,又把那一小块纯铅含在嘴里用牙齿咬了一下,仔细的查看着留在铅块上的齿痕,顿时就笑了:“我哪有什么销路?都是孙大哥那边要的,我估摸着是北边的赵深需要这东西吧。”

    孙成岩一直都在半公开的往草原上走私货物,从中牟取暴利,整个安北所都参与其中,不论是陈长生还是康丰年,都可以算是其中的小股东。

    早在几个月之前,孙成岩就曾经提出需要一大批纯净的铅坨子,刚好知道了展红英那边有铅矿,于是杏儿就穿针引线,终于把第一批铅运了过来。

    铅这种东西,和锡不一样,虽然两者都是质地偏软的金属,但却存在很大的区别。

    锡可以直接铸造成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需求量很大,完全不愁销路。但铅的需求量就没那么多大了……

    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铅粉,可以稍微加工一下制作成为女子们的美白肌肤之物,但这根本就用不多少。

    除此之外,铅的主要用途就是铸造合金,比如说青铜器当中,就需要使用到铅。

    但是现如今青铜器的使用量很少,人们更多会选择使用铁器或者是纯铜的器物,除了某些特殊的器皿之外,已经很少有人使用青铜了。

    作为一种金属,铅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铸钱。

    市面上最常见的铜钱,看起来亮闪闪的其实根本就不是纯铜,因为用纯铜制造铜钱很不划算。

    一般情况下,官府都会采用铜六铅四的比例铸造铜钱,考虑到铜器自身的价值,有些不法商贩就把铜钱溶解,从中得到纯铜制作铜器从中牟利。于是官府就会进一步降低铜钱当中纯铜的含量,但这又会导致铜钱的贬值……

    除了铸造铜钱之外,杏儿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生意能用到这么多的铅。

    “我估摸着孙指挥是要把这批铅运到漠东,交给赵深。”康丰年摸着自己的下巴,有些不解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晓得赵深需要这么多铅有啥用处,铸钱?连朝廷的铸币司都是亏的呢,赵深那边虽说有个很大的铜矿,但这确实是赔本的生意啊……”

    只有融化了朝廷铸造的铜钱从中得到纯铜才有利可图,自己铸钱其实就是亏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赵深不可能不明白。

    “我也不晓得那赵深要这么多铅有啥子用途,我也不关心这些,只要能用这些铅换到他的铜和战马,也就行了。”

    对于康丰年来说,赵深会怎么用这批铅,根本就不是他应该关心的问题。

    他们只知道赵深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他那边有的是纯铜,还有战马和皮革等等紧俏物资。

    只要能换来这些东西,就能狠狠的赚一笔,这就够了。

    “你有没有和那些南洋的海商谈好铅的生意?”

    “已经谈好了,展红……他们说以后每两个月,就可以送过来同等数量的铅坨子。”

    “还是象以前那样用粮米和布帛、铁器什么的交换吗?”

    “布帛和铁器还是要的,但粮米他们已经不想要了,而是想换成丝绸和瓷器。”

    现在的周正,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所以对于粮食的需求已经不那么紧迫,只要熬过了今年,他们还可以实现“粮食出口”呢、

    周正正在爪哇那边建立“航海中继站”,必然需要更多常见的“外贸型货物”,比如说丝绸和瓷器。以后南洋和西洋的海商,就可以不必再来到国内,而是直接从他那里“进货”了。

    周正的意图十分明显:他就是想做海贸的二道贩子!

    无论是康丰年还是杏儿,根本就没有周正那么深远的眼光和筹划,而且他们也不怎么关心南边海洋上的事情,仅仅只是把周正和展红英当做进货的渠道而已。

    真正能赚大钱的是和北边的贸易啊。

    孙成岩这个人,本就是漠东的将领,人脉和关系自不必多言。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因为赵深那边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朝廷偏偏又无力对遥远的赵深进行直接补给,所以也就只能对孙成岩的走私行为是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态度。

    象孙成岩这样大规模的走私,几乎就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早就有无数人弹劾他了。

    但他一点都不在乎:老子为了朝廷丢了两条腿,还有那么多受伤的兄弟,我赚点银子怎么了?

    你们只知道揪住老子捞银子的把柄,却不知道这些物资对于漠东的重要性,真是一群穷酸腐儒!

    对于孙成岩来说,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赚了:把货物先运送到北平,然后再运送到漠东,就可以赚一笔。然后再把漠东的铜、马匹、皮货等等紧俏物资运回来,来来回回的这么一倒手,就又可以大赚一笔。

    孙成岩这个人确实贪财,但却不是无脑贪:至少他不会独吞,而是会象以前那样,和安北所时代的老兄弟们一样,有钱大家赚。

    再者,具体负责运货的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孙成岩在五马岭那边的旧部,而且多有战功在身,都是为朝廷流过血的悍卒,朝廷也不好过分的苛则这批“军功者”。

    虽然朝廷已经申斥过孙成岩了,但那种不痛不痒的申斥,孙成岩才不当回事呢。

    “康大哥,把这批铅运到北方之后,你能不能对孙指挥说一说……”

    “说啥?”

    明明在场的只有桃儿一个人,杏儿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嗓音:“我估摸着,把这批铅运到漠东之后,肯定会把漠东的皮货带回来吧?”

    “那是当然的,这就叫做来也赚钱去也赚钱,而且孙指挥早就和赵深那边有过约定……”

    “孙指挥和赵深赵将军的事情,我一点都不关心,我就是想要点皮货……下次能不能把皮货直接给我?”

    “你有销路?”

    “康大哥你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杏儿小声说道:“南洋的海商,就是早已经和咱们合作熟了的那个海上,想要采购一大批皮货,尤其是没有硝制的生牛皮最好……”

    “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做熟不做生,既然是与咱们合作已久的老主顾,自然一切好说。”

    “那好,等皮货运回来之后,就直接入这个仓库吧,这笔生意要是能赚了,利钱由康大哥得一般,我和桃儿得一半,如何?”

    听了这句话,康丰年顿时眉开眼笑,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个劲的点着头。

    虽说杏儿这边的生意全都是“股份制”的,每个人应该分多少早就有章程可以遵循,但是销售皮货却属于“生意中的生意”,康丰年可以从中再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在很多人的运作之下,杏儿从中穿针引线,开始把从北方来的皮货运到遥远的南洋,同时又把南洋开采出来的铅坨子运到了遥远的北方草原上。

    南北货物,互通有无,这本就是最正常的商业模式,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嘛。

    皮货在草原上根本就不怎么之前,那些生锡、铅坨子等金属矿物在爪哇那边也很普通,但若是相互对调一下,就全都成了紧俏物资,闭着眼睛就能狠狠的赚一笔呢。

    无论是一心求财的康丰年,还是善于经营的杏儿,仅仅只是看到了蕴含在“南北”二字当中的巨大商议利益,却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货物的真正用途。

    北方的皮革,是制造铠甲的主要原料,周正大量采购皮革,意味着他要真正的开始武装自己了。

    至于说铅……除了铸造铜钱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用途:铸造成为大小不同的弹丸,然后用火药发射出去,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子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