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痴皇帝更疯狂 > 第324章 轰动京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天后。

    也就是大宋宣武五年五月十五日。

    樊城大捷的消息经过三天三夜不停的传递,终于来到了京师建康城。

    是日,天见晓。

    十余名士兵骑着战马在御街上疾驰着。

    这时候的御街人不是很多,只有一些卖包子卖早点的档口才开始开门做生意。

    所以战马可以跑得很快。

    他们边跑边喊:“樊城大捷!樊城大捷......”

    战马呼啸而过,马蹄声哒哒哒个不停。

    “什么!他们喊的是什么啊!?”

    一名刚开门的包子铺老板一副刚睡醒的样子,他伸了伸懒腰,见得十几匹战马疾驰而过。

    但没听清士兵们喊的是什么,只觉得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

    所以他着急的向隔壁铺的小二问道。

    “掌柜的你是不是耳背啊,他们说的是樊城大捷呀!!”

    “什么!樊城大捷??”

    “没错,就是樊城大捷!”

    “哎哟,我的天啊,真的打赢了!我跟你说,我们家那傻大个就在樊城当兵呐!”

    “哟!那您家还真是无上光荣嘞!”

    “哈哈,那可不!”包子铺老板很光荣很骄傲的样子,他接着又兴奋的说道:“今儿的包子我一概分文不收,我高兴我请客,哈哈哈......”

    “哟!是真的啊!掌柜的我胃口大,那您得给我留五个大肉包子!”

    “好嘞,五个就五个,咱今儿个一概不收钱!”

    “谢谢掌柜的!”

    “甭客气!”

    ......

    渐渐的,樊城大捷的消息在大街小巷之中传开来。

    似乎要满城沸腾了。

    同时,这个消息也传进散落在建康的一些细作的耳朵里面。

    他们气的是咬牙切齿。

    本来伯颜的“叛变”已经让他们非常气愤。

    忽必烈一开始听到消息还不信,后来又专门派人“复查”,结果是一样的。

    所以,怒不可揭的忽必烈下了秘旨,要求细作寻找机会刺杀伯颜,并将他在大都的家人通通下狱。

    战马马不停蹄向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很快,他们来到皇城大门北定门。

    之后,由内卫进行转接。

    如此沉甸甸的捷报,谁都不敢怠慢,都是拼了命的往光复殿跑去。

    “樊城大捷,樊城大捷......”

    .......

    光复门。

    进入光复殿就必须先经过光复门。

    “樊城大捷,速报陛下!”拿着捷报的内卫气喘吁吁,然后递给值守光复门的校尉。

    “哦!我这就去!!”

    校尉屏住呼吸一路快跑,平时好几分钟的路,他只跑了二十秒不到。

    “慢!何事如此慌张!”光复殿的禁军小将远远便看到校尉,他提前预警迎了上去并拦住校尉。

    “樊城大捷,速报陛下!”校尉立马双手将捷报呈给小将。

    小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

    唰的一下,他顿时热泪盈眶。

    他不敢有任何迟疑,马上双手接过,步履匆匆进殿。

    此时,朝议都快要结束了。

    小将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莫非是有紧急大事发生?

    小将是赵官家的随身亲卫兵的小统领,他可以在发生紧急事务的时候进入朝议现场。

    文武大臣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来是个什么情况。

    “启奏陛下,樊城大捷!”小将弯着腰双手奉上捷报。

    他似乎激动得有些哽咽。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欢呼声一茬高过一茬。

    幸福来的太突然。

    这个好消息对南宋军民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

    这种情况,太监头李恩平不等赵官家说话,他就已经蹭蹭蹭的走了下去。

    李恩平激动的双手在颤抖,他更是觉得这份捷报物轻意重,拿在手里似乎沉甸甸的。

    李恩平走上去之后,他看了看赵官家。

    赵官家反而是心平气和的说道:“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他的心态。

    “遵旨!”

    李恩平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到:“元贼二十万大军犯我边境,我中路战区军民同仇敌忾!”

    “臣等承蒙陛下英明神武之领导,又有我军将士之英勇,武器之先进,老百姓之鼎力支持,方取得樊城大战之胜利!”

    “以下乃樊城大战之经过。”

    “樊城之战始于宣武五年四月十七日,止于宣武五年五月初八,历时二十余天。”

    “樊城守城官兵及水师熬战半月余,将士们英勇无畏,狠狠痛击元贼让其寸步难行!”

    “至五月初八,我二十万大军渡过汉水与元贼在樊城以北及两翼展开决战!”

    “战至黄昏,在我军全力攻击之下,元军的防线被我击垮、弃械投降!贼将董文炳、哈达鲁等人率残部逃窜!”

    “此战,我中路军共计歼敌十二万三千余人,俘虏三万八千人!”

    “击毁以及缴获大小舟船千余艘,缴获战马一万一千匹,粮草五千余石,武器十万余件!”

    “我军阵亡三万一千人,重伤七千人,轻伤一万二千人!”

    “现董文炳率残部逃往唐州,我军亦在五月十九日北上追击!望陛下恩准!”

    “臣文天祥、江钲及中路军二十余万将士于樊城遥拜陛下圣躬安!”

    “宣武五年五月十二日!”

    “陛下,小的念完了!”李恩平念完转身走向赵官家,将捷报递给了他,然后退回原位。

    除了捷报,还有一份详细的资料,内容还包括哪些将领、部队立功情况。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赵官家扫视群臣,他说道:“朕听说樊城的城池像是一张大大的弓。定中门乃是箭台,汉水是弦。”

    “这么说来,我中路军便是那支穿云箭。”

    “我二十大军跨过汉水,就像是我中路军拉开了弦放上了锋利的箭!”

    “值此良机,北伐更待何时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赵官家几番言语下来,既激情澎湃又生动无比、简言意骇!

    令人振奋。

    大臣们知道赵官家的意思,继西路军北伐之后中路军也该踏上北伐之路了!

    无需再等。

    而且赵官家早就在朝堂上表过态。

    “陛下圣明!!”文武大臣再次高呼。

    “如今,中西两路北伐已经成了现实,朕倒要看看元贼的东路军能把我江淮咋滴!”

    “陛下,元贼中西两路兵败北逃,其东路军怕是要孤掌难鸣!”

    右丞相吴?榻幼潘档溃骸拔叶?氛角???蚪?吭诶钔ブピ?У穆柿煜拢?狈ブ?敝溉湛纱?。

    赵官家微微一笑,说道:“嗯!中路战区能这么快击败元贼,这确实超乎朕的预想!”

    “元贼中路军号称四十万人马,来头可谓不小。”

    “董文炳乃元廷之悍将,是忽必烈非常倚重的将帅之才!还有那个兵部尚书哈达鲁,都非等闲之辈。”

    “来犯之兵皆为精锐,还有近两万的蒙古铁骑。”

    “我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其大部歼灭,可谓是战争史上的传奇啊!”

    赵官家言语间很平和,并没有因为前线打了胜仗而忘乎所以。

    左丞相陆秀夫抱拳说道:“陛下,从汉中到襄樊再到江淮的战事,足以说明,火器在战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方才文天祥元帅在捷报中所说的武器之先进,我想他说的就是火器在战场上的威力对敌人造成的极大的杀伤力。”

    “如此种种,这是对不可一世的元贼一个沉重的打击!”

    兵部尚书吕文焕说道:“火器乃陛下一手缔造,陛下真乃天之骄子啊!”

    “陛下之英明神武,乃万民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啊!”

    赵官家一边听着一边在翻看着襄樊战事的详报。

    赵官家说道:“诶,火器就是再厉害,也是要靠将士们去使用和操作的嘛!”

    “我们也要懂得不断去总结经验,为了将来的大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嘛!”

    “你们看看,这详报上所说,我铠甲雄兵数次与蒙古铁骑英勇厮杀,有效阻击了蒙古铁骑的长驱直入!”

    “你们说说铠甲雄兵的功劳大不大啊

    文武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所以说啊,我军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善于在战争中总结不足,在战争中总结经验!”

    “敌人虽是敌人,但也是我们的老师!他们也有优点,但凡是有优点,我们就可以进行转化,以适合我们的方式为我们所用。”

    “好比说,蒙古铁骑。他们善于骑射,灵活矫健,所向披靡!”

    “我军虽有火器,但我们也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陛下圣明!!”

    “朕知道,方遇龙、颜靖兴等将领都是骑兵的佼佼者,他们所立的战功也不少。”

    “你们想象一下,将来他们率领着数万的骑兵部队征战沙场,那是何等的壮观呐!”

    “所以,我们要在战争中不断壮大骑兵部队!”

    “对了,海军出征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吧?”

    吕文焕说道:“陛下,海军于四月二十五日出征北上!”

    “哦!也不知道他们与元贼水师遭遇了与否?”

    “陛下,想来也该快有消息了!”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