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痴皇帝更疯狂 > 第270章 志在千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初一,早晨。

    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从皇宫沿着御街一路向北出城。

    这是一次壮举。

    宫廷人员、文武百官、军队等等,队伍浩浩荡荡,旌旗蔽日。

    这是南宋王朝自定都临安城以后,第一次向北迁都。

    但这一定不是最后一次,建康也只不过是“行在”的级别。

    看着皇帝的銮驾缓缓而行,夹道相送的老百姓痛哭流涕。

    他们这是舍不得。

    也是感恩赵官家的所为,他做的事情老百姓是切身感受。

    现在,为了收复失地,为了振奋人心,为了表明决心,他做了别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

    往后这偌大的临安城,再也没有赵官家的身影。

    从此,临安城再也不是天子脚下。

    但临安仍然是南宋最重要的城市,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不会因为皇帝和朝廷的离开而发生任何变化。

    而且,临安周围几十个县,都已经有了番薯的影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番薯一定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东西。

    而广南那边,去年秋季播种的番薯,已经取得了丰收。随即,夏季的番薯也已经种了上去。

    而且种植面积倍增,普通老百姓家也拥有了种子。

    这玩意哪怕是只有一寸长,它就能给你长出一大撮出来。

    不过,现在的番薯可是奢侈之物,有些人还真吃不着。

    云南那边的番薯因为种植气候所影响,收成并不理想。但这完全不影响种子的培养。

    而且在春夏两季交换之时,番薯便重新播种了上去,种植面积也增加了许多。

    到了秋季,定然可以得到较好的收成。

    另外,云南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自从朝廷的队伍去到了之后,吏治这一块得到了较好扶持和整治。

    而且很多技术人员自此在那扎根发展。不管是农业、工业、商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虽然有发生过几次叛乱,但规模并不大,更没有老百姓去支持他们。

    在云南总督杨用武、都统制吴天、首席参议官郝仁的协力平叛之下,叛军烟消云散,不攻自破,所以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五万百战之师,那可不是吹的。

    还有,鄯阐、腾冲两府分别在知府赵兴全、赵之良的管制下,成绩最为耀眼,是云南官员的表率。

    二十来天后,朝廷的大部队抵达建康。

    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赵官家和朝廷的到来。

    现在的建康,早就和一年多以前的有了很大变化。

    就连赵官家也在感叹建康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天后,朝廷总算在建康安顿好了。

    朝廷机构、官府开始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六月三十日,清晨。

    光复殿。

    光复殿是建康皇宫里举行早朝或者朝会的大殿。

    一殿多用,不奢靡浪费。毕竟这建康皇宫的级别也只是“行宫”。

    殿门上的“光复殿”是赵官家亲自命名和题写。

    殿内正中,也就是皇帝宝座的后上方,“志在千秋”四个大金字赫然醒目。

    这其中的意思,赵官家从不提及,因为这里面的意思很简单,不言而喻。

    这一天,便是南宋朝廷迁都建康以后的第一次正式朝议。

    这一天,对南宋朝廷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天。

    头戴通天冠、身着衮服的赵官家从大殿大门缓缓走入。

    这架势,俨然就是登基大典。

    但,这不是。

    他回顾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这是赵官家的想法,每一步路似乎有着太多的风和雨,有着太多的血和泪。

    走到今天这一步,南宋王朝已经牺牲了数十万人的代价才换来了今日暂时的安定。

    如果算上那些这五十年来的用兵和无辜丧命的老百姓,那就是数个数十万!

    那是惨痛的一笔!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但只有深知过去的惨痛,才能接着走好往后的每一步。

    只有自强不息,华夏文明才能代代延续!

    很多人是感动的,虽然双手拱着向赵官家行礼,但这大殿上的大臣们用另一只手去擦掉眼泪。

    他们知道,今天的样子,来之不易。

    虽然曾经害怕过,但是今日有这样的皇帝,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文武百官的姿态也随着赵官家的移动而移动。

    十分庄严,十分肃穆。

    跟在赵官家身后的李恩平更是泪如雨下,他已经陪伴着赵官家十数年了。

    当初,赵官家“犯傻”的时候,而他呢也只能装成傻子。

    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

    要不然,他那条小命不知道给贾似道砍了多少次头了。

    现在,不一样了,赵官家早就不“犯傻”了。

    有感而发,所以李恩平是很激动的。

    一会儿,赵官家正襟危坐,俯视群臣。

    “新……”

    我去!

    李恩平在心里直骂娘!差点就要喊“新帝登基”!

    激动过头了。

    看来是这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些沉醉其中了。

    文武百官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以为赵官家要改元称帝呢。

    李恩平眉头紧锁,马上改口道:“上朝!”

    他是吓坏了,就像当初喊“诈尸”一样。

    在这样的严肃的氛围下,妈的要是搞成笑场,那赵官家不拿他是问才怪。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拱手作揖并三呼万岁,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众卿平身!”

    赵官家的话很有力量,就像他日益光鲜的外表一样。

    “谢陛下!”

    不管过去怎么样,现在文武百官的精神头还是很足的。

    当然以吴?椤⒙叫惴蛭??摹坝ヅ伞比宋锵蚶慈绱恕

    “今日是我大宋定都建康以来第一次朝议,朕很高兴啊!”

    “曾几何时,那些个胆小的怕死的无能的多次在朝议之上提及继续向南方迁都的那些人,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是哪一种心情呐?!”

    历史的进程,总会充满传奇,也有很多无奈。

    但每一件事的走向,或许就会因为某个人的选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赵官家自顾自的点点头,接着说道:“今日,我们在建康,在建康的皇宫里,这是我大宋一万万子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结果!”

    “这是我们的第一步,而这一步我大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为了华夏的千秋大业,为了保我华夏衣冠,我们不能对敌人的践踏而袖手旁观!”

    “如果是那样,我们就是千古罪人!就是跳进建康城北面的那个涛涛大江,那也绝对洗不干净!”

    “这些道理大家比朕还懂,朕也不再多说啦!朕还是那句话,只要上下一心,没有我们做不了的事儿。”

    大臣们纷纷点头,一年多以前就在建康城,赵官家说的迁都建康,在当时很多人想来那就是异想天开。

    但是,现在他做到了。

    右丞相吴?榫倥扑档溃骸捌糇啾菹拢?袷贝稳毡鼻ńǹ担?馐俏掖笏我鹿谀隙梢岳醋畲蟮淖尘侔。 

    吴?楦锌?灰眩??薏坏孟衷诰涂梢月柿齑笏蔚男凼??舯狈ブ?贰

    不过饭也不是一口吃完的,现在的形势已经越来越好能。

    这跟当初只会一路跑跑跑的完颜构,就是鲜明的对比。

    完颜构这厮听到金兵两个字恐怕都会直接吓软。

    要不然宋太祖一脉或许就没有机会坐上皇帝的宝座。

    江万载说道:“陛下,臣相信北伐之日不会久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