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个土匪村:你们说是大帝国 > 第201章进苏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狂轰滥炸,这一支偏师攻下了瘴州州府。

    州府被打了下来,这瘴州除了东部靠近闽州的地方还有残余的抵抗势力外,其他的地方差不多被大昭给拿了下来。

    东路偏师继续前进,开始围剿瘴州最后的残余抵抗力量。

    大武上下正在调动兵力赶往苏南地区,而在青州的韩佛生在得知此消息后也连忙调动大军攻打起了大昭的并州。

    而宋知安也在这段时间向苏南发起了进攻,这第一站就是定远府。

    在大武德宗时期,德宗借着文宗福叛乱一举收拾了苏州这些地方不听话的世家豪强。

    于是便对行政区划做了一番更改,先是将苏州,淮州这两个地方分成两半,分为了苏南,苏北,淮南,淮北。

    原本好大一个的湖州也折成了两半,分别为江州和湖州。

    而在这些经济富裕,人口众多的地方,德宗还实行废郡改府的方针,将原本一个个比较大的郡划分成了更小的一个个府。

    在听见伪昭杀向了定远府后,王飞鹏当即做出反应,调动兵马前往定远府。

    大昭在定远府势如破竹地攻打了几个县城后,突然调转方向,直扑重镇都匀府。

    这一切原因就是大昭这边又有三万战兵一路开路造桥来到了瘴州和宋知安他汇合了。

    在这山区作战,大昭还是有优势,大昭的炮轻炮小,能更好的在山区中移动。

    而大武那边的火炮是照抄大昭的,但是由于他们的火药比不上大昭,所以他们就只能选择用数量来代替质量。

    所以为了承受太多的火药爆炸而不炸膛,所以也就只能给火炮加厚加装,而导致重量要比大昭所使用的火炮要重上许多。

    在这山间作战,这就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但他们不用火炮也不行啊。

    大昭硬生生地用火炮和火枪告诉他们什么叫时代变了。

    宋知安兵分两路,势如破竹地夺下了定远府和都匀府治下的县城,并将其府城包围了起来。

    这城墙上有火炮,是不怎么好攻。

    “大人,有这东西,我保证外面的伪昭贼子攻不进来。”

    定远府,知府来到了城墙上视察,守城军官指着架在城墙上的那一门大火炮说道。

    “嗯,有了此等大炮,这伪昭贼子要攻城不是易事。”知府看着那一尊大炮也笑了起来。

    看完了大炮,知府又对一众将领说道:“用不了多久,王将军的大军就会到来支援。在这段时间,诸君切不可大意,莫要疏忽了自己的防守职责。”

    定远府知府在视察城墙的时候,外面,龙大、宋知安等一众大昭军官也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墙。

    他们还没有用火炮轰城,因为这城墙上有一门火炮打得比他们的野战炮更远。

    宋知安他们正观察城墙上面的大炮,从那黝黑的大炮口可以这是一个大家伙。

    宋知安在等,在等他大昭的攻城重炮的到来。

    随着大昭逐渐进入中原繁华地区,面对的城墙关隘也越来越坚固,早些时候的野战炮已经不足以对城墙造成太大的杀伤力。

    这时候大昭就迫切地需要一种攻城重炮,夺下了蜀州后,这一项目就提上了议程。

    在经过了两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国科院和大昭草堂大学的努力下,弄了出来。

    这攻城重炮重量在1.6吨左右,炮口口径120mm,炮管长1.7米左右,发射十多斤重的炮弹,最远射程可达两千米。

    实乃攻坚的一大利器。

    但相对应的,这么重的重量也就只能用来欺负一下城墙,打打攻坚战。

    要打野战,实在是累死人又累死牲畜,打野战还是轻型野战炮打机动性来得实在。

    同样的,这么重的炮在山区中运送也是困难,一时半会儿还等不来。

    宋知安在等待的同时,挖起了交通战壕朝前推进。

    “将军,东面六十里处发现伪武军大部行动。”

    正当宋知安他准备慢慢地把定运府给磨下来的时候,传令兵就跑过来说道。

    “看来是王飞鹏他派的援军过来了。”宋知安听后说道。

    “那就先不急着打这个定远府,先把这伙援军剿灭了再说。”

    下令停止了挖战壕,宋知安开始清点兵马去找这伙来犯的援军。

    大武这边派过来的三万援军在离定远府六十里外的一个小县城停了下来。

    作为前锋,带队的主将犹豫了起来,到底是主动出去救援定运府,还是等待大部队跟上来后再行动,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宋知安给了他答案。

    都匀府和定远府中的兵力不多,两个府城中的守军加起来也才堪堪万把人的样子,宋知安安放一万战兵以及一部分屯垦军继续包围着他们。

    而他则带着四万战兵朝着王飞鹏大军的先头部队杀了过来。

    这将领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宋知安的大军已经离他们不到40里的路程了。

    将领一惊,连忙将消息传到王飞鹏所在的中军。

    王飞鹏得知,连忙命令部队将部分辎重物资丢给了后军,带着六万中军轻装简行急忙忙地向先头部队赶去。

    仅落后宋知安半个时辰的时间赶到了前军所在的县城。

    宋知安和王飞鹏在这个县城周边干了一仗,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宋知安退军返回到定远府周边,而王飞鹏,也被这一仗打得不敢去解定远府,都匀府之围。

    只得命令后方再调集军力过来。

    而宋知安在等,在等大昭第三批进入到瘴州的五万战兵来和他汇合。

    至此,大昭已经向瘴州投入了十三万战兵,再加上李大狗镇守并州的五万兵马,共有十八万兵马参与到了战斗中。

    剩下的七万兵马也不能闲着是不是。

    大昭的海军部已经在顺着黄江东下,看能不能在黄江流经苏南的地界上找到合适的登录口。

    今年的天气状况很干旱,黄江也是,风平浪静的发不起什么脾气,适合航行,这让文武谛抱上了试一试的心态。

    但是,大武的内陆水师在得知伪昭有顺着黄江南下的意图后,连夜挥师西上给了文武谛一个当头痛击。

    走不通,走不通,大昭放弃了走水路进苏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