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异世之蜀汉争霸 > 第177章 欢秋之诗三现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是,在长孙文杰的话音落下之后,又有人打趣地开口说道:“哎呀,长孙公子不愧是公孙山长的高徒啊!”

    “长孙公子对这首《山行》的赏析,已经到了鞭辟入里的程度了啊。”

    “这下好啦,我觉得我们大家好像又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家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出言附和道。

    就在众人对长孙文杰的赏析一致地赞不绝口,而长孙文杰自己也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时候,公孙璋却开口说道:“诸位文友太夸奖文杰了,虽然他将此诗的大部分的地方都分析的很到位了,但依然还是有一些地方没有分析出来啊。”

    听到自己老师说的话之后,长孙文杰赶紧谦虚地请教道:“老师,还请您为文杰指出不足之处。”

    公孙璋对于长孙文杰这谦虚的态度很是满意,对其点了点头后开口说道:“很好!文杰能够虚心上进,也不枉为师一直对你的悉心教导啊。”

    “那么,为师就来说说你还没有分析到的一些地方吧。”

    “你第一个分析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分析出此诗虽然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但全诗却无一个‘秋’字。”

    “我们在通读这首诗之后,可以知道此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但巧妙的地方却是诗人在诗中没有使用过一个‘秋’字。”

    “诗人通过枫叶红了这一自然现象,于是让我们知道了这是在描写秋天的景色。”

    “一个‘寒’字,则是让我们知道了这是深秋。‘霜叶红’这三个字,则与这个‘寒’字互为呼应。”

    “因为,只有在经历了寒霜洗礼之后的枫叶,才会比二月的花还红啊,所以说这是在写深秋的景色。”

    “而只有在深秋才会让人感到‘寒’,也才会出现使枫叶变红的寒霜,这也是在说这是深秋的时节。”

    “因此,它们互为呼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字的高超应用,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了然于胸啊。”

    “第二个不到位的地方,你没有分析出诗人为何要用‘红于’二字。”

    “最后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本首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最后的一句作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一定要用‘红于’而不是用‘红如’呢?又或者是其他意思相近的文字呢?”

    “因为“红如”不过是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的美景而已。”

    “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此二字不仅使得枫叶的色彩变得更加的鲜艳,而且更能体现出枫叶经得起风霜的考验,展现出它那耐寒的高贵品质啊!”

    “如果我们能够分析到这里,那自然就可以知道第三个分析不到位的地方了。”

    “那就是,这首诗不只是在即兴咏景,而且还是在进一步地咏物言志!该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以及志趣的寄托。”

    “诗人自比那可以经受得住寒霜洗礼的枫叶,并在寒霜后变得比那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这就使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了诗人那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品质,因而让读者产生出要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共鸣。”

    “诸位文友,以上这三点就是文杰刚才还没有分析到位的地方。此乃本人的一点儿个人浅见,倒是让大家见笑了啊。”

    这时,有人忍不住赞叹地说道:“吾刚才听长孙公子对此诗的分析,感觉他对此诗已经理解的十分得透彻了。”

    “可是,在经过山长的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我感觉对此诗的理解又再次上了一个台阶啊!”

    又有旁人开口说道:“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假以时日,在山长的悉心指导之下,我相信长孙公子的文学造诣,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道。

    这时候,长孙文杰诚恳地说道:“文杰衷心地感谢老师的悉心指点!听了老师的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文杰顿时感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啊。”

    “没想到仅仅是一首诗的赏析,文杰居然还有这么多分析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连诗人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都没有分析出来,实在是感到惭愧万分啊。”

    “老师,文杰刚才对自己的分析还有点儿沾沾自喜,如今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的啊。”

    “老师,文杰今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地专研学问,绝不辜负老师的一世英名。”

    公孙璋微笑地开口说道:“孺子可教也!很好,你有此决心,为师心甚慰啊!”

    这个时候,慕容光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一样,只见其大声地说道:“诸位、诸位,我说你们可别忘了作出这首诗的作者啊!”

    “语嫣姑娘不愧是我们龙城的第一才女啊!这一首《山行》,足可以与刘主公刚才的那首《秋词》相媲美啊!语嫣姑娘真是拥有了不起的才情啊!”

    “是啊、是啊,语嫣姑娘真乃好文采啊!”众人纷纷开口附和道。

    听见众人对王语嫣的文采发出一片的赞美之声,这让慕容复感到更加的怨恨了。

    慕容复没有想到,居然连王语嫣也能够做出一首这么绝佳的“欢秋”意境之诗。

    不过,慕容复是不会就此死心的,他不禁在心里恶狠狠地想到:在今晚之前,从古至今都没有人作出过的“欢秋”意境之诗,居然会被刘汉东和王语嫣如此幸运地给作出来了。

    我不管他们是真的文采好,还是真的运气好,但我相信,这样的绝佳好诗,是绝对不可能接二连三地出现的。

    所以,我要将行酒令继续进行下去,我要让王书源作不出诗来,我要让他在众人的面前出丑,如此方能消我的心头之恨啊!

    于是乎,慕容复假惺惺地开口说道:“语嫣姑娘的文采确实了不起,成了文坛历史上第二位作出‘欢秋’意境之诗的人,第一位作出‘欢秋’意境之诗的女诗人啊!这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佩服不已啊!”

    “那么,按照行酒令的规矩,接下来就该轮到王尚书来作诗了。”

    “王尚书,我希望你也能作出一首绝世佳作来,好让此次的文会,能够接二连三地出现流传千古的绝世好诗啊!”

    “如此一来,这必将成为文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啊!”

    众人听见慕容复如此一说,其实大家都明白了他的险恶用心。

    慕容复现在将王书源捧的越高,假如一会儿王书源做不出诗来,或者是作出的诗不够前两首好,那他就会将其贬得越低啊!

    对于慕容复这一卑劣的行径,众人都不禁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奈何慕容复现在是在拿行酒令的规矩来说事,众人尚自持为有品行的文人雅士,一时之间,都不好站出来与其当面翻脸啊。

    这一刻,王书源轻蔑地看了慕容复一眼,露出鄙夷地一笑。

    然后,王书源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继而开口大声地吟诗道:“《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好!这又是一首绝佳的欢秋意境之诗,众人又将如何来品鉴此诗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