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异世之蜀汉争霸 > 第212章 垓下之战拼指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兴赶紧开口答道:“是,侯爷。属下这就向三位国主详细地介绍一下,本场比赛的题目内容。”

    “三位国主,本场比赛的题目是‘垓下之战’。”

    “比赛具体的要求是这样的:三位参赛者以军师的身份,降临到刚被汉军十面埋伏成功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军中,帮助项羽这一方对抗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的大军。”

    “比赛的时间为现实中的四个时辰,而在‘混沌天地仪’中的时间,感觉上则为一个半月,即为历史上垓下之战所战斗的实际天数。”

    “比赛的成绩是以楚军对汉军所造成的损失来计算的,以楚军最终所取得的战果作为评判的标准。”

    “哪一方最终所取得的战果最大,哪一方就是本场比赛的第一名,以此类推。”

    华兴接着向众人强调道:“三位参赛者在初始的时候,所面临的敌我双方的人数、环境等所有比赛的参数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三位参赛者自身的军事指挥能力。”

    “所以,我们徐州一定保证,绝对做到比赛的公平、公正。三位国主,以上就是本场比赛的题目和内容。”

    当华兴的话音落下之际,三方代表团的人员都立刻纷纷议论起来。

    “没想到是垓下之战啊!”

    “垓下之战,而且是指挥楚军,这一仗真的难打啊!”

    “楚军已经被十面埋伏了,如果想逃出生天,恐怕是插翅都难啊!”

    “比赛也没有说要楚军最终取得胜利啊。只要我方最终所取得的战果是最大的,那我们就是本场比赛的第一名啊!”

    “对哦,兄弟说的极是!”

    ......

    刘汉东也没有想到,徐州居然会把垓下之战拿出来作为本场比赛的题目。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刘汉东可是记得垓下之战的大致经过的。

    与此同时,刘汉东不禁让脑海中的图书馆,将有关垓下之战的相关历史资料给调了出来。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爆发。

    汉军集团初始兵力情况如下:刘邦(4万兵马)、韩信(30万兵马)、彭越(6万兵马)、英布(3万兵马),总计约40余万人马。

    后续刘邦得到萧何所派往前线的兵力的补充,汉军兵力总计达到约70余万人马。

    汉军以韩信(30万兵马)率军居中,将军孔熙(10万兵马)为左翼、陈贺(10万兵马)为右翼,刘邦则居中率部跟进,由将军周勃(4万兵马)断后。

    楚军集团当时的兵力情况如下:龙且(在垓下之战前已经战死)的余部(3万人)为前锋军,季布、召平、虞子期共计4万人马为右路军,项羽则带领3万近卫骑兵,总计只余约10万人马。

    所以说,楚汉双方于垓下展开决战之时,楚军的10万人马,将要面对的是汉军的70万大军。

    垓下之战的战争背景如下:汉四年八月,楚汉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以此划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领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的方向,以迂回的线路,开始向楚地撤军。

    刘邦本来也打算西撤的,但谋士张良、陈平一致反对。

    两人对刘邦如此说道: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于是乎,刘邦决定毁约而追击楚军,并约韩信、彭越南下会师,合力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引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韩信、彭越均未赶来。

    楚军返身发动突然进攻,汉军不支,退入壁垒固守。

    但项羽未能乘胜扩大战果,进一步围歼汉军,而是与之对峙于固陵,这样一来,就使得刘邦得以喘息待援。

    为了使韩信、彭越安心地前来助汉击楚,打败项羽,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并明确和加封了两人的封地。

    如此之后,韩信和彭越两人果然便率部前来与刘邦会师。

    至十月的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的许多地区。

    后人怀疑这些地区应该是韩信攻下的,只因后来韩信涉嫌谋反罪被诛杀之后,为了抹杀韩信的功绩,汉朝史学家便将此功劳给安在了韩信的手下灌婴的头上。

    已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率兵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国大司马周殷,随后双方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

    刘邦也由固陵开始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方向撤退。

    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内),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大约10万人马。

    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的四路大军会师于垓下。

    韩信军30万,分三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

    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三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

    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给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地打败楚军。

    僵持之中,一日,汉军在夜间高唱楚歌。

    有民间传说称,这是张良的计谋,而且是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以此来瓦解楚兵的斗志。

    但是,《史记》中实际并无谁故意用此计的记载,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同为楚人出身的刘邦的部队,看到数年的征战,最后胜利在望,便自发地唱起了楚歌。

    项羽夜闻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尽为汉之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最精锐的骑兵突出重围而南逃。

    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已突围,乃遣5千骑兵追击。

    项羽渡过淮水之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而耽搁了时间,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关于项羽的迷路,《史记》中交代是因为田父的欺骗。被耽搁了时间的项羽,自然就被汉军给追及,项羽突破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暂避。

    然后,项羽又指挥这仅剩的二十八骑,居然将占据绝对人数优势的汉军骑兵给杀得一个人仰马翻。

    项羽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死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仅31岁。

    项羽一死,刘邦就立即夺了韩信的兵权,有史书记载: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楚军,楚地皆降汉。

    唯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的首级示鲁,鲁人乃降。

    至此,历时四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诸葛明三人将要指挥陷入如此绝境之中的楚军,究竟三人最终各自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战果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